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05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所述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上可拆卸式设置有枪杆组件,所述枪杆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钉仓组件;所述枪杆组件上安装有可视系统,所述可视系统的前端对准所述钉仓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视系统使术野狭小,部位较深的缝合和吻合工作变得容易,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显示装置相连接,可实时观测内部情况,降低缝合出错的概率;通过隔离罩可将可视系统密封保护,缝合完成后,可视系统可拆卸下来反复利用,大大节约了成本。大大节约了成本。大大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设备,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钛钉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类似于订书机。相对于传统的手工缝合,器械缝合使用方便,严密、松紧合适,尤其是其缝合快速、操作简便及很少有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等优点,还使得过去无法切除的肿瘤手术得以病灶切除。
[0003]目前的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在工作时,如果遇到位置较深、视线不好的情况,医务人员无法很好的观察缝合的位置,导致缝合有一定难度和出错的风险。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上可拆卸式设置有枪杆组件,所述枪杆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钉仓组件;
[0008]所述枪杆组件上安装有可视系统,所述可视系统的前端对准所述钉仓组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电池包。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可视系统包括控制盒和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控制盒相连接,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所述电源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有显示装置,所述软管内设置有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枪杆组件上设置有条状座,所述条状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软管与所述通孔相适配,所述条状座的一端设置有镜片。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软管内开设有成像通道和照明通道,所述成像系统包括内镜摄像光源系统和超微型光纤,所述内镜摄像光源系统设置在所述照明通道内,所述超微型光纤设置在所述成像通道内。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超微型光纤包括120根直径为0.03mm的传光束及一根直径为0.33mm的传像束。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枪杆组件上密封安装有隔离罩,所述控制盒位于所述隔离罩内。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隔离罩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卡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密封橡胶层,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面与所述控制盒相接触。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相卡配。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条状座相适配。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可视系统使术野狭小,部位较深的缝合和吻合工作变得容易,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显示装置相连接,可实时观测内部情况,降低缝合出错的概率;通过隔离罩可将可视系统密封保护,缝合完成后,可视系统可拆卸下来反复利用,大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可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可视系统的结构框图。
[0026]图中:1、支撑架;2、电池包;3、旋转头;4、枪杆组件;5、条状座;6、通孔;7、控制盒;8、软管;9、成像通道;10、照明通道;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密封橡胶层;14、第一卡扣;15、第二卡扣;16、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6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电池包2,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头3,所述旋转头3上可拆卸式设置有枪杆组件4,所述枪杆组件4的一端设置有钉仓组件;
[0030]所述枪杆组件4上安装有可视系统,所述可视系统的前端对准所述钉仓组件;所述可视系统包括控制盒7和软管8,所述软管8与所述控制盒7相连接;
[0031]所述控制盒7内设置有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电源可以是纽扣电池,所述电源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有显示装置,无线传输模块可以使用蓝牙传输形式,所述软管8内设置有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0032]所述软管8内开设有成像通道9和照明通道10,所述成像系统包括内镜摄像光源系统和超微型光纤,内镜摄像光源系统的型号为,FVS

001MI,所述内镜摄像光源系统设置在
所述照明通道内,所述超微型光纤设置在所述成像通道9内;所述超微型光纤包括120根直径为0.03mm的传光束及一根直径为0.33mm的传像束,前端可视范围3

30mm,成像分辨可达6000像素,并具有同步录制功能。
[0033]所述枪杆组件4上设置有条状座5,所述条状座5上开设有通孔6,所述软管8与所述通孔6相适配,所述条状座5的一端设置有镜片,条状座5可将软管8进行隔离,防止污染;镜片使软管8内的超微型光纤便于观察。
[0034]所述枪杆组件4上密封安装有隔离罩,所述控制盒7位于所述隔离罩内;所述隔离罩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14,所述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第二卡扣15,所述第一卡扣14与所述第二卡扣15相卡配;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密封橡胶层13,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面与所述控制盒7相接触;所述第一壳体11上开设有缺口16,所述缺口16与所述条状座5相适配;隔离罩和条形座5使可视系统完全密封隔离,使用完拆卸下来可重复利用。
[0035]吻合器通过电池提供电力使电机转动,以PCB板实现吻合器的切割与缝合功能,将预先放置在钉仓中六排平行交错排列的吻合钉,击入已经对合好需要吻合在一起的组织内,吻合钉在穿过组织后受到前方钉砧阻挡,向内弯曲,形成类“B”形交错排列,将组织吻合在一起。由于小血管可以从“B”形吻合钉空隙中通过,故不影响吻合部位及其远端的血液供应,操作结束后自动回位,吻合器周向旋转和钉仓组件摆动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头(3),所述旋转头(3)上可拆卸式设置有枪杆组件(4),所述枪杆组件(4)的一端设置有钉仓组件;所述枪杆组件(4)上安装有可视系统,所述可视系统的前端对准所述钉仓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电池包(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系统包括控制盒(7)和软管(8),所述软管(8)与所述控制盒(7)相连接,所述控制盒(7)内设置有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所述电源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有显示装置,所述软管(8)内设置有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枪杆组件(4)上设置有条状座(5),所述条状座(5)上开设有通孔(6),所述软管(8)与所述通孔(6)相适配,所述条状座(5)的一端设置有镜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8)内开设有成像通道(9)和照明通道(10),所述成像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林立胡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泰国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