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用湿法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905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8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用湿法除尘系统,设置于生石灰消化器的排气口,包括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喷雾件以及过滤件,壳体的顶部设有清洁口,喷雾件设置于壳体顶部内壁且朝下喷雾,生石灰消化器的排气口连接于喷雾件下侧的壳体侧壁上,过滤件设置于生石灰消化器下侧的壳体内,且将壳体分割成上下两个腔室,壳体底部设有过滤出口,过滤出口上连接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回流管且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生石灰消化器的进水口。本申请具有改善生石灰消化器产生的含有粉尘的蒸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效果。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效果。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用湿法除尘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湿法除尘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用湿法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石灰加水消化会产生大量的热,并生产大量含有粉尘的蒸汽,会造成环境污染,且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因此,需要为生石灰消化器设置除尘系统。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生石灰消化器产生的含有粉尘的蒸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生石灰消化器产生的含有粉尘的蒸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用湿法除尘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用湿法除尘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用湿法除尘系统,设置于生石灰消化器的排气口,包括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喷雾件以及过滤件,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清洁口,所述喷雾件设置于壳体顶部内壁且朝下喷雾,生石灰消化器的排气口连接于所述喷雾件下侧的壳体侧壁上,过滤件设置于壳体内,且将壳体分割成上下两个腔室,壳体底部设有过滤出口,过滤出口上连接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回流管且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生石灰消化器的进水口。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雾件会将生石灰消化器中产生的含有粉尘的蒸汽沉降至过滤件上,可达到除尘的目的,过滤件会将含有粉尘的水进行过滤,过滤件的下侧为过滤后的水,然后将过滤件下方的水输送至生石灰消化器的进水口,可实现水的循环利用,除尘装置不仅可以很好的起到除尘的作用,还可使用到的水进行循环利用。
[0008]可选的,喷雾件包括喷雾板和水箱,喷雾板位于壳体的内侧壁,喷雾板为空腔结构,喷雾板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喷雾板连接有水管,水箱位于壳体的外侧壁且与壳体固定连接,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的另一端与水管相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含有粉尘的蒸汽输送至壳体内,喷雾板会向下喷雾,含有粉尘的蒸汽会与喷雾板中喷的水相接触,含有粉尘的蒸汽会与水形成一体,可起到除尘的目的,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并减少对人体造成伤害。
[0010]可选的,过滤件包括过滤罩,过滤罩上开有过滤孔,过滤罩内置有活性炭,壳体的内侧壁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可与过滤罩的底面相抵触。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会将粉尘吸附,从而达到过滤的作用,过滤后的水可循环利用,可起到节省资源的作用。
[0012]可选的,壳体的侧壁设有置换口,置换口铰接有盖体,壳体的侧壁设有滑轨,过滤罩的外侧壁设有滑块,滑块可置于滑轨内且相对滑轨滑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置换口可起到方便更换过滤罩的作用,盖体可将置换口盖合,滑块与滑轨配合使用,可起到更加容易更换过滤罩的作用。
[0014]可选的,盖体的内侧壁设有凸起,凸起外设有橡胶垫,置换口外设有与凸起对应的凹槽,盖体的外端部与壳体的外侧壁之间设有锁扣装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将置换口密封的目的,锁扣装置可起到防止盖体相对壳体分离的作用。
[0016]可选的,壳体的内侧壁置有挡板,挡板位于过滤出口的下方。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起到防止壳体下端部的杂质沉淀物自过滤出口排出的作用。
[0018]可选的,壳体的底部为漏斗形状,壳体的底端置有排污口,排污口处设有球阀。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起到将沉淀至壳体下端部的杂质排出壳体的作用。
[0020]可选的,壳体外置有冲刷件,所述冲刷件包括L形水管和横向水管,L形水管与横向水管相连接,横向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喷头,喷头位于壳体底部的中心,第二水泵与水管之间设有三通接头,竖向水管的另一端与三通接头相连接,壳体的底部设有多条支腿。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可将排污口冲刷干净,可起到清洁排污口的作用。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喷雾件会将生石灰消化器中产生的含有粉尘的蒸汽沉降至过滤件上,可达到除尘的目的,过滤件会将含有粉尘的水进行过滤,过滤件的下侧为过滤后的水,然后将过滤件;下方的水输送至生石灰消化器的进水口,可实现水的循环利用,除尘装置不仅可以很好的起到除尘的作用,还可使用到的水进行循环利用;
[0024]2.活性炭会将粉尘吸附,从而达到过滤的作用,过滤后的水可循环利用,可起到节省资源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突出本实施例喷雾件的爆炸视图。
[0027]图3是突出本实施例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实施例盖体的放大图。
[0029]图5是突出本实施例冲刷件的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除尘装置;11、清洁口;12、壳体;13、喷雾件;131、喷雾板;132、水管;133、水箱;134、第二水泵;135、三通接头;14、过滤件;141、过滤进口;142、过滤出口;143、第一水泵;144、回流管;145、过滤罩;146、支撑板;15、置换口;151、滑轨;152、滑块;153、盖体;154、凸起;155、橡胶垫;156、凹槽;157、锁扣装置;16、挡板;17、排污口;171、球阀;18、冲刷件;181、L形水管;182、横向水管;183、喷头;19、支腿;2、生石灰消化器;21、进料口;22、进水口;23、排气口;24、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用湿法除尘系统。
[0033]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用湿法除尘系统,设置于生石灰消化器2的排气口23,生石灰消化器2的侧壁设有进料口21,生石灰可自进料口21输送至生石灰消化器2中,生石灰消化器2的排气口23与除尘装置1之间设有排气管24,除尘装置1的侧壁设有过滤进口141,排气管24与过滤进口141相连,含有粉尘的蒸汽自排气管24排至除尘装置1;除尘装置1包括壳体12、喷雾件13以及过滤件14,除尘装置1的顶部还设有清洁口11,经过除尘、过滤后的空气可自清洁口11排出壳体12,喷雾件13设置于壳体12顶部内壁,喷雾件13包括喷雾板131和水箱133,喷雾板131位于壳体12的内侧壁,生石灰消化器2的排气口23连接于喷雾件13下侧的壳体12侧壁;喷雾板131为空腔结构,可储存少量水并将水喷至壳体12的下方,喷雾板131与壳体1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与壳体12的三个面接触,喷雾板131未与壳体12接触的一侧连接有水管132,水箱133位于壳体12的外侧壁且与壳体12固定连接,水箱133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水泵134,第二水泵134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接头135,三通接头135与第二水泵134相连的相对的一个接头与水管132相连接。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用湿法除尘系统,设置于生石灰消化器的排气口(23),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装置(1),所述除尘装置(1)包括壳体(12)、喷雾件(13)以及过滤件(14),所述壳体(12)的顶部设有清洁口(11),所述喷雾件(13)设置于壳体(12)顶部内壁且朝下喷雾,所述生石灰消化器(2)的排气口(23)连接于所述喷雾件(13)下侧的壳体(12)侧壁上,所述过滤件(14)设置于壳体(12)内,且将壳体(12)分割成上下两个腔室,所述壳体(12)底部设有过滤出口(142),过滤出口(142)上连接有第一水泵(143),所述第一水泵(143)的出水口连接回流管(144)且回流管(144)的另一端连接生石灰消化器(2)的进水口(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用湿法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件(13)包括喷雾板(131)和水箱(133),喷雾板(131)位于壳体(12)的内侧壁,喷雾板(131)为空腔结构,喷雾板(131)与壳体(1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喷雾板(131)连接有水管(132),水箱(133)位于壳体(12)的外侧壁且与壳体(12)固定连接,水箱(133)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水泵(134),第二水泵(134)的另一端与水管(13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用湿法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14)包括过滤罩(145),过滤罩(145)上开有过滤孔,过滤罩(145)内置有活性炭,壳体(12)的内侧壁设有支撑板(146),所述支撑板(146)可与过滤罩(145)的底面相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宏森熔炼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