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路由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005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网络路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路由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通过获取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根据连接请求确定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的连接;根据全局拓扑中各节点的资源使用状况信息,预测各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根据预测负载信息确定将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从目标接入节点转发至全局拓扑中各到达节点的最短路径;根据最短路径,将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从目标接入节点转发至到达节点,避开高负载节点,大大提高了对媒体流进行转发的效率。了对媒体流进行转发的效率。了对媒体流进行转发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路由方法、装置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网络路由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路由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WebRTC是支持网页浏览器进行实时语音对话或视频对话的API标准,目前已有多个开源项目支持企业级会议和直播系统的搭建。目前,WebRTC系统架构主要有Mesh/MCU(MultiPoint Control Unit)/SFU(Selective Forwarding Unit)三种,其中Mesh架构允许节点之间组成完全的p2p网络,但不能支持人数较多的在线系统;MCU架构允许所有节点接入中心化的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完成编码、转码、解码和混流等复杂逻辑,因此MCU一般压力过大,不利于快速拓展;SFU仍然有中心节点服务器,但是核心思想是尽量减少服务器逻辑处理,只负责媒体流数据的转发。因此,WebRTC使用SFU架构是当前主流选择,同时,SFU架构可通过部署冗余的转发节点,形成边缘到边缘的级联模式,不仅可以让客户端依据就近原则接入系统,还可以通过选路转发的方式让媒体流经由最优路径进行传输,方便了大型会议和直播系统的拓展。
[0003]目前基于SFU架构的WebRTC技术一般采用基于链路质量的路由计算方法。路由信息指导网络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的转发路径,目前已有大量工作聚焦于研究基于链路距离的最优路由选择方法,其中链路距离在不同场景下拥有不同的评估方法,例如数据流转发场景等。对于不同的评估方法,例如通过将链路的丢包率、可用带宽、时延抖动等指标换算成节点间的链路距离,再通过Dijkstra等算法计算出最短路径。进一步地,通过动态更新不同链路的距离信息、设置备用转发链路等方式,达到路由负载均衡的目的。
[0004]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在进行路由选择时只依据当前链路距离确定最优转发节点,会出现调度滞后的现象,无法在WebRTC节点级联场景下,让路由通路快速、有效地避开负载过高的转发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路由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避开负载过高的转发节点的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路由方法,应用于WebRTC节点级联网络中,包括:
[0007]获取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0008]根据所述连接请求确定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的连接;所述目标接入节点为全局拓扑中多个节点中的任一节点;
[0009]根据全局拓扑中各节点的资源使用状况信息,预测各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
[0010]根据所述预测负载信息确定将所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转发至所述全局拓扑中各到达节点的最短路径;
[0011]根据所述最短路径,将所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转发至所述到达节点。
[0012]优选的,所述根据全局拓扑中各节点的资源使用状况信息,预测各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包括:根据各所述节点的资源使用状况信息确定各所述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根据所述历史负载状况构建各所述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序列;根据各所述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序列和预设的预测模型确定各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
[0013]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预测负载信息确定根据所述最短路径,将所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转发至所述到达节点的最短路径,包括:获取各所述节点间的链路距离;根据各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和各所述节点间的链路距离确定各所述节点间的节点间距;根据所述节点间距确定各所述目标接入节点转发至所述到达节点的最短路径。
[0014]优选的,所述根据各所述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序列和预设的预测模型确定各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包括:获取各节点所在子拓扑的数量、各节点建立的连接数量、节点预置业务资源上限;将各所述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序列、各节点所在子拓扑的数量、各节点建立的连接数量、节点预置业务资源上限输入所述预设的预测模型,得到节点负载预测序列。
[0015]优选的,所述根据各所述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序列和预设的预测模型确定各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包括:当所述节点的业务资源大于等于所述节点的预置业务资源上限或节点的子拓扑数量大于等于最大子拓扑承载数量时,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为负载满载;当所述节点的业务资源小于所述节点的预置业务资源上限或节点的子拓扑数量小于最大子拓扑承载数量时,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为所述节点负载预测序列。
[0016]优选的,所述根据各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和各所述节点间的链路距离确定各所述节点间的节点间距,包括:获取各所述节点之间的中间节点集合,以及各所述节点的增量因子;根据各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各所述节点间的链路距离、所述中间节点集合以及所述增量因子,确定各所述节点间的节点间距。
[001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路由装置,包括:
[0018]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0019]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请求确定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的连接;所述目标接入节点为全局拓扑中多个节点中的任一节点;
[0020]预测模块,用于根据全局拓扑中各节点的资源使用状况信息,预测各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
[0021]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测负载信息确定将所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转发至所述全局拓扑中各到达节点的最短路径;
[0022]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短路径,将所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转发至所述到达节点。
[002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0024]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智能路由方法。
[002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的智能路由方
法。
[00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路由方法通过基于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序列,采用预测模型生成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和节点间的链路距离能够有效的进行路由计算,生成最短路径,避开高负载节点,大大提高了对媒体流进行转发的效率。
[0027]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8]附图仅用于示出实施方式,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9]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网络架构示意图;
[0030]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应用网络架构示意图;
[0031]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WebRTC节点级联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确定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的连接;所述目标接入节点为全局拓扑中多个节点中的任一节点;根据全局拓扑中各节点的资源使用状况信息,预测各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根据所述预测负载信息确定将所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转发至所述全局拓扑中各到达节点的最短路径;根据所述最短路径,将所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转发至所述到达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全局拓扑中各节点的资源使用状况信息,预测各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包括:根据各所述节点的资源使用状况信息确定各所述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根据所述历史负载状况构建各所述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序列;根据各所述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序列和预设的预测模型确定各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测负载信息确定所述将所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转发至所述全局拓扑中到达节点的最短路径,包括:获取各所述节点间的链路距离;根据各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和各所述节点间的链路距离确定各所述节点间的节点间距;根据所述节点间距确定各所述目标接入节点转发至所述到达节点的最短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序列和预设的预测模型确定各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包括:获取各节点所在子拓扑的数量、各节点建立的连接数量、节点预置业务资源上限;将各所述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序列、各节点所在子拓扑的数量、各节点建立的连接数量、节点预置业务资源上限输入所述预设的预测模型,得到节点负载预测序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节点的历史负载状况序列和预设的预测模型确定各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包括:当所述节点的业务资源大于等于所述节点的预置业务资源上限或节点的子拓扑数量大于等于最大子拓扑承载数量时,所述节点的预测负载信息为负载满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