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劲性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21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劲性柱,包括工字钢,所述工字钢两侧设有浇注腔,左侧的浇注腔内壁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前后两排第一顶槽,所述第一顶槽内固定有弹簧,前后每两处第一顶槽内的弹簧之间连接有钢筋,所述钢筋中部弯曲于左侧的所述浇注腔内,上下两钢筋之间连接有钢丝,右侧浇注腔内注入混凝土时,弹簧钢板对混凝土不但起到把牢效果,而且还会令混凝土注入后采用螺栓拉动钢板动作的方式,使右侧腔内所注入的混凝土进行压实,防止工字钢右侧浇注腔内的混凝土出现缺料,工字钢混凝后所制成的劲性柱,利用右侧区域连接钢结构使用时,会因右侧浇注腔内混凝土无缺料现象,防止劲性柱变形,并提高其强度。并提高其强度。并提高其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劲性柱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劲性柱。

技术介绍

[0002]劲性柱就是型钢外面包混凝土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又叫混凝土劲性柱或砼劲性柱,有的还叫混凝土钢柱,由于混凝土附着于型钢外面上,因此劲性柱和混凝土结构相比承重效果更好。
[0003]仅凭混凝土注入型钢内形成劲性柱的方式,混凝土在型钢空腔内成型后会因混凝土流动范围的不确定性,导致混凝土料并不能均匀的流到浇注腔的每一个角落里,导致劲性柱的浇注腔内局部缺料,使其在连接其它部件作为承重结构使用时在缺料区域形成应力集中,导致劲性柱内的混凝土层产生裂纹或脱料,从而影响劲性柱在使用时的支撑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劲性柱,通过拼装组合的方式,使位于三角架内的每一个撑杆都能合理的负担所承载的重力,撑杆抗压强度得以提高,构成的桁架不易变形。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劲性柱,包括工字钢,所述工字钢两侧设有浇注腔,左侧的浇注腔内壁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前后两排第一顶槽,所述第一顶槽内固定有弹簧,前后每两处第一顶槽内的弹簧之间连接有钢筋,所述钢筋中部弯曲于左侧的所述浇注腔内,上下两钢筋之间连接有钢丝,所述工字钢中部的肋板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一排浇注孔,所述浇注孔贯穿左右两处所述的浇注腔,所述钢筋与所述浇注孔之间留有间隙。
[0006]作为优选的,右侧的所述浇注腔内壁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前后两排第二顶槽。
[0007]作为优选的,右侧的所述浇注腔内腔壁上固定有上下两处挂柱,两挂柱之间挂接有位于右侧所述浇注腔内的弹簧板。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弹簧板是多段弯曲状的波浪板,所述浇注孔与所述弹簧板的弯曲处内外对应。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弹簧板上的弯曲段上焊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上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六角栓部贯穿在所述工字钢的外壁面上。
[0010]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工字钢作为劲性柱成型时的钢结构立柱,工字钢左右两腔道内分别设有绞织状的钢筋和弹簧板,使得工字钢左侧浇注腔内注入混凝时,绞织状的钢筋会对混凝土形成把牢效果,右侧浇注腔内注入混凝土时,弹簧钢板对混凝土不但起到把牢效果,而且还会令混凝土注入后采用螺栓拉动钢板动作的方式,使右侧腔内所注入的混凝土进行压实,防止工字钢右侧浇注腔内的混凝土出现缺料,令工字钢混凝后所制成的劲性柱,由于弹簧钢板的设置,使得劲性柱,特别是利用右侧区域连接钢结构使用时,会因右侧浇注腔内混凝土无缺料现象,而防止劲性柱变形,并提高其强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左侧浇注腔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第一顶槽和弹簧所在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右侧浇注腔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断开后底部仰视视角下观看左侧浇注腔内钢筋和钢丝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左右两浇注腔内注入混凝土时的工作原理图,图中G表示挤压板。
[0016]图中:1、工字钢;2、第一顶槽;3、弹簧;4、钢筋;401、钢丝;5、浇注腔;6、弹簧板;7、挂柱;8、第二顶槽;9、螺纹套;10、螺栓;11、浇注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0]如图1

5所示。
[0021]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钢结构劲性柱,其包括工字钢1,工字钢1两侧设有浇注腔5,左侧的浇注腔5内壁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前后两排第一顶槽2,第一顶槽2内固定有弹簧3,前后每两处第一顶槽2内的弹簧3之间连接有钢筋4,钢筋4中部弯曲于左侧的浇注腔5内,上下两钢筋4之间连接有钢丝401,工字钢1中部的肋板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一排浇注孔11,浇注孔11贯穿左右两处浇注腔5,钢筋4与浇注孔11之间留有间隙,向两浇注腔5内利用混凝土喷料管喷料时,先把一块挤压板G通过第一顶槽2卡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左侧的浇注腔5上,再把另一块挤压板G以同样的方式通过第二顶槽8卡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右侧的浇注腔5上,喷料管喷出的混凝土先进入左侧的浇注腔5内,将左侧的浇注腔5填满,还有一部分混凝土会穿过并通过浇注孔11流到右侧的浇注腔5内,将右侧的浇注腔5也填满,因此浇注孔11的设置,令成型在工字钢1两浇注腔5内的混凝土连接在一起,最终混凝成想要的劲性柱。这样一来,使得劲性柱作为承力件使用时,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会因左右两浇注腔5处于分离状态而产生变形,又由于左侧的浇注腔5内设有钢筋4,且上下两钢筋4之间连接有钢丝401,因此混凝土在左侧的浇注腔5内成型后会与钢筋4和钢丝401形成把牢效果,进一步提高劲性柱的强
度,混凝土刚注入两浇注腔5内时,还未完全凝结,因此还可利用外力作用下,按压挤压板G,使左右两浇注腔5内的混凝土压实,防止混凝土内部出现局部缺料,最终成型后把两侧木质的挤压板G取下即可。
[0022]又由于还在右侧的浇注腔5内腔壁上固定有上下两处挂柱7,两挂柱7之间挂接有位于右侧浇注腔5内的弹簧板6,因此在右侧的浇注腔5内混凝后的混凝土就会与弹簧板6形成把牢效果。
[0023]弹簧板6是多段弯曲状的波浪板,浇注孔11与弹簧板6的弯曲处内外对应,使左右两个浇注腔5内注入的混凝土凝结后左右关联,最终连同浇注孔11一并浇注在内,使左右两浇注腔5所注入的混凝土更加牢固的将工字钢1融为一体。
[0024]又由于弹簧板6上的弯曲段上焊接有螺纹套9,且螺纹套9上安装有螺栓10,并且螺栓10的六角栓部贯穿在工字钢1的外壁面上,因此,当混凝土刚注入右侧的浇注腔5内时,由于混凝土此时还未完全凝结,此时就可利用电动扳手旋转螺栓10,螺栓10旋转时就会通过螺纹套9带着弹簧板6作外压动作,以使右侧浇注腔5内所注入的混凝土进一步压实,并且在压实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劲性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钢(1),所述工字钢(1)两侧设有浇注腔(5),左侧的浇注腔(5)内壁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前后两排第一顶槽(2),所述第一顶槽(2)内固定有弹簧(3),前后每两处第一顶槽(2)内的弹簧(3)之间连接有钢筋(4),所述钢筋(4)中部弯曲于左侧的所述浇注腔(5)内,上下两钢筋(4)之间连接有钢丝(401),所述工字钢(1)中部的肋板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一排浇注孔(11),所述浇注孔(11)贯穿左右两处所述的浇注腔(5),所述钢筋(4)与所述浇注孔(11)之间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劲性柱,其特征在于,右侧的所述浇注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山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三远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