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膜卷和金属化聚丙烯膜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10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丙烯膜卷,能够对从聚丙烯膜卷卷出的聚丙烯膜在维持高的平坦性的同时高精度地实施金属的蒸镀加工,所得到的电容器元件的初始耐电压性、高温高电压下的长期耐用性优异,此外,因膜的褶皱、松弛所致的卷绕偏移也得到抑制,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电容器元件。一种聚丙烯膜卷,其由聚丙烯膜卷绕于芯而成,满足下述(1A)和(2A)的物性。(1A)通过下述(a)至(c)的方法得到的滞相轴角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丙烯膜卷和金属化聚丙烯膜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膜卷和金属化聚丙烯膜卷。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电子设备、电气设备等中,作为例如高电压电容器、各种开关电源、转换器以及逆变器等滤波用电容器及平滑用电容器等,使用利用了树脂膜的电容器。在这样的电容器中,树脂膜作为电容器用电介质膜,例如通过如下方法等构成电容器:(i)在该电介质膜上,例如通过金属蒸镀或含金属糊剂的涂布/干燥、金属箔或金属粉的粘接等方法,制成设有金属层等导电层的所谓“金属化膜”的方法;(ii)将未设置金属层等导电层的该电介质膜和金属箔或通过与(i)同样的方法等设置金属层的金属化膜等其他导电体进行层叠。电容器用电介质膜也被用作对近年来需求高涨的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等驱动电动机进行控制的逆变器电源设备用电容器。
[0003]例如,作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电容器的树脂膜而利用的聚丙烯膜,近年来,由于电容器的小型化及高容量化,要求使膜的厚度变薄、增大电极面积。另外,从降低成本的要求出发,要求提供一种膜的加工宽度变宽、以较宽的宽度对薄的膜进行精加工而成的聚丙烯膜卷。
[0004]然而,由于聚丙烯膜的柔软性高,因此当以薄且宽的宽度输送膜时,容易产生褶皱、松弛。输送中的膜的平坦性的降低在蒸镀工序中使蒸镀膜的厚度不均匀化。
[0005]作为抑制聚丙烯膜的输送中的褶皱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膜卷,其是将聚丙烯膜卷绕在芯上而成的膜卷,卷最表层的平均硬度为84.0~94.0
°
,并且卷最表层的宽度方向的硬度偏差为
±
2.0
°
以内。
[0006]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电容器用聚丙烯膜卷,其是将聚丙烯膜卷绕在芯上而成的电容器用聚丙烯膜卷,分别规定了宽度方向上的卷直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R、和卷的两端的直径之差H。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34182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

1953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聚丙烯膜卷的硬度控制为规定值,能够防止蒸镀工序中的膜卷的卷绕偏移、纵向褶皱、输送中的蛇行等问题。
[0009]然而,虽然聚丙烯膜卷的硬度是膜卷的精加工品质之一,但其是膜自身的厚度、硬度、芯的材质、壁厚、膜间的空气量、内部应力、膜表面间的摩擦等各种构成要素的复合特性。如此,决定卷的硬度的要素非常多,对决定卷的硬度的主要要素进行区分是非常困难
的。因此,卷的硬度只不过是得到了精加工品质的标准。因此,即使控制卷的硬度的平均值、分布、偏差等,也无法充分消除加工时的褶皱、松弛,所得到的电容器元件不一定是电特性优异的电容器元件。
[0010]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将宽度方向上的膜卷直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R和膜卷的两端的直径之差H分别控制为规定值,能够防止卷绕偏移发生频率等故障。但是,即使控制膜卷的上述R和上述H,从膜卷得到的膜的加工时的褶皱抑制效果、松弛抑制效果、作为所得到的电容器元件的高温高电压下的电特性也不一定优异。
[0011]在这样的状况下,第一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膜卷,能够针对从聚丙烯膜卷卷出的聚丙烯膜,在维持高的平坦性的同时高精度地实施金属的蒸镀加工,并且所得到的电容器元件的初始耐电压性、高温高电压下的长期耐用性优异,另外,因膜的褶皱、松弛所致的卷绕偏移也得到抑制,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电容器元件。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利用了该电容器膜卷的金属化聚丙烯膜卷。
[0012]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膜卷,能够针对从聚丙烯膜卷卷出的聚丙烯膜,在维持高的平坦性的同时高精度地实施金属的蒸镀加工,并且所得到的电容器元件在高温高电压下的长期耐用性优异,另外,因膜的褶皱、松弛所致的卷绕偏移、因裁切所致的成品率的降低也得到抑制,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电容器元件。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利用了该电容器膜卷的金属化聚丙烯膜卷。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第一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的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在聚丙烯膜卷绕于芯而成的聚丙烯膜卷中,(1A)将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定的聚丙烯膜的滞相轴角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设定为小于5
°
,并且(2A)在聚丙烯膜卷的两端位置、中央位置以及从中央位置朝向两端位置为50mm间隔的位置处分别测定圆周长度的情况下,将圆周长度的最大值Xmax与最小值Xmin之差(Xmax

Xmin)相对于圆周长度的平均值Xave的比例ΔX设定为0.2%以下,由此能够针对从聚丙烯膜卷卷出的聚丙烯膜在维持高的平坦性的同时高精度地实施金属的蒸镀加工,所得到的电容器元件的初始耐电压性、高温高电压下的长期耐用性优异,另外,也能够抑制因聚丙烯膜的褶皱、松弛所致的卷绕偏移,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电容器元件。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第二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的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在将厚度为20μm以下、宽度为200mm以上的聚丙烯膜卷绕在芯上而成的聚丙烯膜卷中,在(1B)规定的条件下,将从连接将聚丙烯膜从聚丙烯膜卷剥离的边界线即剥离线的两端的直线的中间点到剥离线的最短距离ΔL设定为20mm以下,且(2B)将在聚丙烯膜卷的两端位置、中央位置、和从中央位置朝向两端位置为50mm间隔的位置分别测定圆周长度的情况下,圆周长度的最大值Xmax与最小值Xmin之差(Xmax

Xmin)相对于圆周长度的平均值Xave的比例ΔX设定为0.2%以下,能够针对从聚丙烯膜卷卷出的聚丙烯膜,在维持高的平坦性的同时高精度地实施金属的蒸镀加工,所得到的电容器元件在高温高电压下的长期耐用性优异,此外,因聚丙烯膜的褶皱、松弛所致的卷绕偏移、因裁切所致的成品率的降低也得到抑制,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电容器元件。
[001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基于上述见解进一步反复进行研究而完成的。
[0016]即,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方案。
方案1.一种聚丙烯膜卷,其是聚丙烯膜卷绕于芯而成的,所述聚丙烯膜卷满足下述(1A)和(2A)的物性,(1A)通过下述(a)至(c)的方法得到的滞相轴角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5
°
。(a)在将所述聚丙烯膜的宽度方向全长设为100%时,切出9片以从其两端起每隔10%的位置为中心的50mm
×
50mm的测定用样品。(b)将所述测定用样品的所述宽度方向设为0
°
,测定所述测定用样品的宽度方向与滞相轴所成的锐角的角度作为滞相轴角度。(c)求出9片测定用样品中的、所述(b)中测定的滞相轴角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2A)在所述聚丙烯膜卷的两端位置、中央位置和从中央位置朝向两端位置为50mm间隔的位置处分别测定圆周长度的情况下,圆周长度的最大值Xmax与最小值Xmin之差即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丙烯膜卷,其是聚丙烯膜卷绕于芯而成的,所述聚丙烯膜卷满足下述(1A)和(2A)的物性,(1A)通过下述(a)至(c)的方法得到的滞相轴角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5
°
,(a)在将所述聚丙烯膜的宽度方向全长设为100%时,切出9片以从其两端起每隔10%的位置为中心的50mm
×
50mm的测定用样品,(b)将所述测定用样品的所述宽度方向设为0
°
,测定所述测定用样品的宽度方向与滞相轴所成的锐角的角度作为滞相轴角度,(c)求出9片测定用样品中的、所述(b)中测定出的滞相轴角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2A)在所述聚丙烯膜卷的两端位置、中央位置和从中央位置朝向两端位置为50mm间隔的位置处分别测定出圆周长度的情况下,圆周长度的最大值Xmax与最小值Xmin之差即Xmax

Xmin相对于圆周长度的平均值Xave的比例ΔX为0.2%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膜卷,其中,所述聚丙烯膜的应力25MPa时的长边方向的形变率ε1和宽度方向的形变率ε2以及对角方向的形变率ε3分别处于0.6%以上且1.5%以下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膜卷,其中,所述聚丙烯膜的宽度为200mm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膜卷,其中,所述聚丙烯膜的厚度为6.0μm以下。5.一种聚丙烯膜卷,其是聚丙烯膜卷绕于芯而成的,所述聚丙烯膜的厚度为20μm以下,宽度为200mm以上,所述聚丙烯膜满足下述(1B)和(2B)的物性,(1B)在温度23℃且湿度60%的环境下,从所述聚丙烯膜卷将所述聚丙烯膜以卷出张力3N/m、速度2m/min卷出时,从连接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末葭道子富永刚史日当和之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