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融合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886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融合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区块链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建立智能电能表与区块链的网络连接;连接成功后,当区块链产生智能电能表的区块数据后,将区块数据上传至智能电能表,将智能电能表针对区块数据生成的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传输至区块链;当区块链接收到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时,确定区块中的智能合约是否达到预设执行条件,若达到,则执行预设程序并产生智能电能表的控制命令及费控命令,通过控制命令及费控命令对智能电能表执行运行控制操作,并将执行结果加密上传至区块链主站。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集成度更高的区块链应用模块嵌入智能电能表中,实现了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的融合。实现了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的融合。实现了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的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融合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应用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融合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技术伴随着数字货币比特币产生,是一种分布式共享数据库技术,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为其与更多领域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区块链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信息高度透明、数据不可篡改等天然优势,将在电力行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0003]随着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推进,智能电网逐渐由原来的封闭系统走向开放、共享,围绕电网将会产生非常多的新业务和新应用,由于当前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的场景中,存在两个应用问题。
[0004]其一是“溯源查询难”,传统的用电信息采集技术是中心化的层级结构,只有中心化才有权力进行访问,不是所有参与者都有权力进行查询追溯;
[0005]其二是“存储可信难”,传统的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场景中,虽使用各种SM1、SM2、SM3、SM4、SM9等多种算法保护传输过程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同时又有数据库及存储账本等进行数据记录,可实现对操作痕迹的追查,使得数据存储安全,但是在外行人看来,也有可能利用中心化的权限进行修改,因为并不是参与者都能进行监督与访问。
[0006]因此通过新技术解决这些问题就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融合的方法,包括:
[0008]建立智能电能表与区块链的网络连接;
[0009]连接成功后,当区块链产生智能电能表的区块数据后,将区块数据上传至智能电能表,将智能电能表针对区块数据生成的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传输至区块链,所述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由智能电能表接收区块数据后,对区块数据及智能合约使用预设规约进行包装生成;
[0010]当区块链接收到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时,确定区块中的智能合约是否达到预设执行条件,若达到,则执行预设程序并产生智能电能表的控制命令及费控命令,通过控制命令及费控命令对智能电能表执行运行控制操作,并将执行结果加密上传至区块链主站。
[0011]可选的,通过智能电能表的专用接口及协议,将区块数据以透传的形式上传至智能电能表。
[0012]可选的,预设规约为698规约的格式。
[0013]可选的,专用接口及预设规约抄读智能电能表的原始数据,根据原始数据生成区块数据。
[0014]可选的,智能电能表的通信线路使用扩展的698协议。
[0015]可选的,区块链对智能电能表中下行数据进行解密和对上行数据加密。
[0016]可选的,区块链将智能电能表内的明文数据与密文数据进行相互转换。
[0017]本专利技术中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融合的系统,包括:
[0018]网络连接单元,建立智能电能表与区块链的网络连接;
[0019]数据交互单元,在智能电能表与区块链的网络连接成功后,当区块链产生智能电能表的区块数据后,将区块数据上传至智能电能表,将智能电能表针对区块数据生成的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传输至区块链,所述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由智能电能表接收区块数据后,对区块数据及智能合约使用预设规约进行包装生成;
[0020]融合单元,当区块链接收到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时,确定区块中的智能合约是否达到预设执行条件,若达到,则执行预设程序并产生智能电能表的控制命令及费控命令,通过控制命令及费控命令对智能电能表执行运行控制操作,并将执行结果加密上传至区块链主站。
[0021]可选的,数据交互单元通过与智能电能表的专用接口及协议,将区块数据以透传的形式上传至智能电能表。
[0022]可选的,数据交互单元的预设规约为698规约的格式。
[0023]可选的,数据交互单元中通过专用接口及预设规约抄读智能电能表的原始数据,根据原始数据生成区块数据。
[0024]可选的,数据交互单元中控制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的通信线路使用扩展的698协议。
[0025]可选的,数据交互单元中控制区块链对智能电能表中下行数据的解密和上行数据的加密。
[0026]可选的,数据交互单元中控制区块链将智能电能表内的明文数据与密文数据进行相互转换。
[0027]本专利技术将集成度更高的区块链应用模块嵌入智能电能表中,实现了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的融合,并可以将用电采集信息接入区块链系统中,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区块链应用模块功能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区块链应用模块的实现方式原理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专利技术,并且向所属
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0033]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
的技术人员具有
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003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融合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0035]建立智能电能表与区块链的网络连接;
[0036]连接成功后,当区块链产生智能电能表的区块数据后,将区块数据上传至智能电能表,将智能电能表针对区块数据生成的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传输至区块链,所述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由智能电能表接收区块数据后,对区块数据及智能合约使用预设规约进行包装生成;
[0037]当区块链接收到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时,确定区块中的智能合约是否达到预设执行条件,若达到,则执行预设程序并产生智能电能表的控制命令及费控命令,通过控制命令及费控命令对智能电能表执行运行控制操作,并将执行结果加密上传至区块链主站。
[0038]其中,通过智能电能表的专用接口及协议,将区块数据以透传的形式上传至智能电能表。
[0039]其中,预设规约为698规约的格式。
[0040]其中,专用接口及预设规约抄读智能电能表的原始数据,根据原始数据生成区块数据。
[0041]其中,智能电能表的通信线路使用扩展的698协议。
[0042]其中,区块链对智能电能表中下行数据进行解密和对上行数据加密。
[0043]其中,区块链将智能电能表内的明文数据与密文数据进行相互转换。
[0044]本专利技术中建立智能电能表与区块链的网络连接,是把现行智能电能表中的ESAM模块更换为集成度更高的区块链应用模块,建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融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智能电能表与区块链的网络连接;连接成功后,当区块链产生智能电能表的区块数据后,将区块数据上传至智能电能表,将智能电能表针对区块数据生成的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传输至区块链,所述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由智能电能表接收区块数据后,对区块数据及智能合约使用预设规约进行包装生成;当区块链接收到带有智能合约的区块时,确定区块中的智能合约是否达到预设执行条件,若达到,则执行预设程序并产生智能电能表的控制命令及费控命令,通过控制命令及费控命令对智能电能表执行运行控制操作,并将执行结果加密上传至区块链主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通过与智能电能表的专用接口及协议,将区块数据以透传的形式上传至智能电能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预设规约为698规约的格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通过专用接口及预设规约抄读智能电能表的原始数据,根据原始数据生成区块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智能电能表的通信线路使用扩展的698协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区块链对智能电能表中下行数据进行解密和对上行数据加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区块链将智能电能表内的明文数据与密文数据进行相互转换。8.一种用于区块链与智能电能表融合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网络连接单元,建立智能电能表与区块链的网络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孙炜翟峰冯云孔令达蒋玮梁晓兵陈昊李保丰许斌李智虎刘鹰付义伦赵英杰曹永峰卢艳王楠周琪张庚郑旖旎袁泉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