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695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依次管道连接的调节池、一级絮凝沉淀池、二级絮凝沉淀池、管式微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和回用水池,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和二级絮凝沉淀池通过排泥管路连接污泥池,所述回用水池通过冲洗管路与排泥管路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反应沉淀+微滤+反渗透”组合处理工艺,不仅将烟气洗涤废水处理至可回用状态,实现废水零排放,节约水资源,投资、运行费用较低;并直接利用回用水池的水作为污泥排出系统及管式微滤装置的冲洗来源,有效防止沉淀池及管式微滤装置堵塞,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通过电控系统,实现自动化冲洗过程,实现远程控制,保证人身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大型燃煤电厂的兴建,燃料用量不断增加,SO2的排放量越来越多,由此造成的大气污染也日趋严重,采取脱硫措施已迫在眉睫。SO2的控制途径: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FGD)。目前烟气脱硫被认为是控制SO2排放量最行之有效的途径。石灰石

石膏湿式烟气脱硫是世界上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脱硫工艺。这种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所产生的脱硫废水,其pH为4~6,同时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石膏颗粒、SiO2、Al和Fe的氢氧化物)、氟化物和微量的重金属,如As、Cd、Cr、Hg等。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而必须对其加以治理才能排放。现有的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其结构复杂,设计成本高,不利于产业化推广,且沉淀池排泥系统,极易污堵管道,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排泥泵堵塞,使得系统运行过程中设备故障多、运维费用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关键在于:依次管道连接的调节池、一级絮凝沉淀池、二级絮凝沉淀池、管式微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和回用水池,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和二级絮凝沉淀池通过排泥管路连接污泥池,所述回用水池通过冲洗管路与排泥管路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排泥管路包括污泥管一和污泥管二,所述污泥管一的进口端与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通,所述污泥管二的进口端与所述二级絮凝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通,污泥管一和污泥管二的出口端均与所述污泥池连通,污泥管一和污泥管二的中部均与所述冲洗管路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冲洗管路包括第一冲洗管、第二冲洗管和第三冲洗管,第一冲洗管、第二冲洗管和第三冲洗管的进口端均与所述回用水池连通,所述第一冲洗管、第二冲洗管和第三冲洗管的出水端分别与管式微滤装置、污泥管一和污泥管二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污泥管一位于一级絮凝沉淀池与第二冲洗管的之间一段设有电子阀,所述污泥管一位于第二冲洗管与所述污泥池之间的一段设有电子阀和污泥泵一。
[0008]优选的,所述污泥管二位于二级絮凝沉淀池与第三冲洗管之间的一段设有电子阀,所述污泥管二位于第三冲洗管与所述污泥池之间的一段设有电子阀和污泥泵二。
[0009]优选的,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管道连接有第一加药单元,所述第一加药单元包括液碱管、镁剂管、混凝剂管和助凝剂管,所述液碱管、镁剂管、混凝剂管和助凝剂管分别与一级絮凝沉淀池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二级絮凝沉淀池管道连接有第二加药单元,所述第二加药单元包括液碱管、碳酸钠管、混凝剂管和螯合剂管,所述液碱管、碳酸钠管、混凝剂管和螯合剂管分别与二级絮凝沉淀池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电子阀、电子阀、污泥泵一、电子阀、电子阀和污泥泵二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反应沉淀+微滤+反渗透”组合处理工艺,充分利用RO高脱盐性及MF耐污染的特点,不仅将烟气洗涤废水处理至可回用状态,实现废水零排放,而且降低一次性投资及运营管理费用提高循环冷却水循环倍数;节约水资源,投资、运行费用较低;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小;并直接利用回用水池的水作为污泥排出系统及管式微滤装置的冲洗来源,有效防止沉淀池及管式微滤装置堵塞,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设置自动冲洗的电控系统,实现一键式自动化冲洗过程、免去人工现场操作,实现远程控制,减少现场人员走动,保证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所示,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依次管道连接的调节池、一级絮凝沉淀池、二级絮凝沉淀池、管式微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和回用水池,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和二级絮凝沉淀池通过排泥管路连接污泥池,所述回用水池通过冲洗管路与排泥管路连通,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管道连接有第一加药单元,所述第一加药单元包括液碱管、镁剂管、混凝剂管和助凝剂管,所述液碱管、镁剂管、混凝剂管和助凝剂管分别与一级絮凝沉淀池连通,所述二级絮凝沉淀池管道连接有第二加药单元,所述第二加药单元包括液碱管、碳酸钠管、混凝剂管和螯合剂管,所述液碱管、碳酸钠管、混凝剂管和螯合剂管分别与二级絮凝沉淀池连通。
[0017]实施例2
[0018]如图1所示,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依次管道连接的调节池、一级絮凝沉淀池、二级絮凝沉淀池、管式微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和回用水池,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和二级絮凝沉淀池通过排泥管路连接污泥池,所述回用水池通过冲洗管路与排泥管路连通,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管道连接有第一加药单元,所述第一加药单元包括液碱管、镁剂管、混凝剂管和助凝剂管,所述液碱管、镁剂管、混凝剂管和助凝剂管分别与一级絮凝沉淀池连通,所述二级絮凝沉淀池管道连接有第二加药单元,所述第二加药单元包括液碱管、碳酸钠管、混凝剂管和螯合剂管,所述液碱管、碳酸钠管、混凝剂管和螯合剂管分别与二级絮凝沉淀池连通;
[0019]所述排泥管路包括污泥管一11和污泥管二12,所述污泥管一11的进口端与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通,所述污泥管二12的进口端与所述二级絮凝沉淀池的污泥出
口连通,污泥管一11和污泥管二12的出口端均与所述污泥池连通,污泥管一11和污泥管二12的中部均与所述冲洗管路连通;
[0020]所述冲洗管路包括第一冲洗管21、第二冲洗管22和第三冲洗管23,第一冲洗管21、第二冲洗管22和第三冲洗管23的进口端通过总管与所述回用水池连通,所述第一冲洗管21、第二冲洗管22和第三冲洗管23的出水端分别与管式微滤装置、污泥管一11和污泥管二12连通;所述污泥管一11位于一级絮凝沉淀池与第二冲洗管22的之间一段设有电子阀A,所述污泥管一11位于第二冲洗管22与所述污泥池之间的一段设有电子阀B和污泥泵一13;所述污泥管二12位于二级絮凝沉淀池与第三冲洗管23之间的一段设有电子阀C,所述污泥管二12位于第三冲洗管23与所述污泥池之间的一段设有电子阀D和污泥泵二14;所述第一冲洗管21上设有电子阀E,所述总管上设有循环水泵24,所述电子阀A、电子阀B、电子阀C、电子阀D、电子阀E、污泥泵一13、污泥泵二14和循环水泵2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1]工作原理:当系统运行一定时间后,系统停运时,通过电控系统进行自动冲洗,电子阀B、污泥泵一13、电子阀D和污泥泵二14关闭,电子阀A、电子阀C、电子阀E和循环水泵24开启,将沉积在一级絮凝沉淀池和二级絮凝沉淀池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依次管道连接的调节池、一级絮凝沉淀池、二级絮凝沉淀池、管式微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和回用水池,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和二级絮凝沉淀池通过排泥管路连接污泥池,所述回用水池通过冲洗管路与排泥管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路包括污泥管一(11)和污泥管二(12),所述污泥管一(11)的进口端与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通,所述污泥管二(12)的进口端与所述二级絮凝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通,污泥管一(11)和污泥管二(12)的出口端均与所述污泥池连通,污泥管一(11)和污泥管二(12)的中部均与所述冲洗管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路包括第一冲洗管(21)、第二冲洗管(22)和第三冲洗管(23),第一冲洗管(21)、第二冲洗管(22)和第三冲洗管(23)的进口端均与所述回用水池连通,所述第一冲洗管(21)、第二冲洗管(22)和第三冲洗管(23)的出水端分别与管式微滤装置、污泥管一(11)和污泥管二(1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烟气洗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管一(11)位于一级絮凝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静何萧杜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洵灏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