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5月27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0587683.5、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3]随着折叠屏技术的发展,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已经成为热点技术。现有的折叠方式分为内折与外折,即屏幕折叠后处于内侧或外侧。外折的问题是屏幕处于暴露状态,容易被硬物刮伤。
[0004]针对现有的折叠屏,往往需要在支撑装置中间的弯折区域设置底座、门板、同步机构、升降板等部件,以使折叠屏的左右两部分同步旋转,并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变化。当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门板和升降板平齐,以使支撑于其上的折叠屏平整。当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一方面,门板转动至相对于升降板呈一定倾斜角度,另一方面,升降板下沉,使得折叠屏的弯折部分被折叠成类似“水滴状”结构。这种“水滴状”折叠屏部分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机构(23),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31)、第一连接件(232)、第二连接件(234)、升降板(236)、施力结构(237)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2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4)均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231)上;所述升降板(236)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3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34)之间;所述升降板(236)具有贴合面(M3),所述贴合面(M3)用于贴合折叠屏(10)的一部分;所述升降板(236)具有升降空间(Q),所述施力结构(237)位于所述升降空间(Q)的周向上的至少一侧,所述施力结构(237)与所述升降板(23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4)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231)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第一连接件(2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4)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施力结构(237)向所述升降板(236)施加由所述升降板(236)指向所述升降板(236)的远离所述贴合面(M3)一侧的拉力,所述升降板(236)支撑于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支撑结构向所述升降板(236)施加与所述拉力平衡的第一支撑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23),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件(2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4)由所述展开位置向所述折叠位置转动时,所述支撑结构向远离所述贴合面(M3)的方向运动以撤销所述第一支撑力,所述升降板(236)在所述施力结构(237)的拉力作用下下降;当所述第一连接件(2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4)由所述折叠位置向所述展开位置转动时,所述支撑结构向靠近所述贴合面(M3)的方向运动以向所述升降板施加第二支撑力,所述第二支撑力能够克服所述施力结构(237)的拉力,以推动所述升降板(236)上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机构(23),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结构(237)包括第一施力结构(2371)和第二施力结构(2372),所述第一施力结构(2371)和所述第二施力结构(2372)分别位于所述升降空间(Q)的周向上的相对两侧;当所述第一连接件(2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4)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施力结构(2371)和所述第二施力结构(2372)均向所述升降板(236)施加由所述升降板(236)指向所述升降板(236)的远离所述贴合面(M3)一侧的拉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机构(2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32)借助第一转轴(23a)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231)上;所述第二连接件(234)借助第二转轴(23b)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231)上;所述第一施力结构(2371)为第一扭簧,所述第二施力结构(2372)为第二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包括第一螺旋本体(2371a)和第一扭臂(2371b),所述第一螺旋本体(2371a)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3a)上,所述第一螺旋本体(2371a)的一端与所述底座(231)相对固定,所述第一扭臂(2371b)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旋本体(2371a)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扭臂(2371b)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升降板(236)上;所述第二扭簧包括第二螺旋本体(2372a)和第二扭臂(2372b),所述第二螺旋本体(2372a)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23b)上,所述第二螺旋本体(2372a)的一端与所述底座(231)相对固定,且所述第二扭臂(2372b)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本体(2372a)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扭臂(2372b)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升降板(236)上;当所述第一连接件(2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4)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扭臂(2371b)和所述第二扭臂(2372b)处于向靠近所述贴合面(M3)的方向的摆动变形状态中,以
向所述升降板(236)施加由所述升降板(236)指向所述升降板(236)的远离所述贴合面(M3)的一侧的弹性拉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机构(23),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件(2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4)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扭臂(2371b)和所述第二扭臂(2372b)向靠近所述贴合面(M3)的方向的摆动变形角度大于0
°
,且小于等于85
°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动机构(2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臂(2371b)的所述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板(236)上;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升降板(236)平行并与所述第一转轴(23a)垂直;所述第二扭臂(2372b)的所述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板(236)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动机构(2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臂(2371b)上设有挂接部(A);所述升降板(236)远离所述贴合面(M3)的表面设有挂钩(2361),所述挂钩(2361)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段(2361a);所述第一扭臂(2371b)通过所述挂接部(A)挂接于所述挂钩(2361)上并能够沿所述导向段(2361a)滑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动机构(2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本体(2371a)包括第一螺旋部分(2371a1)和第二螺旋部分(2371a2),所述第一螺旋部分(2371a1)和所述第二螺旋部分(2371a2)均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3a)上,所述第一螺旋部分(2371a1)、所述第二螺旋部分(2371a2)沿所述第一转轴(23a)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螺旋部分(2371a1)靠近所述第二螺旋部分(2371a2)的一端为所述第一螺旋部分(2371a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螺旋部分(2371a2)靠近所述第一螺旋部分(2371a1)的一端为所述第二螺旋部分(2371a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扭臂(2371b)呈n型,所述第一扭臂(2371b)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螺旋部分(2371a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部分(2371a2)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一扭臂(2371b)的中部弯折部分形成所述挂接部(A)。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机构(2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部分(2371a1)远离所述第二螺旋部分(2371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健,张垚磊,李海飞,汪源,周国统,袁雷波,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