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为受试者的至少一只眼睛提供要彼此比较的第一屈光矫正和第二屈光矫正的方法和仪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为受试者提供要由受试者彼此比较的第一屈光矫正和第二屈光矫正的方法。
[0002]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被配置为实现这种方法的验光仪器。
技术介绍
[0003]在主观屈光计检查方案期间,为了确定受试者的眼睛的屈光特征(比如这只眼睛的屈光不正的球镜度),通常向受试者的眼睛提供不同的屈光矫正。然后,受试者指示这些屈光矫正中的哪一个使他能够最清楚地看到目标物体,并且模糊量最小。
[0004]为了逐渐接近最佳地补偿受试者的眼睛的屈光不正的最佳屈光矫正,通常依次向受试者的眼睛提供第一屈光矫正、然后是接近第一屈光矫正的第二屈光矫正。然后要求受试者指示这两个矫正中的哪一个使他能够最清晰地看到目标物体。
[0005]取决于这两个矫正的比较结果,这组第一屈光矫正和第二屈光矫正的平均屈光力可以增加或减小,直到受试者指示这两个矫正产生相似且少量的模糊为止。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第一和第二矫正产生相似量的模糊,上述平均屈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为受试者(5)的至少一只眼睛(4)提供要彼此比较的第一屈光矫正和第二屈光矫正的方法,其中,光学系统(2)将来自目标物体(7)的光束(6)传输到所述受试者的眼睛(4),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光学系统(2)
‑
从所述光学系统(2)向所述受试者的眼睛(4)提供所述第一屈光矫正的第一屈光力状态切换到
‑
所述光学系统(2)向所述受试者的眼睛(4)提供所述第二屈光矫正的第二屈光力状态,所述切换在不中断由所述光学系统(2)传输的光束(6)的情况下进行,所述光学系统(2)的每个屈光力状态由坐标系中的对应点(P,P1,P2,P0,P
I
)表示,所述点(P,P1,P2,P0,P
I
)的坐标(M,J0,J45)表示针对所述光学系统(2)的所述屈光力状态的、所述光学系统的不同屈光力特征(M,J0,J45)的值,针对所述光学系统(2)的任何屈光力状态,表示所述屈光力状态的点(P,P1,P2,P0,P
I
)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包括:
‑
以下中的至少两个:处于所述屈光力状态的所述光学系统(2)的球镜度(S,M)、第一柱镜度特征(J0,C)以及第二柱镜特征(J45,α),或者
‑
由处于所述屈光力状态的所述光学系统(2)输出的波前的泽尼克多项式分解的二阶系数(c
o2
,c
22
,c
‑
22
)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屈光力状态由所述坐标系中的第一点(P1)表示并且所述第二屈光力状态由第二点(P2)表示,线段在所述第一点(P1)处开始并且在所述第二点(P2)处结束,对所述受试者的眼睛(4)的最佳屈光矫正由所述坐标系中的最佳屈光点(P0)表示,所述最佳屈光矫正是补偿所述受试者的眼睛(4)的屈光不正的屈光矫正,其中,当位于所述线段的中间部分的中间点(P
I
)比所述第一和第二点(P1,P2)中的每一个更接近所述最佳屈光点(P0)或更远离所述最佳屈光点(P0)时,然后,所述切换进行,使得:
‑
对于表示所述切换的轨迹(T1,T2,T3,T4,T5)的每个点(P),所述点(P)与所述中间点(P
I
)之间的在所述坐标系中的距离(d)高于或等于以下最小者(d
m
)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一点(P1)与所述中间点(P
I
)之间的第一距离(d1)、以及所述第二点(P2)与所述中间点(P
I
)之间的第二距离(d2),或者使得
‑
所述光学系统(2)的屈光力在最接近所述中间点(P
I
)的所述轨迹(T6)的点(P
I
)处的变化速度(s
V
)高于变化速度极限(v
L
),在超过所述变化速度极限时,所述受试者(5)无法感知到屈光力变化,所述变化速度极限(s
L
)是所述受试者(5)能够感知到屈光力变化的最高屈光力变化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换进行,使得:
‑
给定函数(f)的从所述切换的开始(t1)直到结束(t2)、沿着表示所述切换的所述轨迹(T1,T2,T3,T4,T5,T6)的在时间(t)上的积分,所述函数的自变量是所述轨迹的当前可变点(P)与所述中间点(P
I
)之间的距离(d),小于
‑
邻近时间跨度极限(Δ
T
)与当所述函数的自变量等于所述第一距离(d1)和所述第二距
离(d2)中的最小者(d
m
)的四分之一时所述函数(f)的值的乘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邻近时间跨度极限(Δ
T
)包含在1毫秒到1秒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换进行,使得对于所述坐标系中表示所述切换的所述轨迹(T2,T3,T4,T5)的每个点(P),所述点(P)与所述中间点(P
I
)之间的距离(d)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d1)和所述第二距离(d2)中的最小者。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间点(P
I
)是所述线段的中部,所述坐标系中表示所述切换的所述轨迹(T2,T4,T5)是以所述中间点(P
I
)为中心的半圆。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学系统(2)的球镜度(M)在所述切换期间变化,同时沿着所述切换保持高于以下的最小者:所述光学系统处于其第一屈光力状态时具有的第一球镜度(M1)、以及所述光学系统处于其第二屈光力状态时具有的第二球镜度(M2)。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在从所述第一屈光力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屈光力状态之前执行的以下步骤:
‑
采集与所述受试者(5)对屈光力变化作出反应的回应速度(RSD)相关的数据;以及
‑
基于所述数据(RSD)确定所述变化速度极限(s
L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变化速度极限(s
L
)高于或等于2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