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79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包括摄像镜头本体、束腰带和绑环,绑环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底座,活动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轴座,轴座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下表面安装有金属软管,金属软管的底部安装有插座,插座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顶部活动有撑托,束腰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带。该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通过束腰带、调节带和卡紧装置的设置,有利于不同的拍摄人员将束腰带绑在腰间,然后通过支撑装置和撑托的设置,拍摄人员可以将手臂放置在撑托上,支撑手臂,减轻拍摄人员长时间拍摄造成的酸疼感,避免长时间拍摄后造成手臂发抖,使拍摄的照片与理想效果相差很大。使拍摄的照片与理想效果相差很大。使拍摄的照片与理想效果相差很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摄像镜头
,具体为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情况下,当摄像头拍照时,人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抖动,而手的抖动则会导致摄像头接收到的光信号变化,进而使得所拍图片出现画质下降的情况,所以为了解决摄像头拍照时摄像头有抖动造成的画质下降,需要在摄像头模组上增加光学防抖功能。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443012U公开了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及摄像设备,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副摄像头包括感光芯片、底座、N个镜片、镜头和光学防抖结构,镜头由n个镜片组成,光学防抖结构包括驱动马达,镜头位于光学防抖结构的内部、且与驱动马达连接,驱动马达用于驱动镜头;m个镜片、光学防抖结构和镜头均通过底座搭载在感光芯片上,m个镜片位于镜头下方,其中,n+m=N,由于镜头中镜片数量减少,从而使驱动马达的负载减少,进一步使驱动马达的尺寸减少,本技术实施例在保障成像效果的情况下,减小了光学防抖结构和整个摄像模组的体积,更有利于摄像模组和摄像设备的轻薄化,不过拍摄人员在长时间的拍摄下,手臂会产生酸痛感,在后期的拍摄过程中会导致手臂不经意的抖动,造成拍摄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包括摄像镜头本体和束腰带,所述摄像镜头本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绑环,所述绑环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底座,所述活动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轴座,所述轴座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安装有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的底部安装有插座,所述插座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顶部活动有撑托,所述束腰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带,所述束腰带的另一侧设置有卡紧装置。
[0008]可选的,所述绑环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摄像镜头本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绑环与所述活动底座活动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绑环的底部通过所述绑环和所述活动底座与所述轴座的表面活动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管和撑杆,所述底管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顶部与所述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所述撑杆。
[0011]可选的,所述卡紧装置包括贯穿壳和复位弹簧,所述贯穿壳的内顶壁安装有所述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安装有卡杆。
[0012]可选的,所述调节带的一端贯穿所述卡紧装置的内部,所述插座的表面与所述束腰带的一侧插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通过束腰带、调节带和卡紧装置的设置,有利于不同的拍摄人员将束腰带绑在腰间,然后通过支撑装置和撑托的设置,拍摄人员可以将手臂放置在撑托上,支撑手臂,减轻拍摄人员长时间拍摄造成的酸疼感,避免长时间拍摄后造成手臂发抖,使拍摄的照片与理想效果相差很大。
[0016]2、该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通过绑环、活动底座、轴座和转盘之间的配合设置,可以将镜头的一端使用绑环进行束缚,绑环的底部可以在活动底座上转动打开,活动底座可以带动绑环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活动底座可以在轴座上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有利于拍摄人员使用该装置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转动摄像镜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卡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摄像镜头本体;2、束腰带;3、绑环;4、活动底座;5、轴座;6、转盘;7、金属软管;8、插座;9、支撑装置;901、底管;902、撑杆;903、挤压弹簧;10、撑托;11、调节带;12、卡紧装置;1201、贯穿壳;1202、复位弹簧;1203、卡杆;13、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包括摄像镜头本体1,摄像镜头本体1的一端通过绑环3与活动底座4活动连接,束腰带2,摄像镜头本体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绑环3,绑环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13,通过连接螺栓13的设置,绑环3束缚柱摄像镜头本体1后,可以使用连接螺栓13对绑环3的顶部进行固定,在绑环3的内侧壁设置有防护垫,可以对摄像镜头本体1进行保护;
[0024]绑环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底座4,活动底座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轴座5,绑环3的底部通过绑环3和活动底座4与轴座5的表面活动连接,轴座5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转盘6,转盘6的下表面安装有金属软管7,通过金属软管7的设置,便于拍摄人员调节摄像镜头本体1的位置;
[0025]金属软管7的底部安装有插座8,插座8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9,支撑装置9的顶部活动有撑托10,为了减少拍摄人员手臂的酸痛感,因此设置了撑托10,在撑托10的表面设置有棉垫,增加舒适度;
[0026]支撑装置9包括底管901和撑杆902,底管9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903,挤压弹簧903的顶部与撑杆9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管9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撑杆902,通过支撑装置9的设置,拍摄人员可以向下压撑托10,增加该装置的弹性;
[0027]束腰带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带11,束腰带2的另一侧设置有卡紧装置12,卡紧装置12包括贯穿壳1201和复位弹簧1202,贯穿壳1201的内顶壁安装有复位弹簧1202,复位弹簧1202的底部安装有卡杆1203,调节带11的一端贯穿卡紧装置12的内部,插座8的表面与束腰带2的一侧插接;
[0028]为了便于不同的拍摄人员使用束腰带2和调节带11,因此设置了卡紧装置12,想外拉出卡杆1203,然后将调节带11的一端穿过贯穿壳1201,随后松开卡杆1203,使复位弹簧1202带动卡杆1203对调节带11上的卡槽卡接,对调节带11的位置进行固定。
[0029]本技术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0030]1、首先,拍摄人员将束腰带2绑在腰间,并使用卡紧装置12对调节带11卡紧;
[0031]2、其次,可以将镜头的一端使用绑环3进行束缚,绑环3的底部可以在活动底座4上转动打开,活动底座4可以带动绑环3在竖直方向上转动;
[0032]3、然后,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包括摄像镜头本体(1)和束腰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本体(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绑环(3),所述绑环(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底座(4),所述活动底座(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轴座(5),所述轴座(5)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下表面安装有金属软管(7),所述金属软管(7)的底部安装有插座(8),所述插座(8)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9),所述支撑装置(9)的顶部活动有撑托(10),所述束腰带(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带(11),所述束腰带(2)的另一侧设置有卡紧装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环(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13),所述摄像镜头本体(1)的一端通过所述绑环(3)与所述活动底座(4)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风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米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