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17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箱和按摩机构,所述传动箱设置在驱动电机和按摩机构之间起到减速传动作用,所述按摩机构被设置在桶身底壁上循环按摩脚底,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有至少一个传动轴以及可拆卸连接在不同传动轴两端的滚轮,其中所述滚轮由柱筒、轴盘、爪盘、按摩辊和箍套五部分构成,所述柱筒的两端外侧均固定有轴盘,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设置在泡脚桶底部的柱筒正反旋转,可带动按摩辊循环刮擦按摩脚底板,多个滚动的按摩辊能够减少按摩结构与足底的摩擦力,按摩辊的凹凸结构设计增强了按压效果,克服了传统按摩结构一体化,容易损伤足部的缺点,能够快速清除足底死皮、刺激脚部神经。脚部神经。脚部神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按摩总成,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属于理疗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脚又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这是因为科研已经证明: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而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同时,在水中加点中药,还可以起到其他作用,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用合适的中药泡脚对脚气也有一定的作用,
[0003]热水泡脚如同用艾条“温灸”脚上的穴位,而在泡脚盆里加入鹅卵石,高低不平的石头表面可以刺激脚底的穴位(涌泉、然谷、太溪等)或脚底反应区,起到类似足底按摩和针刺穴位的作用,从而提高足浴的效果,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泡脚盆里加入鹅卵石,可起到“针”与“灸”双效合一的作用,比起单纯用热水泡脚效果要好很多。
[0004]由于高低不平的泡脚桶底面按摩效果不佳,足浴客户都会选择在泡脚结束后进行专业的足底按摩,然而,在居家生活过程中,用户无法享受到专业的足底按摩服务,这使得足底按摩的效果大打折扣,缺乏一种专业的足底按摩设备来实现足浴按摩或浴后按摩,以满足人们居家养生的需求。
[0005]专利技术专利内容
[0006]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居家生活过程中,用户无法享受到专业的足底按摩服务,这使得足底按摩的效果大打折扣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箱和按摩机构,所述传动箱设置在驱动电机和按摩机构之间起到减速传动作用,所述按摩机构被设置在桶身底壁上循环按摩脚底,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有至少一个传动轴以及可拆卸连接在不同传动轴两端的滚轮,其中所述滚轮由柱筒、轴盘、爪盘、按摩辊和箍套五部分构成,所述柱筒的两端外侧均固定有轴盘,所述爪盘被设置与轴盘卡扣连接,所述轴盘外缘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口,相邻所述卡口之间容纳设置有按摩辊,所述箍套限位设置在相邻轴盘和爪盘外侧,用以限位按摩辊转动。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的一侧均设置有端套,所述滚轮一侧的爪盘内插接有连接销,所述滚轮另一侧的爪盘与传动轴的异形端头适配插接。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桶身的底壁中部设置有容纳槽一,所述容纳槽一的两侧连通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槽二,所述容纳槽二内并排设置有滚轮和端套,所述端套支撑按摩辊转动。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二的一侧还设置有支撑位,所述支撑位两侧对称设置有L槽,用以限位端套。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爪盘的中部设置有插筒,所述插筒与柱筒的中空槽对位插接,所述爪盘的内外两侧还贯穿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口,所述凹口一侧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卡爪,所述轴盘上设置有与卡爪相对的卡位结构,且相邻所述轴盘和爪盘的间距与箍套凹环内壁宽度一致。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销的中心还设置有柱形头,所述端套的中部对应该柱形头设置有圆形孔结构。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按摩辊包括有主轴、设置在主轴两端的限位圈以及套设在主轴中部外侧的辊体,其中所述辊体的外壁呈凹凸不平设计。
[00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箱包括有容纳在桶身底壁的箱座、与箱座组合设置的箱盖、转动设置在箱座底壁的至少一个直齿轮以及装配设置在直齿轮端部的锥齿轮一,所述传动轴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与锥齿轮一啮合传动的锥齿轮二,其中所述传动轴被限位设置在箱座和箱盖之间的拼接圆槽内,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外壁均设置有轴套,所述箱座和箱盖上还对应轴套设置有容纳位,所述直齿轮的端部设置有与锥齿轮一对位插接的限位结构,所述直齿轮和锥齿轮一相对位置上设置有螺纹孔。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箱还包括有罩设在箱盖上方的遮挡盖,所述箱座的上侧设置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底壁上排布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桶身、箱盖和遮挡盖上均对应连接孔设置有相同数量的通孔结构。
[00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遮挡盖、箱盖、箱座和直齿轮层叠设置在容纳槽一内。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设置在泡脚桶底部的柱筒正反旋转,可带动按摩辊循环刮擦按摩脚底板,多个滚动的按摩辊能够减少按摩结构与足底的摩擦力,按摩辊的凹凸结构设计增强了按压效果,克服了传统按摩结构一体化,容易损伤足部的缺点,能够快速清除足底死皮、刺激脚部神经,具备极好的养生足疗效果,使得居家养生按摩成为了可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一优选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一优选实施例中箱座的内部结构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一优选实施例的拆分结构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一优选实施例中按摩机构的安装位置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一优选实施例中桶体的结构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一优选实施例中轴盘和爪盘装配结构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一优选实施例中爪盘的结构图。
[0026]图中:1、驱动电机;2、传动箱;21、箱座;211、对接槽;212、连接孔;22、箱盖;23、直齿轮;24、锥齿轮一;25、遮挡盖;3、按摩机构;31、传动轴;311、锥齿轮二;32、滚轮;321、柱筒;322、轴盘;3221、卡口;323、爪盘;3231、插筒;3232、凹口;3233、卡爪;3234、连接销;324、按摩辊;3241、主轴;3242、限位圈;3243、辊体;325、箍套;33、端套;4、桶身;41、容纳槽一;
42、容纳槽二;421、支撑位;422、L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8,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9]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包括驱动电机1、传动箱2和按摩机构3,所述传动箱2设置在驱动电机1和按摩机构3之间起到减速传动作用,所述按摩机构3被设置在桶身4底壁上循环按摩脚底,所述按摩机构3包括有至少一个传动轴31以及可拆卸连接在不同传动轴31两端的滚轮32,其中所述滚轮32由柱筒321、轴盘322、爪盘323、按摩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包括驱动电机(1)、传动箱(2)和按摩机构(3),所述传动箱(2)设置在驱动电机(1)和按摩机构(3)之间起到减速传动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3)被设置在桶身(4)底壁上循环按摩脚底,所述按摩机构(3)包括有至少一个传动轴(31)以及可拆卸连接在不同传动轴(31)两端的滚轮(32),其中所述滚轮(32)由柱筒(321)、轴盘(322)、爪盘(323)、按摩辊(324)和箍套(325)五部分构成,所述柱筒(321)的两端外侧均固定有轴盘(322),所述爪盘(323)被设置与轴盘(322)卡扣连接,所述轴盘(322)外缘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口(3221),相邻所述卡口(3221)之间容纳设置有按摩辊(324),所述箍套(325)限位设置在相邻轴盘(322)和爪盘(323)外侧,用以限位按摩辊(324)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2)的一侧均设置有端套(33),所述滚轮(32)一侧的爪盘(323)内插接有连接销(3234),所述滚轮(32)另一侧的爪盘(323)与传动轴(31)的异形端头适配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4)的底壁中部设置有容纳槽一(41),所述容纳槽一(41)的两侧连通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槽二(42),所述容纳槽二(42)内并排设置有滚轮(32)和端套(33),所述端套(33)支撑按摩辊(324)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二(42)的一侧还设置有支撑位(421),所述支撑位(421)两侧对称设置有L槽(422),用以限位端套(3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泡脚桶按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爪盘(323)的中部设置有插筒(3231),所述插筒(3231)与柱筒(321)的中空槽对位插接,所述爪盘(323)的内外两侧还贯穿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口(3232),所述凹口(3232)一侧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涛向文林邹加兵刘继辉汤颖颖许立陈可夫向文明郑国庆杨明华陈廷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左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