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项目交付施工现场的管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994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项目交付施工现场的管控方法,该方法摒弃了传统现场管控使用纸张记录各类数据的管理模式,采用“互联网+管理”模式,解决了纸张成本的同时降低管理费用,并且各类现场施工情况等历史记录可追溯,采用“互联网+管理”模式,解决了纸张成本的同时降低管理费用,并且各类现场施工情况等历史记录可追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时跟踪项目的实施进度,了解施工情况,实现项目施工现场的透明化管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收集到了施工现场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能够清晰明了的反应现场施工情况,便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于施工现场的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项目交付施工现场的管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项目交付施工现场的管控方法,属于计算机通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命安全、产品质量诉求越来越高,但安全事故每天都在发生,伤亡人数触目惊心。施工现场中存在大量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涉电作业和道路交通作业,危险源较多,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人身伤亡事故和车辆交通事故。如何有效及时地识别现场危险源,避免危险的发生,如何安全有效地针对施工现场进行管控是当前工程施工企业工作重点。
[0003]目前传统的施工现场管控系统很难做到有效及时识别现场危险源,并且施工现场也无法做到精细化管理。而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项目交付施工现场的管控系统,该系统着眼于所有需要现场施工的行业,很好地实现了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项目交付施工现场的管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1:基础数据入系统。
[0007]首先需要将已有的项目、合同、供应商和人员等数据录入系统。
[0008]步骤1

1:数据要求:所有的项目、合同、供应商和人员数据都有施工区域和专业的划分。
[0009]步骤1

2:人员分为公司管理员、项目经理、工单经理、安全员、质量员、班组长和班组成员等。
[0010]步骤2:项目经理新建工单。工单类型分为三种:(1)根据已有的项目拆分工单;(2)根据已有的合同拆分工单;(3)既无项目也无合同,此时可以采用无合同方式创建工单。
[0011]步骤2

1:创建工单时,成本属性可以选择自做或者分包。此处如果是分包,则选择的供应商的专业一定要和项目或合同的专业一致,避免跨专业分包出现隐患的风险。
[0012]步骤2

2:同时要为工单分配工单经理,使职能划分更为明确。
[0013]步骤2

3:工单建立后,工单经理能通过公众号实时收到项目经理划分给自己的工单,并了解工单详情。
[0014]步骤3:工单经理新建派单。工单经理收到工单后,可以将工单划分为更小的核算单元,将工单拆分为派单,并派给班组长。
[0015]步骤3

1:工单经理派单选择班组长时,所选工单的成本属性以及施工区域和专业要与班组长对应,不能跨施工区域和专业选择班组长,节约跨施工区域调度的成本,避免跨
专业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
[0016]步骤3

2:派单建立后,班组长能通过公众号实时收到工单经理派给自己的派单。
[0017]步骤4:班组长接/拒单。班组长可通过点击公众号中收到的派单信息,对派单进行查看,并根据自身的工作量或现场施工环境等选择是接收此次派单还是拒绝此次派单。
[0018]步骤4

1:班组长接单。班组长接单后,不能直接开工,要通过公众号的“现场检查”功能,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自查。安全自查后需等待安全员对现场的自查情况做出评判,看是否满足开工条件。
[0019]步骤4

2:安全自查要包含:技术交底文件、现场环境,如果是特种作业,则必须有现场施工人员及其现场证件的证明材料,做到人证合一。
[0020]步骤4

3:安全自查信息,可通过公众号实时推送给安全员。
[0021]步骤5:安全员审批现场安全自查情况。安全员收到推送的自查信息后,可点击此信息,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查看。如果不符合开工条件,则对此次自查做出不通过的评判,并指明不通过的原因。如果符合开工条件则做出通过的评判。班组长能通过公众号收到安全员的评判,如果不通过,则针对不通过的原因做出整改,再次安全自查,转入步骤4。
[0022]步骤6:班组长施工和质量自检。完成安全自检后,班组就可以施工了,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质量自检,检查结果会推送给工单经理和项目经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班组也可以再次安全自检,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能及时上报给工单和项目经理。
[0023]步骤7:班组长回单。班组长可以每天回单上报施工进度,上报进度时可以将现场的施工材料或者施工图片作为附件上报,工单经理和项目经理可以实时查看班组的回单,了解进度。
[0024]步骤8:派单完工。当班组回单反应的施工进度达到100%时,工单经理即可对班组的派单进行完工处理,上报班组的实际工作量给项目经理知晓。
[0025]步骤9:在步骤4~8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项目经理、工单经理、安全员和质量员等都可以通过公众号的“现场检查”功能,对班组的施工进行安全和质量的检查,现场收集施工情况。针对不合格项进行打分,然后经班组长确认后,将不合格项通过公众号推送至班组长,供其查看和整改。
[0026]步骤10:在步骤4~8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项目经理、工单经理、安全员和质量员等也可通过电脑端的“安全质量自查情况统计表”功能,实时查看班组的安全和质量自查情况,发现不合格项时,发送整改通知给班组长。班组长可通过公众号收到此通知,并进行整改,将整改后的现场照片实时发送给相关人员,供其再次检查。
[0027]步骤11:在步骤4~8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项目经理、工单经理、安全员和质量员等针对5G项目,通过5G监控设备,实时查看现场施工情况。
[0028]进一步地,工单完工。在步骤8的基础上,工单下的所有派单都完工后,工单经理即可将此工单进行完工操作。
[0029]进一步地,项目完工。在步骤12的基础上,项目下的所有工单完工后,项目即可完工。
[0030]进一步地,无合同工单关联。步骤2中会创建无合同的工单,用于完成甲方给出的临时工作。后期接到甲方给出的项目或合同时,可以通过无合同工单关联功能,将之前创建的工单关联到后给的项目和合同上去,使得所有的项目和合同都有全流程的现场管控材料
可查。
[0031]有益效果:
[0032]1、本专利技术能够精细管控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
[0033]2、本专利技术的现场检查模块能够降低现场事故发生概率。
[0034]3、本专利技术摒弃了传统现场管控使用纸张记录各类数据的管理模式,采用“互联网+管理”模式,解决了纸张成本的同时降低管理费用,并且各类现场施工情况等历史记录可追溯。
[0035]4、本专利技术能够实时跟踪项目的实施进度,了解施工情况,实现项目施工现场的透明化管控。
[0036]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收集到的施工现场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能够清晰明了的反应现场施工情况,便于施工现场的管理。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0038]标识说明:1

项目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项目交付施工现场的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础数据入系统,首先需要将已有的项目、合同、供应商和人员数据录入系统;步骤1

1:所有的项目、合同、供应商和人员数据都有施工区域和专业的划分;步骤1

2:人员分为公司管理员、项目经理、工单经理、安全员、质量员、班组长和班组成员;步骤2:项目经理新建工单,工单类型分为三种:1)根据已有的项目拆分工单;2)根据已有的合同拆分工单;3)既无项目也无合同,此时能够采用无合同方式创建工单;步骤2

1:建工单时,成本属性能够选择自做或者分包,此处如果是分包,则选择的供应商的专业一定要和项目或合同的专业一致,避免跨专业分包出现隐患的风险;步骤2

2:同时要为工单分配工单经理,使职能划分更为明确;步骤2

3:工单建立后,工单经理能通过公众号实时收到项目经理划分给自己的工单,并了解工单详情;步骤3:工单经理新建派单,工单经理收到工单后,能够将工单划分为更小的核算单元,将工单拆分为派单,并派给班组长;步骤3

1:工单经理派单选择班组长时,所选工单的成本属性以及施工区域和专业要与班组长对应;步骤3

2:派单建立后,班组长能通过公众号实时收到工单经理派给自己的派单;步骤4:班组长接/拒单,班组长可通过点击公众号中收到的派单信息,对派单进行查看,并根据自身的工作量或现场施工环境选择是接收此次派单还是拒绝此次派单;步骤4

1:班组长接单,班组长接单后,不能直接开工,要通过公众号的“现场检查”功能,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自查,安全自查后需等待安全员对现场的自查情况做出评判,看是否满足开工条件;步骤4

2:安全自查要包含:技术交底文件、现场环境,如果是特种作业,则必须有现场施工人员及其现场证件的证明材料,做到人证合一;步骤4

3:安全自查信息,通过公众号实时推送给安全员;步骤5:安全员审批现场安全自查情况,安全员收到推送的自查信息后,可点击此信息,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查看,如果不符合开工条件,则对此次自查做出不通过的评判,并指明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雷陈铭宋满朱建扬居林王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