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网络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11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网络摄像机,包括摄像机本体、固定座和支撑架,手持时,将第一夹持杆与放置杆固定在同一直线上,使用者直接手持放置杆,即可使用摄像机本体进行拍摄。将网络摄像机夹于显示屏,直接使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夹于显示屏上,固定完毕后即可使用摄像机本体进行拍摄。直接放置于桌面上进行拍摄时,将放置杆远离第一夹持杆的一端与第二夹持杆进行连接,可以直接将放置杆放于桌面上,放置完毕后,即可使用摄像机本体进行拍摄。因此,使用此网络摄像机,既能方便手持进行使用,也能适用于夹持或者直接放置在桌面上进行使用,使用的范围广,有利于对网络摄像机进行充分的使用。分的使用。分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网络摄像机


[0001]本技术涉及摄像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网络摄像机。

技术介绍

[0002]网络摄像机是一种结合传统摄像机与网络技术所产生的新一代摄像机,它可以将影像通过网络传至地球另一端,且远端的浏览者不需用任何专业软件,只要标准的网络浏览器(如"Microsoft IE或Netscape)即可监视其影像。网络摄像机一般由镜头、图像、声音传感器、A/D转换器、图像、声音、控制器网络服务器、外部报警、控制接口等部分组成。
[0003]目前常见的网络摄像机均可以固定在支架上,但是不方便手持,可使用的范围窄,不利于对网络摄像机的充分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网络摄像机,包括:摄像机本体、固定座和支撑架;
[0005]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转动板,所述摄像机本体设置于所述转动板上,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摄像机本体的一面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0006]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板、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固定座通过伸缩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夹持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均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面上,所述第一夹持杆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放置杆的一端,所述放置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杆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活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杆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与所述第一夹持杆可拆卸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杆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板连接,另一端部分穿过所述穿孔,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两个弹簧,每一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杆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夹持板可拆卸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垫和所述第二缓冲垫均为海绵垫。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插设有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插孔,且所述固定环上活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插孔,且所述固定件部分活动插设于任一所述第二插孔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插设有一支撑杆,且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一放置座,所述支撑杆活动放置于所述放置座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抵接块,若干所述抵接块等距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活动放置于所述放置座上,另一端与任一所述抵接块活动抵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此网络摄像机时,需要手持时,将第一夹持杆与放置杆固定在同一直线上,将第一夹持杆和放置杆固定完毕后,使用者直接手持放置杆,即可使用摄像机本体进行拍摄。需要将网络摄像机夹于显示屏,直接使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夹于显示屏上,即可对支撑架进行固定,固定完毕后即可使用摄像机本体进行拍摄。需要直接放置于桌面上进行拍摄时,将放置杆远离第一夹持杆的一端与第二夹持杆进行连接,当放置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上时,可以直接将放置杆放于桌面上,放置完毕后,即可使用摄像机本体进行拍摄。因此,使用此网络摄像机,既能方便手持进行使用,也能适用于夹持或者直接放置在桌面上进行使用,使用的范围广,有利于对网络摄像机进行充分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7]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8]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网络摄像机的一方向示意图;
[0019]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网络摄像机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0020]图3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网络摄像机的一方向示意图;
[0021]图4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网络摄像机的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网络摄像机,包括:摄像机本体100、固定座200和支撑架,所述固定座200上设置有转动板210,所述摄像机本体100设置于所述转动板210上,所述固定座200远离所述摄像机本体100的一面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板410、第一夹持杆420和第二夹持杆430,所述固定座200通过伸缩架300设置于所述连接板410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夹持杆420和所述第二夹持杆430均设置于所述连接板410的另一面上,所述第一夹持杆420远离所述连接板410的一端转动连接放置杆440的一端,所述放置杆44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杆430远离所述连接板410的一端活动连接。
[0024]也就是说,使用此网络摄像机时,如果需要手持时,将第一夹持杆420与放置杆440固定在同一直线上,具体地,如何对转动连接的第一夹持杆420和放置杆440进行固定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例如通过在第一夹持杆420上设置卡块,在放置杆440上开设卡槽,通过卡块卡接于卡槽内来实现固定,也就是说,还可以通过其它现有的方式将转动连接的第一夹持杆420和放置杆440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0025]上述实施例中,将第一夹持杆420和放置杆440固定完毕后,使用者直接手持放置杆440,即可使用摄像机本体100进行拍摄。如果需要将网络摄像机夹于显示屏,直接使用第
一夹持杆420和第二夹持杆430夹于显示屏上,即可对支撑架进行固定,也即是对摄像机本体100进行固定,固定完毕后即可使用摄像机本体100进行拍摄。如果需要直接放置于桌面上进行拍摄时,将放置杆440远离第一夹持杆420的一端与第二夹持杆430进行连接,由于放置杆440的形状为长方体,因此当放置杆44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夹持杆420和第二夹持杆430上时,可以直接将放置杆440放于桌面上,放置完毕后,即可使用摄像机本体100进行拍摄。因此,使用此网络摄像机,既能方便手持进行使用,也能适用于夹持或者直接放置在桌面上进行使用,使用的范围广,有利于对网络摄像机进行充分的使用。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杆42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421,所述第一缓冲垫421与所述第一夹持杆42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杆430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二夹持杆430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板431,所述夹持板431上设置有拉杆432,所述拉杆432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板431连接,另一端部分穿过所述穿孔,所述夹持板431上设置有两个弹簧433,每一所述弹簧433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板4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杆430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网络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机本体、固定座和支撑架;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转动板,所述摄像机本体设置于所述转动板上,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摄像机本体的一面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板、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固定座通过伸缩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夹持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均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面上,所述第一夹持杆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放置杆的一端,所述放置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杆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网络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杆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与所述第一夹持杆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网络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杆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板连接,另一端部分穿过所述穿孔,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两个弹簧,每一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网络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第二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广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诺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