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的配网终端残压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16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用的配网终端残压检测电路,其中,残压复归电路电性连接两路残压检测电路,两路残压检测电路分别电性两个不同的整流电路,残压复归电路由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三极管组成,残压检测电路中的第二电容处增加第二电阻作为负载,两个整流电路均是采用第四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变压器的第4引脚组成的半桥整流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配网终端残压检测电路,采用半桥整流电路,在复归信号的输出上采用同一个复归信号并采用三极管控制地导通的复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归速度,此外,在电容增加泄放电阻,在残压消失之后,电容通过该电阻进行放电,便于下一次的残压检测,不会产生误判,导致线路跳闸。线路跳闸。线路跳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用的配网终端残压检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线路故障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用的配网终端残压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残压检测电路中,有一种专门用于检测一次设备柱上开关的残压的检测电路,柱上开关分别由电源侧和负荷侧两侧,因此需设计两路残压检测电路对一次设备检测,便于故障检测、定位以及排除,进而对一次设备非故障侧恢复供电。公开号为CN11063545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路校验的残压闭锁方法及电路,该方法通过两路残压电路的管脚状态、PT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每一路残压电路采集管脚状态的启动逻辑为:电压≥30%Un,持续时间≥80ms,保证闭锁电路在正常状态下不启动。当第一残压电路和第二残压电路的管脚状态不是分别是高电平和低电平,同时第一残压电路和第二残压电路的管脚状态也分别不是低电平和高电平且供电与原供电放心相反,馈线终端输出残压电路故障告警。
[0003]但是通过对其残压电路设计分析,当检测到有残压时,对电容充电,充电到达一定电压之后,切断继电器得电回路。由于电容充完电之后,没有负载让电容放电,会对下一次残压检测时产生影响,甚至导检测不到残压而使得线路开关合于故障,线路上的所有开关全部跳闸。此外,在对磁保持继电器进行复归时,采用了两个复归信号,这两个复归信号均需要的是24V电压来驱动继电器复归,控制器引脚输出达不到24V电压,因此会在中间加光耦进行隔离驱动控制。采用两个复归信号会显得冗余且光耦在导通时本身具有一定延时,并且两个复归信号无法保证同时运行,因此对于有些要求复归速度快的场合并不适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公开一种实用的配网终端残压检测电路。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实用的配网终端残压检测电路,包括残压复归电路,残压复归电路电性连接残压检测电路,残压检测电路电性连接整流电路;所述残压复归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电性连接残压检测电路,第一三极管基极电性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残压复归信号,残压复归信号电性连接第六电阻一端,第六电阻另一端接地。
[0007]进一步的,所述残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残压检测电路和第二残压检测电路,第一残压检测电路和第二残压检测电路均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
[0008]所述第一残压检测电路与第二残压检测电路结构一致均包括继电器,继电器的第2引脚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继电器的第9 引脚电性连接12V电源,继电器的第3引脚
接地,继电器的第4引脚电性连接残压检测信号和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另一端电性连接3.3V电源;所述继电器的第10引脚电性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正极和整流电路;所述继电器的第1引脚电性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另一端和第三三极管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性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容的负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电性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阻与第二稳压二极管连接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电容的正极和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
[0009]进一步的,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电路和第二整流电路,第一整流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残压检测电路,第二整流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残压整流电路。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和第二整流电路结构一致,第一整流电路和第二整流电路均为半桥整流电路。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和第二整流电路均包括变压器,变压器的第1引脚电性连接待测电路的第一电源,变压器的第2引脚电性连接待测电路的第二电源,变压器的第3引脚电性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变压器的第4引脚电性连接第一电容的负极,变压器的第5 引脚电性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均电性连接继电器的第10引脚。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残压检测电路和第二残压检测电路中继电器的第2引脚均电性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12V电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在复归信号的输出上采用同一个复归信号,单一复归信号时效性较高,采用三极管控制地导通的复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归速度,此外在电容处增加泄放电阻,在残压消失之后,电容通过该电阻进行放电,便于下一次残压检测,不会产生误判,导致线路跳闸。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第一残压检测电路及残压复归电路;
[0016]图2位第二残压检测电路;
[0017]其中:V1为第一三极管,Q2为第二三极管,Q1为第三三极管,D4 为第一二极管,D3为第二二极管,D2为第三二极管,D1为第四二极管,Z2为第一稳压二极管,Z1为第二稳压二极管,K1为继电器, T1为变压器,UB为第一电源,UC为第二电源,CY_FG为残压复归信号,CY_DY为残压检测信号,C1为第一电容,C2为第二电容, V12P_IN为12V电源,V3P3为3.3V电源,R1为第一电阻,R2为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为第四电阻,R5为第五电阻,R6为第六电阻,R7为第七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如图1所示,变压器T1的第1引脚与第一路电源(也可称柱上开关的电源侧)UB相连,变压器T1的第2引脚与第一路电源的UC 相连,变压器T1的第5引脚与D1的阳极相连,变压器T1的第3引脚与D2的阳极相连,D1的阴极分别与C1的正极、R1的一端、R4 的一端、D3的阴极以及继电器K1的第10引脚相连接,R1的另一端分别与C2的正极、R2的另一端以及Z1的阴极相连接,Z1的阳极分别与R3的一端、Q1的基极相连接,R4的另一端分别与Q1的集电极、Z2的阴极相连接,Z2的阳极与Q2的基极相连接,D3的阳极分别与Q2的集电极、继电器K1的第1引脚相连接,继电器K1的第2 引脚分别与V1的集电极、继电器K1的第2引脚、D4的阳极相连接, D4的阳极与12V电源相连接,V1的发射极与R6的另一端相连接到 GND,残压复归信号(CY_FG)分别与R5的一端、R6的一端相连接,R5的另一端与V1的基极相连接,继电器K1的4引脚、R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路电源的残压检测信号(CY_DY)相连接,R7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继电器的第3引脚、Q2的发射极、Q1的发射极、 R3以及R2的另一端、C1及C2的负极分别与变压器T1的第4引脚相连接到GND。由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的配网终端残压检测电路,包括残压复归电路,其特征在于:残压复归电路电性连接残压检测电路,残压检测电路电性连接整流电路;所述残压复归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电性连接残压检测电路,第一三极管基极电性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残压复归信号,残压复归信号电性连接第六电阻一端,第六电阻另一端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的配网终端残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残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残压检测电路和第二残压检测电路,第一残压检测电路和第二残压检测电路均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所述第一残压检测电路与第二残压检测电路结构一致均包括继电器,继电器的第2引脚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继电器的第9引脚电性连接12V电源,继电器的第3引脚接地,继电器的第4引脚电性连接残压检测信号和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另一端电性连接3.3V电源;所述继电器的第10引脚电性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正极和整流电路;所述继电器的第1引脚电性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另一端和第三三极管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性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学成龙晓明黄亮蒋忠华邓超艳孙勇卫
申请(专利权)人:威胜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