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及其耐海水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965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及其耐海水试验方法,所述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外依次外包第一阻水密封带层、内衬层、第二阻水密封带层、外铠装层、第三阻水密封带层、低烟无卤防水以及外护套层,低烟无卤防水层为改性EVA,采用VAc含量25%~35%、熔体流动速率为2~3g/10min的EVA和PE UBEC 180按照7:3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挤包厚度为0.8~1.6mm。该电缆实现具备(6.75MPa,6h)纵向水密性能,电缆端头不滴水,护套无位移,具有符合GJB 774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及其耐海水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电缆
,特别是涉及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及其耐海水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深蓝海军建设及舰船对低烟无卤低毒阻燃的要求,满足低烟无卤低毒阻燃耐海水腐蚀的纵向水密电缆成为需求。现有技术中舰船用水密电缆包括含卤纵向水密电缆和无卤纵向水密电缆,含卤纵向水密电缆不满足低烟无卤低毒要求,有逐渐被淘汰的趋势;无卤纵向水密电缆因聚烯烃护套的吸水特性,无法满足长期电缆浸水对电气性能稳定性要求,存在隐患。公开号为CN10183402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舰船用无卤纵向高压水密封电缆,具备耐6MPa的纵向水密性能,但不具备长期浸水性能。CN102708987A公开了一种舰船用低烟无卤低毒阻燃纵向水密封通信电缆,能承受0.5MPa的气压,承受水压为7.0MPa,亦不具备长期浸水性能。行业内采用自上世纪70年代采用氯丁橡胶或氯磺化聚乙烯护套的纵向水密电缆,如JSHF

45等,经工程验证,具有长期浸水稳定可靠性能,但含有氯原子,含卤素,燃烧会释放有毒气体,不满足舰船的低烟无卤低毒发展趋势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究并专利技术了提供一种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实现具备(6.75MPa,6h)纵向水密性能,电缆端头不滴水,护套无位移,具有符合GJB 774A

2020的低烟、无卤、低毒、阻燃性能;同时具有长期耐海水电气性能稳定性,浸入90天的40℃实验室海水替代溶液后芯与芯、芯与屏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500MΩ
·
Km、屏与水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5MΩ
·
Km。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外依次外包第一阻水密封带层、内衬层、第二阻水密封带层、外铠装层、第三阻水密封带层、低烟无卤防水以及外护套层,低烟无卤防水层为改性EVA,采用VAc含量25%~35%、熔体流动速率为2~3g/10min的EVA和PE UBEC 180按照7:3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挤包厚度为0.8~1.6mm。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水密封带层、第二阻水密封带层、第三阻水密封带层均采用聚酯纤维非织造布作为中间衬层,双面涂覆高吸水膨胀纱,遇水时迅速向内外膨胀形成密实阻水,膨胀速率≥10mm/1stmin,在电缆额定工作温度90℃时的膨胀高度≥16mm;所述外铠装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编织覆盖率为60%~90%;所述外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
[0007]进一步的,所述缆芯分为非对绞缆芯和对绞缆芯。
[0008]进一步的,所述非对绞缆芯包括若干非对绞绝缘线芯,所述非对绞绝缘线芯由第一密封导体外包第一绝缘层构成,所述非对绞绝缘线芯的缝隙填充第一密封胶后形成非对绞缆芯,成缆时,所述非对绞绝缘线芯采用非对绞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对绞缆芯包括若干对绞绝缘线芯,所述对绞绝缘线芯包括若干绝缘导线单元,所述绝缘导线单元由第二密封导体外包第二绝缘层构成;若干绝缘导线单元与填充芯对绞后依次外包对绞绝缘线芯绕包带层、对绞绝缘线芯铠装层以及屏蔽绝缘层形成对绞绝缘线芯;若干对绞绝缘线芯和填充芯对绞后形成对绞缆芯。
[0010]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导线单元与填充芯之间的缝隙、以及对绞绝缘线芯和填充芯之间的缝隙均采用第二密封胶填充,所述第一密封胶、第二密封胶、填充芯均采用室温硫化硅橡胶。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采用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或乙丙橡胶进行挤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对绞绝缘线芯绕包带层采用单面聚酯涂覆粘结胶的绕包带进行绕包,搭盖率为15%~25%;所述对绞绝缘线芯铠装层采用直径0.1~0.12mm的镀锡铜丝以≥80%的覆盖率编织,或采用铝塑复合薄膜进行绕包,绕包搭盖率为20%~50%。
[0013]进一步的,所述屏蔽绝缘层采用单面聚酯涂覆粘结胶的绕包带进行绕包,搭盖率为30%~50%。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的耐海水试验方法,其采用实验室海水替代溶液将主要海域海水的主要成分配比在一起,以检测船舶在全球海域航行时所用配套电缆的长期耐海水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5]一种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的耐海水试验方法,其步骤包括,:
[0016]步骤一、取成品电缆呈U型弯曲置于实验室海水代用溶液中,电缆两端头露出水面,保持水温40
±
1℃,持续浸泡90天,每7天测试芯与芯、芯与屏、屏与水之间绝缘电阻;
[0017]步骤二、待浸泡结束后试样在室温25
±
5℃下放置4h,再依次进行5min的工频耐电压试验和绝缘电阻测试。
[0018]有益的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具有以下特点:
[0020](1)实现电缆具备(6.75MPa,6h)纵向水密性能,电缆端头不滴水,护套无位移,
[0021](2)电缆具有符合GJB 774A

2020的低烟、无卤、低毒、阻燃性能;
[0022](3)产品具有长期耐海水电气性能稳定性,浸入90天的40℃实验室海水替代溶液后芯与芯、芯与屏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500MΩ
·
Km、屏与水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5MΩ
·
Km。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包含非对绞绝缘线芯的电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包含对绞绝缘线芯的电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非对绞缆芯;1

1、第一密封导体;1

2、第一绝缘层;1

3、第一密封胶;2、对绞缆芯;2

1、第二密封导体;2

2、第二绝缘层;2

3、对绞绝缘线芯绕包带层;2

4、填充芯;2

5、对绞绝缘线芯铠装层;2

6、屏蔽绝缘层;2

7、第二密封胶;3、第一阻水密封带层;4、内衬层;5、第二阻水密封带层;6、外铠装层;7、第三阻水密封带层;8、低烟无卤防水层;9、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机构和运动实现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7]如图1

2所示,一种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可分为非对绞缆芯1和对绞缆芯2,所述缆芯外依次外包第一阻水密封带层3、内衬层4、第二阻水密封带层5、外铠装层6、第三阻水密封带层7、低烟无卤防水8、外护套层9。
[0028]如图1所示,所述非对绞缆芯1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外依次外包第一阻水密封带层(3)、内衬层(4)、第二阻水密封带层(5)、外铠装层(6)、第三阻水密封带层(7)、低烟无卤防水层(8)以及外护套层(9),低烟无卤防水层(8)为改性EVA,采用VAc含量25%~35%、熔体流动速率为2~3g/10min的EVA和PE UBEC 180按照7:3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挤包厚度为0.8~1.6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水密封带层(3)、第二阻水密封带层(5)、第三阻水密封带层(7)均采用聚酯纤维非织造布作为中间衬层,双面涂覆高吸水膨胀纱,遇水时迅速向内外膨胀形成密实阻水,膨胀速率≥10mm/1
st
min,在电缆额定工作温度90℃时的膨胀高度≥16mm;所述外铠装层(6)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编织覆盖率为60%~90%;所述外护套层(9)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分为非对绞缆芯(1)和对绞缆芯(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绞缆芯(1)包括若干非对绞绝缘线芯,所述非对绞绝缘线芯由第一密封导体(1

1)外包第一绝缘层(1

2)构成,所述非对绞绝缘线芯的缝隙填充第一密封胶(1

3)后形成非对绞缆芯(1),成缆时,所述非对绞绝缘线芯采用非对绞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舰船用低烟无卤耐海水纵向水密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绞缆芯(2)包括若干对绞绝缘线芯,所述对绞绝缘线芯包括若干绝缘导线单元,所述绝缘导线单元由第二密封导体(2

1)外包第二绝缘层(2

2)构成;若干绝缘导线单元与填充芯(2

4)对绞后依次外包对绞绝缘线芯绕包带层(2

3)、对绞绝缘线芯铠装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江洪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