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屋面用植被种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65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面用植被种植结构,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顶部敞开,所述排所述外箱体的内壁包覆固定有防水内衬。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介质层、滤水层和骨架层置于外箱体内进行植被种植,以此通过外箱体内壁覆盖的防水内衬来防止雨水渗出,有利于提升屋面植被种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通过浮球在水中的浮力带动标杆沿顶盖竖向滑动,当蓄水腔室内的水位上升时浮球会带动标杆上升,以此通过标杆上升至警示标线露出介质层顶面的方式来及时提示外界蓄水量过大,需要及时排水以防止植被由于水泡而难以存活,同时通过标杆下降至限位端板接近介质层顶面的方式来及时提示蓄水量干结,继而及时补充水量以防止植被干旱。旱。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屋面用植被种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屋面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屋面用植被种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大城市出现了建设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城市内涝、热岛效应等“恶疾”,综合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已迫在眉睫,在各种解决方案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建筑屋面上进行植被种植,这主要是因为屋面植被种植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景观效果,不仅能提高建筑顶层室内空间的热舒适度和整栋建筑的热工性能,减少能耗,还能蓄存雨水,美化城市环境,但是目前的屋面植被种植结构的稳定性一般,同时屋面植被种植结构通常会进行蓄水,由于蓄水没有设置警示提醒的功能,当蓄水量过大而不及时排出时,植被会由于水泡而难以存活,而当蓄水量干结时,植被会出现干旱而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屋面用植被种植结构,将介质层、滤水层和骨架层置于外箱体内进行植被种植,以此通过外箱体内壁覆盖的防水内衬来防止雨水渗出,有利于提升屋面植被种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屋面用植被种植结构,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顶部敞开,所述外箱体的内壁包覆固定有防水内衬,所述防水内衬的下部两侧均水平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面之间承托设置有骨架层,所述防水内衬位于所述骨架层下方的空间组成蓄水腔室,所述骨架层的顶面覆盖有滤水层,所述滤水层的顶面覆盖有用以种植植被的介质层;
[0006]所述骨架层竖直嵌装固定有提示组件,且所述提示组件的顶部伸出所述介质层顶面,所述提示组件的底部伸入所述蓄水腔室。
[0007]作为优选,所述外箱体的一侧下部水平固定连通有排水管,且所述防水内衬开设有与所述排水管相适配的开口,所述排水管的外端可拆卸安装有用以控制开闭的封盖。
[0008]作为优选,所述封盖与所述排水管通过螺纹啮合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内衬为水泥基防水涂料,且所述防水内衬的厚度不小于5mm。
[0010]作为优选,所述骨架层为多层不锈钢钢丝网,所述滤水层为石英砂。
[0011]作为优选,所述介质层的组成重量百分比为:轻质无机材料53%
ꢀ‑
65%;木屑3%

5%;给水厂污泥5%

10%;养分补充剂2%

5%;生物炭1%

5%,其余为田园土,其总质量满足100%。
[0012]作为优选,所述提示组件包括套筒和顶盖,所述套筒竖向穿过固定在所述骨架层,所述套筒上下敞开且所述套筒顶端伸出所述介质层层面,所述套筒底端伸入所述蓄水腔室
内,所述套筒的顶端封闭固定有所述顶盖,所述顶盖竖向同轴的滑动配合有标杆,且所述标杆的底端通过连接套固定有浮球,所述标杆的顶端伸出所述顶盖顶面且固定有限位端板,所述标杆位于所述顶盖和所述连接套之间的部分间隙配合有弹簧。
[0013]作为优选,所述浮球为空心结构,所述标杆的下部印制有警示标线。
[0014]采用上述一种建筑屋面用植被种植结构,布设时,将多个所述外箱体并排铺设在建筑屋面上,后将所述骨架层担放在两个所述托板之间,之后在所述骨架层的顶面依次覆盖上所述滤水层和所述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的顶面不应超过所述外箱体顶端和所述套筒顶端,后按照上述方式依次的在每个所述外箱体均设置好所述骨架层、所述滤水层和所述介质层,之后即可在所述介质层上种植植被,种植时应将所述限位端板的周围露出,确保所述限位端板不会被遮蔽,则日常中,雨水淋湿所述介质层并经所述滤水层过程后下渗至所述蓄水腔室内,所述蓄水腔室内的水位上升的过程中会带动所述浮球上浮至水位液面,则随着蓄水量的增加,当水进入淹没所述介质层,水位同时上升而带动所述标杆沿所述顶盖竖向上升,此过程中所述弹簧被压缩,当所述标杆的所述警示标线露出所述顶盖顶面时,则表示此时蓄水量过大而淹没植被的根系,需要及时排水以防止植被由于水泡而难以存活,此时可拧下所述封盖使水经所述排水管排出至外界,随着水位的下降,所述浮球和所述标杆同时下降,且所述弹簧会释放自身的压缩状态而带动所述浮球和所述标杆能够顺利的下降,排水完成后应及时拧上所述封盖,当所述限位端板下降至较低位置时,则表示所述蓄水腔室内的水量不足,以此通过所述标杆下降至所述限位端板接近所述介质层顶面的方式来及时提示所述蓄水腔室内水量不足,继而能够及时补充水量以防止植被干旱。
[0015]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将介质层、滤水层和骨架层置于外箱体内进行植被种植,以此通过外箱体内壁覆盖的防水内衬来防止雨水渗出,有利于提升屋面植被种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0016]2、通过浮球在水中的浮力带动标杆沿顶盖竖向滑动,当蓄水腔室内的水位上升时浮球会带动标杆上升,以此通过标杆上升至警示标线露出介质层顶面的方式来及时提示外界蓄水量过大,需要及时排水以防止植被由于水泡而难以存活,同时通过标杆下降至限位端板接近介质层顶面的方式来及时提示蓄水量干结,继而及时补充水量以防止植被干旱。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图1的整体剖视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1、外箱体;101、托板;102、封盖;103、排水管;2、防水内衬;3、介质层;4、滤水层;5、骨架层;6、蓄水腔室;7、提示组件;701、警示标线;702、限位端板;703、顶盖;704、标杆;705、套筒;706、弹簧; 707、连接套;708、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3]参见图1

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屋面用植被种植结构,包括外箱体1,外箱体1的顶部敞开,外箱体1的内壁包覆固定有防水内衬2,防水内衬2的下部两侧均水平固定有托板101,托板101的顶面之间承托设置有骨架层5,防水内衬2位于骨架层5下方的空间组成蓄水腔室6,骨架层5的顶面覆盖有滤水层4,滤水层4的顶面覆盖有用以种植植被的介质层3。骨架层5竖直嵌装固定有提示组件7,且提示组件7的顶部伸出介质层3顶面,提示组件7的底部伸入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面用植被种植结构,包括外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的顶部敞开,所述外箱体(1)的内壁包覆固定有防水内衬(2),所述防水内衬(2)的下部两侧均水平固定有托板(101),所述托板(101)的顶面之间承托设置有骨架层(5),所述防水内衬(2)位于所述骨架层(5)下方的空间组成蓄水腔室(6),所述骨架层(5)的顶面覆盖有滤水层(4),所述滤水层(4)的顶面覆盖有用以种植植被的介质层(3);所述骨架层(5)竖直嵌装固定有提示组件(7),且所述提示组件(7)的顶部伸出所述介质层(3)顶面,所述提示组件(7)的底部伸入所述蓄水腔室(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屋面用植被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的一侧下部水平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03),且所述防水内衬(2)开设有与所述排水管(103)相适配的开口,所述排水管(103)的外端可拆卸安装有用以控制开闭的封盖(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筑屋面用植被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102)与所述排水管(103)通过螺纹啮合的方式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建筑屋面用植被种植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庆然时珍宝孙如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碧波水务设计研发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