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树怀专利>正文

一种锂氧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932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电催化材料领域,涉及一种CoWO4纳米纤维锂氧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取一定量的聚乙烯吡络烷酮、二甲基甲酰胺、醋酸、乙酸钴、偏钨酸铵、去离子水进行配制,充分混合后得到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2)将步骤(1)所制备的溶液吸入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设置工艺参数进行静电纺丝,用铝箔纸覆在滚筒型收集器上收集所得到的纤维;(3)将静电纺丝得到的产物置于干燥箱中干燥;(4)将干燥后的纤维置于马弗炉中进行氧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了双金属氧化物CoWO4,该材料是由CoWO4颗粒所组成的多孔纳米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耗时少,可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氧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电催化材料领域,涉及一种CoWO4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资源,有限的能源储量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且化石燃料燃烧后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有害气体,这些气体的释放给环境和人类的身健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锂氧电池因为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而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0003]电极材料是提升锂氧电池性能的关键技术,开发具有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好的电极材料是研究锂氧电池的重点和难点。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成本低、理论容量高、易合成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由于商业化应用的锂氧电池电极材料之一。CoWO4纳米颗粒可为电化学反应提供充足的活性位点,从而大幅度提高锂氧电池容量,而三维网状结构为反应物及产物提供了足够的反应及储存空间,避免了对电极孔道堵塞的问题,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锂氧电池的电催化性能。CoWO4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水热法、喷雾热解法等,本专利技术另辟蹊径,通过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CoWO4,且CoWO4具有纳米纤维结构,这大大提高了其作为锂氧电池电极材料的催化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了一种CoWO4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可进行大规模生产。当其作为锂氧电池的电极材料时,具有高的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可明显提升锂氧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静电纺丝在制备CoWO4纳米纤维锂氧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聚乙烯吡络烷酮、二甲基甲酰胺、醋酸、乙酸钴、偏钨酸铵、去离子水按一定质量和容积进行配制,充分混合后得到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将静电纺丝前驱体吸入静电纺丝注射器后进行静电纺丝,将静电纺丝产物进行干燥后置于马弗炉按一定温度和时间进行煅烧,即可制得CoWO4纳米纤维。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称取1.5g聚乙烯吡络烷酮粉体,将粉体溶解于10mL的二甲基甲酰胺中,磁力搅拌12h后得到均匀澄清的溶液。
[0007](2)在(1)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mL乙酸,搅拌20分钟后加入0.7467g醋酸钴粉体,等醋酸钴粉体在溶液中分散后加入1mL去离子水溶解的0.7387g偏钨酸铵,之后溶液磁力搅拌12h得到静电纺丝前驱液。
[0008](3)将静电纺丝前驱液吸入到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设置静电纺丝电压为13kV,纺丝针头距离滚筒收集器约230mm,纺丝的环境温度为30℃,湿度保持在35% RH,给料速度为1.1mL/h,用铝箔纸覆在滚筒收集器上收集所得到的纤维。
[0009](4)将静电纺丝产物置于干燥箱中60℃干燥12h,然后将静电纺丝产物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煅烧,升温速率为2℃/min,在500℃保持3h后即可得到CoWO4纳米纤维。
[0010]步骤(1)中所述聚乙烯吡络烷酮的分子量为130000。
[0011]步骤(2)中所述钴源、钨源中,钴元素与钨元素的摩尔比为1:1。
[001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CoWO4纳米纤维材料具有三维网状结构,比表面积大,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应用在锂氧电池电极材料时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1、2、3中CoWO4纳米纤维的X射线衍射图谱。
[0014]图2和图3是实施例1中CoWO4纳米纤维分别在1万倍和5万倍的扫描电镜图片。
[0015]图4为实施例1中制得的CoWO4纳米纤维作为锂氧电池电极材料时,在1000mAg
‑1电流密度下,固定容量为600mAhg
‑1时的循环性能图。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1)称取1.5g聚乙烯吡络烷酮粉体,将粉体溶解于10mL的二甲基甲酰胺中,磁力搅拌12h后得到均匀澄清的溶液。
[0018](2)在(1)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mL乙酸,搅拌20分钟后加入0.7467g醋酸钴粉体,等醋酸钴粉体在溶液中分散后加入1mL去离子水溶解的0.7387g偏钨酸铵,之后溶液磁力搅拌12h得到静电纺丝前驱液。
[0019](3)将静电纺丝前驱液吸入到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设置静电纺丝电压为13kV,纺丝的环境温度为30℃,湿度保持在35% RH,给料速度为1.1mL/h,用铝箔纸覆在滚筒收集器上收集所得到的纤维。
[0020](4)将静电纺丝产物置于干燥箱中60℃干燥12h,然后将静电纺丝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煅烧,升温速率为2℃/min,在500℃保持3h后即可得到CoWO4纳米纤维。
[0021]实施例2(1)称取1.5g聚乙烯吡络烷酮粉体,将粉体溶解于10mL的二甲基甲酰胺中,磁力搅拌12h后得到均匀澄清的溶液。
[0022](2)在(1)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mL乙酸,搅拌20分钟后加入0.7467g醋酸钴粉体,等醋酸钴粉体在溶液中分散后加入1mL去离子水溶解的0.7387g偏钨酸铵,之后溶液磁力搅拌12h得到静电纺丝前驱液。
[0023](3)将静电纺丝前驱液吸入到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设置静电纺丝电压为13kV,纺丝的环境温度为30℃,湿度保持在35% RH,给料速度为1.1mL/h,用铝箔纸覆在滚筒收集器上收集所得到的纤维。
[0024](4)将静电纺丝产物置于干燥箱中60℃干燥12h,然后将静电纺丝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煅烧,升温速率为2℃/min,在600℃保持3h后即可得到CoWO4纳米纤维。
[0025]实施例3(1)称取1.5g聚乙烯吡络烷酮粉体,将粉体溶解于10mL的二甲基甲酰胺中,磁力搅拌12h后得到均匀澄清的溶液。
[0026](2)在(1)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mL乙酸,搅拌20分钟后加入0.7467g醋酸钴粉体,
等醋酸钴粉体在溶液中分散后加入1mL去离子水溶解的0.7387g偏钨酸铵,之后溶液磁力搅拌12h得到静电纺丝前驱液。
[0027](3)将静电纺丝前驱液吸入到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设置静电纺丝电压为13kV,纺丝的环境温度为30℃,湿度保持在35%RH,给料速度为1.1mL/h,用铝箔纸覆在滚筒收集器上收集所得到的纤维。
[0028](4)将静电纺丝产物置于干燥箱中60℃干燥12h,然后将静电纺丝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煅烧,升温速率为2℃/min,在700℃保持3h后即可得到CoWO4纳米纤维。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制备的CoWO4的X射线衍射图谱:从衍射图谱上可以看出制备的CoWO4各衍射峰与标准卡片的衍射峰相对应,说明本专利技术成功制备出了CoWO4。
[0030]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CoWO4纳米纤维的扫描电镜图片:从图片上可以看出由纳米颗粒CoWO4组成的纳米纤维,该纤维交错纵横,具有明显的三维网状结构,由5万倍扫描电镜图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WO4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是按以下步骤合成的:(1)称取1.5g聚乙烯吡络烷酮粉体,将粉体溶解于10mL的二甲基甲酰胺中,磁力搅拌12h后得到均匀澄清的溶液;(2)在(1)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mL乙酸,搅拌20分钟后加入0.7467g醋酸钴粉体,等醋酸钴粉体在溶液中分散后加入1mL去离子水溶解的0.7387g偏钨酸铵,之后溶液磁力搅拌12h得到静电纺丝前驱液;(3)将静电纺丝前驱液吸入到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设置静电纺丝电压为13kV,纺丝针头距离滚筒收集器约230mm,纺丝的环境温度30℃,湿度保持在35% RH,给料速度为1.1mL/h,用铝箔纸覆在滚筒收集器上收集所得到的纤维;(4)将静电纺丝产物置于干燥箱中60℃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树怀刘格东杨书林
申请(专利权)人:姜树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