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组件及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57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设备,涉及净水技术领域。该滤芯组件包括进水管、卷制在进水管上的过滤单元以及壳体,原水通过进水管由过滤单元的内侧进入过滤单元并由过滤单元的周向外侧排出,得到的纯水经位于过滤单元的周向与壳体之间的第一流道从纯水口排出,得到的废水经位于过滤单元的第二端与壳体之间的第二流道从废水口排出。纯水的出水侧在过滤单元的周向上,而废水的出水侧在过滤单元的端部,从而能够通过调整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容积增加滤芯组件纯水容纳体积和减少废水容纳体积。减少废水容纳体积。减少废水容纳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芯组件及净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
,尤其涉及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水质卫生,家庭配备净水设备已成为一个趋势;现有净水设备在使用并停机一段时间后,其出水水质的TDS会变高,因此,需要在每次开机后先排出一定体积的水后再使用,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净水设备在使用并停机一段时间后,其出水水质的TDS会变高,需要在每次开机后先排出一定体积的水后再使用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0005]一种滤芯组件,包括:进水管、过滤单元和壳体,所述过滤单元卷制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进水管用于向所述过滤单元通入原水,所述过滤单元能够将原水过滤得到纯水和废水,所述壳体设有收容空间,所述进水管和所述过滤单元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纯水口和废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过滤单元的周向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纯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单元得到的纯水输送至所述纯水口,所述过滤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密封,所述进水管经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废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单元得到的废水输送至所述废水口。
[0006]在所述滤芯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将所述过滤单元悬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
[0007]在所述滤芯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端连接,以将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之间密封,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端连接,以将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外壳之间隔绝,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过滤单元、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外壳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废水口连通。
[0008]在所述滤芯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密封板、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所述密封板贴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环形部自所述密封板的外沿向远离所述过滤单元延伸并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二环形部与所述密封板连接并将所述过滤单元夹持。
[0009]在所述滤芯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环形板、第三环形部和第四环形部,所述环形板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环形部自所述环形板的外沿向所述过滤单元延伸并将所述过滤单元夹持,所述第四环形部自所述环形板的内沿向所述外壳
延伸,所述外壳上设有收容槽,所述第四环形部插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二流道形成在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环形板之间,所述第三流道形成在所述第四环形部和所述收容槽的槽壁之间。
[0010]在所述滤芯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呈环状,所述外壳包括内槽壁、外槽壁和槽底,所述内槽壁、所述外槽壁和所述槽底围设形成所述收容槽,所述进水管经所述内槽壁所围空间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内槽壁将所述进水管夹持,所述第四环形部与所述外槽壁相对所述内槽壁一侧贴合,所述第三流道形成在所述第四环形部和所述内槽壁之间,所述第三流道贯穿所述槽底与所述废水口连通。
[0011]在所述滤芯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本体用于将所述本体盖合并与所述第一环形部抵接,以顺次通过所述过滤单元和所述第三环形部将所述第四环形部抵设于所述槽底。
[0012]在所述滤芯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可拆连接;所述本体具有口端,所述盖体用于盖合所述口端,所述口端设有导向壁,所述盖体设有第一插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插设于所述口端并能够利用所述导向壁的导向作用导向所述第一环形部并与所述第一环形部抵接。
[0013]在所述滤芯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设有插入槽,所述口端上设有第二插入部,所述导向壁延伸至所述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能够沿所述导向壁的导向所述第一环形部并将所述第二插入部挤入所述插入槽,以使所述第二插入部与所述插入槽插接。
[00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0015]一种净水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滤芯组件。
[0016]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上述方案的滤芯组件应用装备于净水设备中,除了使净水设备具备极佳的水净化过滤效能之外,滤芯组件自身增加了纯水容纳体积,减少了废水容纳体积,因此,净水设备在使用并停机一段时间后,其出水水质的TDS会较低,无需在每次开机后先排出一定体积的水后再使用,提高了用户体验;废水体积减小,同时减少膜片,例如反渗透膜与高浓度的废水接触时间,减少膜片的负担,提高了膜片的使用寿命。具体而言,滤芯组件包括进水管、卷制在进水管上的过滤单元以及壳体,原水通过进水管由过滤单元的内侧进入过滤单元并由过滤单元的周向外侧排出,得到的纯水经位于过滤单元的周向与壳体之间的第一流道从纯水口排出,得到的废水经位于过滤单元的第二端与壳体之间的第二流道从废水口排出。纯水的出水侧在过滤单元的周向上,而废水的出水侧在过滤单元的端部,从而能够通过调整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容积增加滤芯组件纯水容纳体积和减少废水容纳体积。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其中:
[0020]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滤芯组件的剖视图;
[0021]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所示滤芯组件中水流方向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1所示滤芯组件中进水管和过滤单元的装配示意图;
[0025]图6为图1所示滤芯组件中膜片组绕进水管卷制示意图;
[0026]图7为图1所示滤芯组件中膜片组展开示意图;
[0027]图8为图1所示滤芯组件中膜片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设备,其实质上为一种水净化处理设备,可以安装于公司、学校、家庭、工厂等各种场合环境中,实现对市政自来水净化处理为纯水,以提高和改善人们用水品质和饮水健康。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过滤单元和壳体,所述过滤单元卷制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进水管用于向所述过滤单元通入原水,所述过滤单元能够将原水过滤得到纯水和废水,所述壳体设有收容空间,所述进水管和所述过滤单元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纯水口和废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过滤单元的周向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纯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单元得到的纯水输送至所述纯水口,所述过滤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密封,所述进水管经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废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单元得到的废水输送至所述废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将所述过滤单元悬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端连接,以将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之间密封,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端连接,以将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外壳之间隔绝,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过滤单元、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外壳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废水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密封板、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所述密封板贴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环形部自所述密封板的外沿向远离所述过滤单元延伸并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二环形部与所述密封板连接并将所述过滤单元夹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婷张涛龚圆杰何海周栋
申请(专利权)人: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