一种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022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包括箱盖、内网架、运送箱和幼苗放置网,所述运送箱的顶部安装有箱盖,所述运送箱内安装有玻璃内罩,且玻璃内罩内安装有内网架,所述玻璃内罩的底部与运送箱内之间设有槽体一与槽体二,所述槽体二内安装有氧气件,所述内网架内的一侧安装有幼苗放置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鱼类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通过在玻璃内罩的底部与运送箱内之间设有槽体二,且槽体二内安装有配合鱼幼苗使用的氧气件,在进行运送使用时,其运送装置大多处于密闭的或者氧气稀少的环境中进行鱼幼苗的防护运输,通过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氧气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输途中的幼苗成活率。一定程度上增加运输途中的幼苗成活率。一定程度上增加运输途中的幼苗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鱼类运输
,具体为一种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鱼苗运输成活率是影响发塘的原因之一。有些育苗单位为贪图利益,故意克扣鱼苗数量,也有的是抽样估计数量不足,很少有达到100%,有的还不到70%,所以这种本来数量不准的鱼苗即使其它措施十分完善,也难以满足下塘数而影响发塘率。另外,由于鱼苗经长途运输,而不注意途中换水等措施,造成下塘后鱼苗发塘率下降。鱼类保活运输,采用活水船或容器贮水通气或充氧控温车运等,对草鱼、鲢、鳙、鲤、鲫等各种商品鱼进行保活运输上市的方法。
[0003]传统的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在进行运送使用时其实用性较差,一方面,其传统的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在实际使用中极易意外发生育苗存活率较低的现象,影响了装置整体的运送实用效果;
[0004]另一方面,其传统的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大多不便于工人对其进行运输使用,降低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运送使用时其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包括箱盖、内网架、运送箱和幼苗放置网,所述运送箱的顶部安装有箱盖,且箱盖的一侧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扣件,所述运送箱内安装有玻璃内罩,且玻璃内罩内安装有内网架,所述玻璃内罩的底部与运送箱内之间设有槽体一与槽体二,所述槽体二内安装有氧气件,所述内网架内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架二,且安装架二的底部与内网架内之间安装有配合使用的幼苗放置网。
[0007]优选的,所述箱盖的顶部设有配合使用的防压条,所述箱盖的底部安装有配合运送箱使用的防漏胶套。
[0008]优选的,所述氧气件的一侧安装有贯穿运送箱延伸至玻璃内罩内的三通管件,且三通管件上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散气管。
[0009]优选的,所述内网架上设有配合使用的网格件,所述内网架的一侧安装有挂件,且玻璃内罩内设有配合使用的辅挂块。
[0010]优选的,所述扣件的顶部通过安装件一连接安装在箱盖上,所述运送箱上通过凹槽二安装有配合扣件使用的扣块。
[0011]优选的,所述运送箱的一侧设有提手,且运送箱上设有配合使用的凹槽一,所述运送箱内与玻璃内罩的一侧之间安装有配合使用的防护泡沫层。
[0012]优选的,所述槽体一内安装有配合使用的蓄电池,所述运送箱上分别设有配合槽
体一与槽体二使用的槽门一与槽门二,且槽门一与槽门二上皆设有散热口。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在运送箱内安装有玻璃内罩,且在玻璃内罩内安装有配合使用的内网架,通过在玻璃内罩的底部与运送箱内之间设有槽体二,且槽体二内安装有配合鱼幼苗使用的氧气件,在进行运送使用时,其运送装置大多处于密闭的或者氧气稀少的环境中进行鱼幼苗的防护运输,通过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氧气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输途中的幼苗成活率,从而也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效果;
[0015](2)通过在运送箱的顶部安装有配合使用的箱盖,且箱盖的一侧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扣件,通过在运送箱内安装有玻璃内罩,且在玻璃内罩内安装有配合使用的内网架,在进行运送使用时,将鱼幼苗与水皆倒入置于玻璃内罩内的内网架中,再将运送箱的顶部的箱盖通过扣件进行紧固闭合,使得在运输过程中运送箱内的水等相关运输产物不受到破害,从而也便于工人进行鱼幼苗的运输使用,也提高了装置整体的运输实用效果;
[0016](3)通过在内网架内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架二,且在安装架二的底部与内网架内之间安装有配合使用的幼苗放置网,在进行运送使用时,其如颗粒状或米粒状大小的鱼幼苗可放置在幼苗放置网内,且也可在内网架内安装多组幼苗放置网进行放置使用,能够有效地对幼体育苗进行相对应的屏蔽防护,从而也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内网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内网架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箱盖;101、防压条;102、防漏胶套;2、内网架;201、网格件;202、挂件;3、运送箱;301、凹槽二;302、槽门一;303、槽门二;304、散热口;305、槽体一;306、槽体二;307、凹槽一;4、提手;5、扣件;501、安装件一;502、扣块;6、幼苗放置网;601、安装架二;7、玻璃内罩;701、防护泡沫层;702、辅挂块;8、氧气件;801、蓄电池;802、三通管件;803、散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包括箱盖1、内网架2、运送箱3和幼苗放置网6,所述运送箱3的顶部安装有箱盖1,且箱盖1的一侧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扣件5,所述扣件5的顶部通过安装件一501连接安装在箱盖1上,所述运送箱3上通过凹槽二301安装有配合扣件5使用的扣块502,所述箱盖1的顶部设有配合使用的防压条101,所述箱盖1的底部安装有配合运送箱3使用的防漏胶套102,所述运送箱3内安装有玻璃内罩7,且玻璃内罩7内安装有内网架2,所述运送箱3的一侧设有提手4,且运送箱3上
设有配合使用的凹槽一307,所述运送箱3内与玻璃内罩7的一侧之间安装有配合使用的防护泡沫层701;
[0025]具体的,通过在运送箱3的顶部安装有配合使用的箱盖1,且箱盖1的一侧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扣件5,通过在运送箱3内安装有玻璃内罩7,且在玻璃内罩7内安装有配合使用的内网架2,在进行运送使用时,将鱼幼苗与水皆倒入置于玻璃内罩7内的内网架2中,再将运送箱3的顶部的箱盖1通过扣件5 进行紧固闭合,使得在运输过程中运送箱3内的水等相关运输产物不受到破害,从而也便于工人进行鱼幼苗的运输使用,也提高了装置整体的运输实用效果;
[0026]具体的,所述玻璃内罩7的底部与运送箱3内之间设有槽体一305与槽体二306,所述槽体一305内安装有配合使用的蓄电池801,所述槽体二306 内安装有氧气件8,所述氧气件8的一侧安装有贯穿运送箱3延伸至玻璃内罩 7内的三通管件802,且三通管件802上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散气管803,所述运送箱3上分别设有配合槽体一305与槽体二306使用的槽门一302与槽门二303,且槽门一302与槽门二303上皆设有散热口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包括箱盖(1)、内网架(2)、运送箱(3)和幼苗放置网(6),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箱(3)的顶部安装有箱盖(1),且箱盖(1)的一侧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扣件(5),所述运送箱(3)内安装有玻璃内罩(7),且玻璃内罩(7)内安装有内网架(2),所述玻璃内罩(7)的底部与运送箱(3)内之间设有槽体一(305)与槽体二(306),所述槽体二(306)内安装有氧气件(8),所述内网架(2)内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架二(601),且安装架二(601)的底部与内网架(2)内之间安装有配合使用的幼苗放置网(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的顶部设有配合使用的防压条(101),所述箱盖(1)的底部安装有配合运送箱(3)使用的防漏胶套(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的幼苗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件(8)的一侧安装有贯穿运送箱(3)延伸至玻璃内罩(7)内的三通管件(802),且三通管件(802)上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散气管(803)。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常安刘红柏陆绍霞韩世成刘洋霍堂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