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828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属于构筑物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外周面上粘合有防渗组件,所述防渗组件填充于地基土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水池、抗浮自重组件、抗浮板以及抗浮锚固件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增强了水池池体的抗拉强度,在避免水泥浇筑形成的水池池体发生开裂而引发渗水的基础上,还有效增加了水池池体底部的稳定性,利用抗浮锚固件之间的排列规律,以及抗浮锚固件的棱锥形结构,通过控制抗浮锚固件埋入土壤的深度,埋入的越深所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进而有效避免了素混凝土层、岩石基层和抗浮板中间区域向上拱起变形过大,导致素混凝土层、岩石基层和抗浮板局部开裂而引发渗水。引发渗水。引发渗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构筑物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池是用自然形成的装有水的小型坑洼或者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
[000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露天水池的修筑量逐渐增多,由于大型水池的底面面积大,其底部受地下水浮力的影响程度较大,随着低下水位的不断升高,在水池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因承担上部载荷的基础层位置变形不协调,致使中间位置处容易向上拱起,进而引发大尺度形变,且水池的防渗性能不良,容易受到地表雨水的侵蚀,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对此方面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由于大型水池的底面面积大,其底部受地下水浮力的影响程度较大,随着低下水位的不断升高,在水池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因承担上部载荷的基础层位置变形不协调,致使中间位置处容易向上拱起,进而引发大尺度形变,且水池的防渗性能不良,容易受到地表雨水的侵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外周面上粘合有防渗组件,所述防渗组件填充于地基土的内侧,所述水池的底部浇筑有抗浮自重组件,所述抗浮自重组件的底部浇筑有抗浮板,所述抗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抗浮锚固件,所述抗浮锚固件、抗浮板和抗浮自重组件均填充于地基土的内侧。r/>[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水池包括水池池体,所述水池池体的壁体内嵌入式连接有防水内衬层,所述水池池体内侧的边沿处均设置为倒弧面结构体。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防渗组件包括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优选高吸水性树脂板,所述填充体与水池池体之间涂刷有密封胶,所述填充体顶部对应地基土与水池池体之间的位置处浇筑有水泥土浆。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抗浮自重组件包括岩石基层和铺设在岩石基层上的素混凝土层。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抗浮锚固件设置为若干个,且相邻两个抗浮锚固件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多个所述抗浮锚固件由所述抗浮板的侧边位置至所述抗浮板的中心位置间距逐渐增大,且多个
所述抗浮锚固件由所述抗浮板的侧边位置至所述抗浮板的中心位置间距逐渐减小,所述抗浮锚固件为锥体结构。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池池体、抗浮自重组件、抗浮板以及抗浮锚固件之间通过钢筋锚索形成一体式结构,且所述钢筋锚索的表面喷涂有防腐蚀面层。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中,通过设计的水池、防渗组件、抗浮自重组件、抗浮板以及抗浮锚固件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增强了水池池体的抗拉强度,在避免水泥浇筑形成的水池池体发生开裂而引发渗水的基础上,还有效增加了水池池体底部的稳定性,抗浮能力强,利用抗浮锚固件之间的排列规律,以及抗浮锚固件的棱锥形结构,通过控制抗浮锚固件埋入土壤的深度,埋入的越深所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进而有效避免了素混凝土层、岩石基层和抗浮板中间区域向上拱起变形过大,导致素混凝土层、岩石基层和抗浮板局部开裂而引发渗水。
[0019]2、本技术中,通过设计的水池,不仅有效保证了水池池体的防渗水性能,还增强了水池池体的抗拉强度,避免水泥浇筑形成的水池池体发生开裂而引发渗水。
[0020]3、本技术中,通过设计的防渗组件,保证了填充体的有效面积,水泥土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从而在填充水池池体和填充体与地基土之间的间隙时填充得更加充实,防渗能力强,填充效果更好,固定效果更好。
[0021]4、本技术中,通过设计的抗浮自重组件和抗浮板,素混凝土层、岩石基层和抗浮板三者构成受力抗浮自重体系,有效增加了水池池体底部的稳定性,还能增强抗浮能力。
[0022]5、本技术中,通过设计的抗浮锚固件,通过控制抗浮锚固件埋入土壤的深度,埋入的越深所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进而有效避免了素混凝土层、岩石基层和抗浮板中间区域向上拱起变形过大,导致素混凝土层、岩石基层和抗浮板局部开裂而引发渗水。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中抗浮锚固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例说明:
[0028]1、水池;101、水池池体;102、防水内衬层;103、倒弧面;2、防渗组件;201、填充体;202、水泥土浆;3、抗浮自重组件;301、素混凝土层;302、岩石基层;4、地基土;5、抗浮板;6、抗浮锚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包括水池1,所述水池1的外周面上粘合有防渗组件2,所述防渗组件2填充于地基土4的内侧,所述水池1的底部浇筑有抗浮自重组件3,所述抗浮自重组件3的底部浇筑有抗浮板5,所述抗浮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抗浮锚固件6,所述抗浮锚固件6、抗浮板5和抗浮自重组件3均填充于地基土4的内侧。
[0031]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水池1包括水池池体101,所述水池池体101的壁体内嵌入式连接有防水内衬层102,所述水池池体101内侧的边沿处均设置为倒弧面103结构体。
[0032]实施方式具体为:水池池体101的壁体内填充有防水内衬层102,有效保证了水池池体101的防渗水性能,而水池池体101内设置的倒弧面103能够降低流动状态下水体对水池池体101所产生的水平拉应力。
[0033]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防渗组件2包括填充体201,所述填充体201优选高吸水性树脂板,所述填充体201与水池池体101之间涂刷有密封胶,所述填充体201顶部对应地基土4与水池池体101之间的位置处浇筑有水泥土浆202。
[0034]实施方式具体为:填充体201与水池池体101之间设置有密封胶,能够避免在浇筑水池池体101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包括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外周面上粘合有防渗组件(2),所述防渗组件(2)填充于地基土(4)的内侧,所述水池(1)的底部浇筑有抗浮自重组件(3),所述抗浮自重组件(3)的底部浇筑有抗浮板(5),所述抗浮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抗浮锚固件(6),所述抗浮锚固件(6)、抗浮板(5)和抗浮自重组件(3)均填充于地基土(4)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包括水池池体(101),所述水池池体(101)的壁体内嵌入式连接有防水内衬层(102),所述水池池体(101)内侧的边沿处均设置为倒弧面(103)结构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组件(2)包括填充体(201),所述填充体(201)优选高吸水性树脂板,所述填充体(201)与水池池体(101)之间涂刷有密封胶,所述填充体(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铭蒋锦洲黄克周新长叶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