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822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属于闸门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相对面分别与固定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卡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端与转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底端卡接在轴承内,所述轴承卡接在活动板内。该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通过设置丝杆、丝杆螺母、活动板、第一滑套和第一滑杆,转动转盘,转盘通过丝杆、丝杆螺母和轴承带动活动板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活动板通过连接杆和第一滑杆卡进安装孔内,相对于现有的安装方式,该安装方式不需要使用辅助工具反复进行操作可对该调控装置进行安装,操作简单,使得工作人员可快速的对该调控装置进行安装。工作人员可快速的对该调控装置进行安装。工作人员可快速的对该调控装置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闸门
,具体为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闸门在进行工作时需要使用调控装置对闸门进行控制,调控柜属于调控装置的一种,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调控装置在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使用辅助工具反复对多个螺钉进行操作,操作较为繁琐,使得工作人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对其进行安装固定,因此需要一种方便安装的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解决了当调控装置在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使用辅助工具反复对多个螺钉进行操作,操作较为繁琐,使得工作人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对其进行安装固定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相对面分别与固定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卡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端与转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底端卡接在轴承内,所述轴承卡接在活动板内,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通过四个销轴分别与四个连接杆的顶端铰接,四个连接杆的底端均通过销轴分别与四个第一滑动机构相靠近的一端铰接,四个第一滑动机构分别卡接在壳体的左右两侧面。
[0007]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与两个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滑动连接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开设在调节腔内壁的上表面,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与凹槽相连通,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的顶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机构的底端与调节腔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8]所述壳体内壁的左侧面与固定壳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内卡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相对面分别与散热风机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左侧面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壳体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合页与门板的左侧面铰接,所述门板的背面与壳体的正面卡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卡接在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丝杆螺母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与转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卡接在轴承内。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调节腔内壁的相对面搭接,所述调节腔开设在壳体内。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
卡接在壳体的左侧面,所述第一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右端通过销轴与连接杆的底端铰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防尘网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挡板的位置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防尘网的位置相对应。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卡接在活动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和调节腔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该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通过设置丝杆、丝杆螺母、轴承、活动板、连接杆、第一滑套和第一滑杆,当壳体带动四个第一滑套与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时,转动转盘,转盘通过丝杆、丝杆螺母和轴承带动活动板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活动板通过连接杆和第一滑杆卡进安装孔内,同时向下运动的活动板带动两个挡板与通孔的位置相错位,相对于现有的安装方式,该安装方式不需要使用辅助工具反复进行操作可对该调控装置进行安装,操作简单,使得工作人员可快速的对该调控装置进行安装。
[0018]2、该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通过设置活动板、挡板、凹槽和通孔,当需要对该调控装置进行转运时,工作人员反转转盘,向上运动的活动板带动两个挡板在凹槽内滑动,挡板可对若干个通孔进行遮挡,使得外界空气中的水分和杂物不会进入该调控装置的内部,使得该调控装置不易因进入杂物和水分而受到损害。
[0019]3、该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通过设置散热风机、固定壳和通孔,当挡板的位置与若干个通孔的位置相错位时,使得该调控装置通过通孔与外界相连通,控制散热风机工作,散热风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快速的通过通孔排出,使得该调控装置不易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通孔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活动板仰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第一滑动机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壳体、2固定板、3调节机构、31丝杆螺母、32丝杆、4转盘、5轴承、6活动板、7连接杆、8第一滑动机构、81第一滑套、82第一滑杆、9挡板、10凹槽、11通孔、12调节腔、13第二滑动机构、131第二滑套、132第二滑杆、14固定壳、15固定杆、16散热风机、17合页、18门板、19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8]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相对面分别与固定板2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固定板2的上表面卡接有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的顶端与转盘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转盘4,因转盘4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套,使得工作人员的手掌不会与转盘4直接接触,当工作人员转动转盘4时,转盘4不易对工作人员的手掌造成伤害,调节机构3的底端卡接在轴承5内,轴承5卡接在活动板6内,活动板6的下表面通过四个销轴分别与四个连接杆7的顶端铰接,四个连接杆7的底端均通过销轴分别与四个第一滑动机构8相靠近的一端铰接,四个第一滑动机构8分别卡接在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
[0029]活动板6的上表面与两个挡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挡板9滑动连接在凹槽10内,凹槽10开设在调节腔12内壁的上表面,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1,通孔11与凹槽10相连通,活动板6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二滑动机构13,第二滑动机构13的顶端与固定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机构13的底端与调节腔12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30]壳体1内壁的左侧面与固定壳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固定壳14内卡接有两个固定杆15,两个固定杆15的相对面分别与散热风机16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散热风机16,控制散热风机16工作,该调控装置内部的热量可快速的从通孔11内排出,固定壳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自适应闸门调控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相对面分别与固定板(2)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的上表面卡接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的顶端与转盘(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3)的底端卡接在轴承(5)内,所述轴承(5)卡接在活动板(6)内,所述活动板(6)的下表面通过四个销轴分别与四个连接杆(7)的顶端铰接,四个连接杆(7)的底端均通过销轴分别与四个第一滑动机构(8)相靠近的一端铰接,四个第一滑动机构(8)分别卡接在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所述活动板(6)的上表面与两个挡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9)滑动连接在凹槽(10)内,所述凹槽(10)开设在调节腔(12)内壁的上表面,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1),所述通孔(11)与凹槽(10)相连通,所述活动板(6)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二滑动机构(13),所述第二滑动机构(13)的顶端与固定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机构(13)的底端与调节腔(12)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侧面与固定壳(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14)内卡接有两个固定杆(15),两个固定杆(15)的相对面分别与散热风机(16)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14)的左侧面与通孔(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壳体(1)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合页(17)与门板(18)的左侧面铰接,所述门板(18)的背面与壳体(1)的正面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元胜孙雪勇单坤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量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