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30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其结构包括扎地标杆、警示灯、供能器,扎地标杆顶部与警示灯末端嵌固连接,警示灯表面与供能器整体嵌套连接,扎地标杆包括稳固杆、储电槽、铰接座、杆本体,铰接座内部与警示灯末端嵌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角锥扎入林地的规划的关键位置,当三角锥扎入土壤过后,压力对扩散架内部的顶升轮受力,使得嵌套在限位块中的触推杆向加固杆内壁顶合,以至于摆动杆在摆动栓的配合下向两侧顶升,顶升过后松开,铆地钉与土层铆合,有效避免的扎地标杆在谷底固定杆体时,风力过大将供能器面板吹动,所造成杆体松动,倾倒的问题发生,同时还能使警示灯保持屹立,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杆体所在之处。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杆体所在之处。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杆体所在之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调查规划
,具体是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

技术介绍

[0002]林业调查规划主要是对林地、林木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查,以便及时做出规划进一步促进林业发展重要措施,要想进行林业调查规划,必须要对相关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从而根据土地情况与实际的生态环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当前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由于在林地间的谷底风力过大,使得在风力的吹动下地标杆用来换能的光伏板成为了承受风阻的面板,从而导致插入林地内的地标杆容易被受阻的光伏板间接带起,进而造成扎地标杆与林地脱离发生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以解决现有技术当前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由于在林地间的谷底风力过大,使得在风力的吹动下地标杆用来换能的光伏板成为了承受风阻的面板,从而导致插入林地内的地标杆容易被受阻的光伏板间接带起,进而造成扎地标杆与林地脱离发生倾倒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其结构包括扎地标杆、警示灯、供能器,所述扎地标杆顶部与警示灯末端嵌固连接,所述警示灯表面与供能器整体嵌套连接,所述供能器整体与扎地标杆顶端间隙配合,所述扎地标杆包括稳固杆、储电槽、铰接座、杆本体,所述铰接座内部与警示灯末端嵌固连接,所述储电槽内部与供能器整体间隙配合,所述稳固杆顶部与杆本体末端焊接连接,所述杆本体顶端与铰接座表面铰接连接,所述铰接座上端与储电槽整体嵌固连接。
[0005]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稳固杆包括外扩柱、三角锥、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上表面与杆本体末端焊接连接,所述外扩柱底部与三角锥顶端嵌固连接,所述三角锥上端与衔接块整体间隙配合,所述衔接块下表面与外扩柱顶部表面嵌固连接,所述三角锥整体采用铁块制造而成,成体呈三角锥块状,分布在外扩柱底部,上端与其衔接块形成间隙配合。
[0006]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扩柱包括扩散架、限位块、顶升轮、触推杆,所述扩散架下表面与三角锥顶端嵌固连接,所述衔接块下表面与扩散架顶端表面嵌固连接,所述扩散架内部与限位块末端焊接连接,所述限位块内部与触推杆整体嵌套连接,所述触推杆末端与顶升轮表面焊接连接,所述触推杆顶端与扩散架两侧活动配合,所述触推杆分部在扩散架内部,通过上端三角锥的撞击从而配合顶升轮在限位块的配合下进行收缩,对扩散架进行触发推动。
[0007]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扩散架包括加固杆、架本体、卡槽、载件腔,所述架本体下端与三角锥整体嵌固连接,所述架本体上表面与衔接块下表面嵌固连接,所述载件腔
内部与触推杆整体嵌套连接,所述架本体内表面与限位块末端焊接连接,所述架本体两侧与卡槽整体嵌固连接,所述加固杆末端与架本体内壁铰接连接,所述加固杆整体与卡槽内部活动卡合,所述载件腔内部与加固杆内壁活动配合,所述加固杆设有一组,其中设有两根杆体,通过末端与架本体内壁实现铰接活动,整体活动卡合在卡槽内部。
[0008]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加固杆包括摆动杆、摆动栓、铆地钉,所述摆动杆内壁与载件腔内部活动配合,所述摆动栓底部与架本体内壁铰接连接,所述摆动杆整体与卡槽内部活动卡合,所述摆动杆末端与摆动栓表面铰接连接,所述摆动栓前端与铆地钉整体间隙配合,所述铆地钉整体与摆动杆内壁嵌固连接,所述铆地钉设有两排,分别嵌固在摆动杆内壁表面,整体和其摆动栓形成间隙配合。
[0009]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供能器包括换能板、连接杆、调节环、套柱孔,所述连接杆下端与扎地标杆顶端间隙配合,所述套柱孔内表面与警示灯表面嵌套连接,所述套柱孔外表面与调节环内壁啮合连接,所述调节环外表面与连接杆末端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杆顶部与换能板后壁螺旋连接,所述连接杆内侧与套柱孔整体间隙配合,所述换能板设有两块,分布在调节环的左右两侧通过将内部线缆穿过连接杆内部实现能量回收,还可以配合调节环实现方位调整。
[0010]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换能板包括清洁刷、滑槽、光伏板、外固框,所述外固框后壁与连接杆顶部螺旋连接,所述清洁刷表面与光伏板表面过盈配合,所述光伏板整体与外固框表面嵌固连接,所述外固框两端与滑槽整体嵌固连接,所述滑槽内壁与清洁刷两端滑动配合,所述清洁刷设有两个,分布在外固框表面,通过框体表面的滑槽进行滑动,对光伏板表面进行清理。
[0011]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清洁刷包括拉手柄、滚动轮、刷板、固定架,所述滚动轮表面与滑槽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刷板表面与光伏板表面过盈配合,所述刷板两端与固定架内壁焊接连接,所述固定架中心与滚动轮整体嵌套连接,所述固定架表面与拉手柄末端嵌固连接,所述拉手柄整体与滚动轮整体间隙配合,所述拉手柄设立在刷板左右两侧,通过固定架顶部进行嵌固连接,下端和滑动轮形成间隙配合。
[00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三角锥扎入林地的规划的关键位置,当三角锥扎入土壤过后,压力对扩散架内部的顶升轮受力,使得嵌套在限位块中的触推杆向加固杆内壁顶合,以至于摆动杆在摆动栓的配合下向两侧顶升,顶升过后松开,铆地钉与土层铆合,有效避免的扎地标杆在谷底固定杆体时,风力过大将供能器面板吹动,所造成杆体松动,倾倒的问题发生,同时还能使警示灯保持屹立,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杆体所在之处。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换能板对警示灯提供电能,使得在林业调查规划的途中,谷底的风大将粉尘一起吹动附着在光伏板表面,这时可以通过拉动拉手柄将下端滚动轮在滑槽上进行滑动,配合固定架间接带动刷板对光伏板表面进行清理,从而使光伏板表面保持干净整洁,能够正常的吸收光能,不会因为表面被粉尘掩盖所造成能力吸收减缓,有效的提高能量收集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扎地标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稳固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外扩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扩散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加固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供能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换能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清洁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扎地标杆

1、警示灯

2、供能器

3、稳固杆

11、储电槽

12、铰接座

13、杆本体

14、外扩柱

111、三角锥

112、衔接块

113、扩散架

a1、限位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其结构包括扎地标杆(1)、警示灯(2)、供能器(3),所述扎地标杆(1)顶部与警示灯(2)末端嵌固连接,所述警示灯(2)表面与供能器(3)整体嵌套连接,所述供能器(3)整体与扎地标杆(1)顶端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地标杆(1)包括稳固杆(11)、储电槽(12)、铰接座(13)、杆本体(14),所述铰接座(13)内部与警示灯(2)末端嵌固连接,所述储电槽(12)内部与供能器(3)整体间隙配合,所述稳固杆(11)顶部与杆本体(14)末端焊接连接,所述杆本体(14)顶端与铰接座(13)表面铰接连接,所述铰接座(13)上端与储电槽(12)整体嵌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杆(11)包括外扩柱(111)、三角锥(112)、衔接块(113),所述衔接块(113)上表面与杆本体(14)末端焊接连接,所述外扩柱(111)底部与三角锥(112)顶端嵌固连接,所述三角锥(112)上端与衔接块(113)整体间隙配合,所述衔接块(113)下表面与外扩柱(111)顶部表面嵌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柱(111)包括扩散架(a1)、限位块(a2)、顶升轮(a3)、触推杆(a4),所述扩散架(a1)下表面与三角锥(112)顶端嵌固连接,所述衔接块(113)下表面与扩散架(a1)顶端表面嵌固连接,所述扩散架(a1)内部与限位块(a2)末端焊接连接,所述限位块(a2)内部与触推杆(a4)整体嵌套连接,所述触推杆(a4)末端与顶升轮(a3)表面焊接连接,所述触推杆(a4)顶端与扩散架(a1)两侧活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林业调查规划用现场扎地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架(a1)包括加固杆(a11)、架本体(a12)、卡槽(a13)、载件腔(a14),所述架本体(a12)下端与三角锥(112)整体嵌固连接,所述架本体(a12)上表面与衔接块(113)下表面嵌固连接,所述载件腔(a14)内部与触推杆(a4)整体嵌套连接,所述架本体(a12)内表面与限位块(a2)末端焊接连接,所述架本体(a12)两侧与卡槽(a13)整体嵌固连接,所述加固杆(a11)末端与架本体(a12)内壁铰接连接,所述加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正斌鞠健王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徂徕山林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