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PE流延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35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PE流延膜,涉及流延膜相关技术领域,包括流延膜、PE层、防水耐磨层、第二加韧层和支撑层,所述PE层设置在流延膜的下表面,所述防水耐磨层设置在流延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加韧层设置在防水耐磨层的下表面,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流延膜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加韧层、第二加韧层和纤维层的设置,纤维层通过多条纤维条交叉编制成型,且纤维条的表面设置不光滑,增加了PE流延膜的结构强度,第一加韧层和第二加韧层增强了PE流延膜的韧性的防裂效果,提高了抗拉性,保温层和隔热层的设置,提高了PE流延膜的保温隔热效果,避免了PE流延膜在低温环境下出现脆化的现象,提高了使用寿命,防水耐磨层有效防止水渗透至PE流延膜内。透至PE流延膜内。透至PE流延膜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PE流延膜


[0001]本技术涉及流延膜相关
,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PE流延膜。

技术介绍

[0002]流延膜,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有单层流涎和多层共挤流涎两种方式。与吹膜相比,其特点是生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的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等都极为出色。由于是平挤薄膜后续工序,如印刷、复合等都极为方便,因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用品、纺织品、鲜花、日用品的包装。我国流涎薄膜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基础较为薄弱,但发展速度较快。经过近20年来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流涎薄膜在包装行业已成为具有相当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朝阳产业。流延薄膜具有优越的热封性能和优良的透明性,是主要的包装复合基材之一,用于生产高温蒸煮膜、真空镀铝膜等,市场极为看好。而且,随着国产流延膜生产设备的发展,其中部分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而,进入流延膜生产的门槛越来越低。正因为如此,一些企业为了一步到位,争相进口流延薄膜生产线,在档次上追求层次越高越好,而把市场需求和投资回报率抛到一边,这种做法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PE塑料膜常用于复合软包装材料的内层薄膜,而且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种塑料包装薄膜,约占塑料包装薄膜耗用量的40%以上,同时PE膜是结构最简单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保护原有的光洁亮泽的表面,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市场竞争力。
[000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PE流延膜在运输使用时,由于其韧性、耐磨耐刮性较差,在长时间使用后,受到外力作用以及低温环境下容易出现开裂等现象,影响使用寿命,且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碰撞或挤压等现象造成PE流延膜破损,从而使其内部产品受到损坏,影响产品质量,造成经济损失,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PE流延膜,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PE流延膜在运输使用时,由于其韧性、耐磨耐刮性较差,在长时间使用后,受到外力作用以及低温环境下容易出现开裂等现象,影响使用寿命,且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碰撞或挤压等现象造成PE流延膜破损,从而使其内部产品受到损坏,影响产品质量,造成经济损失,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新型PE流延膜,包括流延膜、PE层、防水耐磨层、第二加韧层和支撑层,所述PE层设置在流延膜的下表面,所述防水耐磨层设置在流延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加韧层设置在防水耐磨层的下表面,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流延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加韧层和防水耐磨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层和流延膜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第二加韧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加固层。
[0007]优选的,所述加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纤维层,
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加韧层,所述第一加韧层的上表面与纤维层固定连接,所述纤维层的内部设置有纤维条,所述纤维层通过第一加韧层与保温层固定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PE流延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通过第一加韧层、第二加韧层和纤维层的设置,纤维层通过多条纤维条交叉编制成型,且纤维条的表面设置不光滑,增加了PE流延膜的结构强度,第一加韧层和第二加韧层增强了PE流延膜的韧性的防裂效果,提高了抗拉性,保温层和隔热层的设置,提高了PE流延膜的保温隔热效果,避免了PE流延膜在低温环境下出现脆化的现象,提高了使用寿命,防水耐磨层有效防止水渗透至PE流延膜内,耐磨材质为聚氨酯,聚氨酯弹性体由于其结构具有软、硬两个链段,因此可以通过对分子链的设计,赋予材料高强度、韧性好、耐磨等优异性能,增强了PE流延膜的耐磨性,支撑层和加固层提高了PE流延膜的强度,避免了碰撞或挤压等现象造成PE流延膜破损,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提高了PE流延膜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PE流延膜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纤维层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号为:
[0013]1、PE层;2、支撑层;3、保温层;4、加固层;5、第二加韧层;6、隔热层;7、防水耐磨层;8、第一加韧层;9、纤维层;10、纤维条;11、流延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5]参照图1

2所示,一种新型PE流延膜,包括流延膜11、PE层1、防水耐磨层7、第二加韧层5和支撑层2,PE层1设置在流延膜11的下表面,防水耐磨层7设置在流延膜11的上表面,防水耐磨层7,有效防止水渗透至PE流延膜内,耐磨材质为聚氨酯,聚氨酯弹性体由于其结构具有软、硬两个链段,因此可以通过对分子链的设计,赋予材料高强度、韧性好、耐磨等优异性能,增强了PE流延膜的耐磨性,第二加韧层5设置在防水耐磨层7的下表面,支撑层2设置在流延膜11的上表面,第二加韧层5和防水耐磨层7固定连接,支撑层2和流延膜11固定连接,支撑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温层3,第二加韧层5的下表面设置有加固层4。
[0016]加固层4的下表面设置有隔热层6,支撑层2和加固层4提高了PE流延膜的强度,隔热层6的下表面设置有纤维层9,保温层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加韧层8,第一加韧层8的上表面与纤维层9固定连接,纤维层9的内部设置有纤维条10,纤维层9通过第一加韧层8与保温层3固定连接,保温层3和隔热层6的设置,提高了PE流延膜的保温隔热效果,避免了PE流延膜在低温环境下出现脆化的现象,提高了使用寿命,第一加韧层8、第二加韧层5和纤维层9的设置,纤维层9通过多条纤维条10交叉编制成型,且纤维条10的表面设置不光滑,增加了PE流延膜的结构强度,第一加韧层8和第二加韧层5增强了PE流延膜的韧性的防裂效果,提高了抗拉性。
[0017]本技术使用时,表面设置防水耐磨层7,有效防止水渗透至PE流延膜内,耐磨
材质为聚氨酯,聚氨酯弹性体由于其结构具有软、硬两个链段,因此可以通过对分子链的设计,赋予材料高强度、韧性好、耐磨等优异性能,增强了PE流延膜的耐磨性,支撑层2和加固层4提高了PE流延膜的强度,保温层3和隔热层6的设置,提高了PE流延膜的保温隔热效果,避免了PE流延膜在低温环境下出现脆化的现象,提高了使用寿命,第一加韧层8、第二加韧层5和纤维层9的设置,纤维层9通过多条纤维条10交叉编制成型,且纤维条10的表面设置不光滑,增加了PE流延膜的结构强度,第一加韧层8和第二加韧层5增强了PE流延膜的韧性的防裂效果,提高了抗拉性。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PE流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延膜(11)、PE层(1)、防水耐磨层(7)、第二加韧层(5)和支撑层(2),所述PE层(1)设置在流延膜(11)的下表面,所述防水耐磨层(7)设置在流延膜(1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加韧层(5)设置在防水耐磨层(7)的下表面,所述支撑层(2)设置在流延膜(1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加韧层(5)和防水耐磨层(7)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层(2)和流延膜(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层(2)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雄县环红封口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