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衣物污渍清洁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149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9
一种便携式衣物污渍清洁夹,属于衣物清洁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外出时衣物沾染污渍难以及时清洗的问题。包括清洁组件、底座组件和上压板。上压板槽孔内设有储液箱,通过机械按钮对储液箱侧壁的挤压,可以分别使存储于储液箱独立腔体内的洗衣液或水通过软管和毛刷杆流到待洗衣物上,对上压板后端向下施力,上压板发生转动,同时上压板对清洁组件传递向下的分力,使清洁组件发生转动,待洗衣物置于清洁组件和底座之间,毛刷抵靠在衣物上,启动高频振动电机即可对衣物进行刷洗,底座上盖顶端设有承接毛刷的盆形凹槽,盆形凹槽内设有加热板,加热板对衣物烘干加热,随洗随干,本装置体积小,便于外出携带。便于外出携带。便于外出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衣物污渍清洁夹


[0001]本技术属于衣物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衣物污渍清洁夹。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衣服以及领带、围巾等物品常常容易沾染一些污渍,例如油渍、墨水、笔迹等。特别是学生在使用笔的过程中容易用笔误画在衣服上,如不及时对这种笔迹进行处理,时间久了就很难清洗干净,在衣服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另外,在出席宴会或者商务谈判等重要场合时,衣物如不小心沾上污渍,若不能及时处理,将会影响我们的形象。
[0003]然而,即便常常衣物沾染的污渍很小,外出时也很难有条件及时得到清洗,除了难以满足同时具备洗衣液、洗衣设备和水,也极度不便将衣物整体清洗,给衣物意外弄脏的人们带来很多尴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衣物污渍清洁夹,以解决外出时衣物沾染污渍难以及时清洗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便携式衣物污渍清洁夹,包括清洁组件和底座组件;
[0006]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上壳、底座下壳、电池和电路板,底座上壳和底座下壳配合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一腔体,电池和电路板安装在第一腔体内;
[0007]清洁组件包括清洁组件壳体、高频振动电机和毛刷,清洁组件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配合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二腔体,高频振动电机安装在第二腔体内,毛刷的刷头向下设置,毛刷的刷杆由下壳前端的下方穿过下壳延伸至第二腔体内,毛刷的刷杆通过连接件与高频振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08]小支柱设置在底座上壳的上端面后部,清洁组件的后端通过轴向左右设置的连接轴与小支柱铰接,高频振动电机、电池和电路板串联电连接。
[0009]进一步的,分别位于清洁组件左右两侧的两个前支架设置在底座上壳上端面的前端,清洁组件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长圆孔,两个滑动栓轴的轴头分别在两个长圆孔内配合滑动,清洁组件上方设有上压板,上压板呈V字形前后两端翘起,上压板前端分别与两个前支架同轴铰接,上压板中部分别与两个滑动栓轴的铰接轴头同轴铰接。
[0010]进一步的,滑动栓轴的外侧是铰接轴头,铰接轴头内侧连接门栓形的滑动钩,第二腔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供滑动钩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滑槽。
[0011]进一步的,第二腔体的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拉环,两个拉环分别通过拉伸弹簧与同侧的滑动栓轴的栓钩连接。
[0012]进一步的,上压板的后端设有槽孔,储液箱安装在槽孔内,储液箱包含两个独立的储液腔体,每个储液腔体都设有一个储液箱口,储液箱口倾斜向下设置,上压板后端的上端壁上设有两个机械按钮,两个储液腔体侧壁分别与一个对应的机械按钮下端面配合,刷杆
为空心直管,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可供刷杆承插的第一接口和可供高频振动电机输出轴承插的第二接口,上壳的上端壁设有可供软管穿过的孔,储液箱口通过软管和第一接口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不连通。
[0013]进一步的,储液箱是橡胶储液箱或塑料储液箱。
[0014]进一步的,高频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偏心块。
[0015]进一步的,底座上壳上端面的前部设有盆形凹槽,当清洁组件向下转动时盆形凹槽承接刷头进入其中。
[0016]进一步的,盆形凹槽内设有加热板,电池、开关、高频振动电机、电路板、加热板和保护电路依次串联电连接。
[0017]进一步的,第一腔体内设有温控板,温控板并联电连接在加热板的两端。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将衣物的沾染污渍处置于盆形凹槽内,毛刷通过高频振动电机的驱动只针对衣物的沾染污渍处进行刷洗,而不必大范围或整体对衣物进行清洗,省时省力;
[0020]2、盆形凹槽内设有加热板,加热板对衣物的清洗处加热烘干,使衣物的沾染污渍处随洗随干,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来控制加热板的烘干温度,确保加热板不烫损衣物;
[0021]3、本装置体积小,以样品为例,清洁夹实际尺寸为210mm
×
70mm
×
110mm,便于外出携带;
[0022]4、适应性强,适合不同材质的衣物,毛刷为可拆卸连接,根据不同衣物可以更换不同的毛刷清洁。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底座组件下壳及第一腔体内部示意图;
[0026]图4是清洁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不含上壳的清洁组件俯视图;
[0028]图6是清洁组件壳体与滑动栓轴配合示意图;
[0029]图7是滑动栓轴示意图;
[0030]图8是高频振动电机和毛刷配合示意图;
[0031]图9是毛刷剖切示意图;
[0032]图10是连接件剖切示意图;
[0033]图11是上压板及储液箱装配示意图;
[0034]图12是储液箱剖切示意图;
[0035]图中:1

底座组件、11

底座下壳、12

底座上壳、13

连接轴、14

小支柱、15

盆形凹槽、16

加热板、17

前支架、18

电池、19

电路板、10

温控板、2

清洁组件、20

下壳、21

上壳、22

滑动栓轴、221

滑动钩、222

铰接轴头、23

毛刷、231

刷头、232

刷杆、24

连接件、241

第一接口、242

第二接口、25

高频振动电机、251

偏心块、26

拉伸弹簧、27

拉环、28

长圆孔、29

滑槽、3

上压板、31

储液箱、311

储液箱口、312

储液腔体、32

机械按钮、33


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37]本技术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衣物污渍清洁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组件(2)和底座组件(1);底座组件(1)包括底座上壳(12)、底座下壳(11)、电池(18)和电路板(19),底座上壳(12)和底座下壳(11)配合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一腔体,电池(18)和电路板(19)安装在第一腔体内;清洁组件(2)包括清洁组件壳体、高频振动电机(25)和毛刷(23),清洁组件壳体包括上壳(21)和下壳(20),上壳(21)和下壳(20)配合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二腔体,高频振动电机(25)安装在第二腔体内,毛刷(23)的刷头(231)向下设置,毛刷(23)的刷杆(232)由下壳(20)前端的下方延伸至第二腔体内,刷杆(232)通过连接件(24)与高频振动电机(25)的输出轴连接;小支柱(14)设置在底座上壳(12)的上端面后部,清洁组件(2)的后端通过轴向左右设置的连接轴(13)与小支柱(14)铰接,高频振动电机(25)、电池(18)和电路板(19)串联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衣物污渍清洁夹,其特征在于:分别位于清洁组件(2)左右两侧的两个前支架(17)设置在底座上壳(12)上端面的前端,清洁组件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长圆孔(28),两个滑动栓轴(22)的铰接轴头(222)分别在两个长圆孔(28)内配合滑动,清洁组件(2)上方设有上压板(3),上压板(3)呈V字形前后两端翘起,上压板(3)前端分别与两个前支架(17)同轴铰接,上压板(3)中部分别与两个铰接轴头(222)同轴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衣物污渍清洁夹,其特征在于:滑动栓轴(22)的外侧是铰接轴头(222),铰接轴头(222)的内侧连接L形的滑动钩(221),第二腔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供滑动钩(221)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滑槽(2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衣物污渍清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云龙孔凡坤王宝刚任帅达汪焕兴李成龙王天一关洪洋胡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