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云平台的低代码配置接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680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云平台的低代码配置接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新接入云平台类型与云服务类型进行注册;构建新云平台及已对接云平台包,并完成云平台的标准模型配置;对配置完成的云平台版本及云服务进行发布与部署;完成云平台的标准服务API配置;对可接入的云平台类型上计划支持的服务类型所涉及到的模型进行配置;完成同服务类型的云平台权限与标准权限的适配;对同服务类型云平台上提供的云平台服务API进行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云平台接入方法灵活简单,屏蔽了下层异构云平台中各云平台资源及管理功能API的差异、页面元素表现的差异,设计人员可以先根据抽象的云服务在一屏配置页面定义标准云服务API。务在一屏配置页面定义标准云服务API。务在一屏配置页面定义标准云服务AP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云平台的低代码配置接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云平台业务支撑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多云平台的低代码配置接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云计算业务的全面发展,多云时代已经来临,混合多云将成为新常态,势必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存在,并将不断地丰富与完善。为更好的帮助企业践行多云策略,在构建多云管理平台时,必须具备很好的扩展能力,能够快速覆盖企业引入多种异构基础设施和云商;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能够敏捷响应用户上云、用云一站式服务体验;必须提供开放的API能力,只有开放,才能方便用户形成符合自身的解决方案,持续创造价值。
[0003]多云管理平台需要对多种不同厂商、技术架构的云平台进行统一管控,它所管理的内容都来自于底层的云平台,因此需要能够对接不同的云平台。但是由于底层云平台都有各自的资源、能力架构,以某厂家公有云为例,提供的云服务就已达到100多个,每个云服务又根据开放的能力具备几十个API,因此如果按照传统编写代码方式去进行对接会耗费大量的人力,所以需要有一套能够快速灵活对接不同云平台上各类云服务能力API的架构。
[0004]同时,多云管理平台的核心是统一,即能够尽可能的对外提供一套针对多个云平台的统一运营、运维、资源管理能力,因此不能因为新接入了一个云平台或一个云平台上某个云服务,就对整个多云管理平台进行功能上的修改,所以多云管理平台除了能够接入多种云平台外,还需要能够屏蔽底层云平台上资源、能力的差异,以统一的界面对多个云平台进行管控。
[0005]目前对于多云的管理,大多数的做法是根据每个云平台的接口进行定制化封装,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对接复杂,需要了解云平台各自管理的业务逻辑,针对具体云平台接口调用方式进行定制开发,需要了解云平台厂家各自管理的业务逻辑对于开发人员要求较高,且云平台升级后,若接口有调整需要定制化持续修改;2、新需求满足效率低,对于目前及将来,特别是云计算业务的开展,需求的快速适配或按需随选的要求下,对服务接入的及时性要求逐步增高;现有的接口无法随时按服务需求进行调整接入;3、可扩展性弱,因为采用定制化方式对接云平台进行管理,所以可扩展性较弱,通常都是按照每个数据中心不同的云厂家进行定制方式,如果需要纳入新的云厂家,开发周期将变得比较长,按以往的项目实验经验,接入一朵新的云,完整对接某一类云产品需耗时一周,同时不一定能兼容现有的多云管理框架,可能涉及原系统的架构及模型调整。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云平台的低代码配置接入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8]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多云平台的低代码配置接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新接入云平台类型与云服务类型进行注册;S2、构建新云平台及已对接云平台包,并完成云平台的标准模型配置;S3、对配置完成的云平台版本及云服务进行发布与部署;S4、完成云平台的标准服务API配置;S5、对可接入的云平台类型上计划支持的服务类型所涉及到的模型进行配置;S6、完成同服务类型的云平台权限与标准权限的适配;S7、对同服务类型云平台上提供的云平台服务API进行配置。
[0009]进一步的,S1中所述云平台类型注册是对产品所能接入的云平台类型进行管理,包括定义每种云平台类型的服务地址类型、版本号及基础包。
[0010]进一步的,S1中所述云服务类型注册是对产品所支持管理的云服务类型进行定义,包括定义云服务类型的弹性云主机、对象存储及负载均衡的参数。
[0011]进一步的,S2中所述云平台的标准模型配置包括模型定义、属性定义及关系定义;其中,模型定义用于管理云平台的标准模型的模型图标、模型名称及模板编码;属性定义用于配置该模型所需的属性的ID、名称、类型、默认值及各类约束条件;关系定义用于拓扑间的展示以及关联分析。
[0012]进一步的,S4中对所述标准服务进行API配置时,将配置参数按照云平台类型分为基础参数与扩展参数;其中,所述基础参数为云平台类型通用参数,所述扩展参数为云平台类型个性化参数。
[0013]进一步的,S5中所述服务类型所涉及到的模型与S2中所述云平台的标准模型配置参数一致。
[0014]进一步的,S7中所述云平台服务API与S4中所述云平台的标准服务API配置参数一致。
[0015]进一步的,在对接公有云平台或专有云平台时,所述平台包分为平台基础包及平台规则包。
[0016]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基础包的使用流程如下:在基础包中添加所需配置文件指明对接的云平台类型,按照接口规范编写逻辑并构建平台基础包;在基础包封装完成后,通过基础包管理模块管理进行上传并进行校验解析;在解析完成后,在进行服务调用需要访问云平台时,采用平台访问控制模块对基础包进行调用。
[0017]进一步的,所述平台规则包的使用流程如下:在规则包中添加所需配置文件并指明适用的云平台类型及云服类型,按照接口规范编写相关逻辑并构建平台规则包;在规则包封装完成后,通过规则包管理模块管理进行上传并进行校验解析;
在解析完成后,通过原子服务注册模块适应性选择是否加载相应的规则校验包,若选择加载,则采用服务调用控制模块进行调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多云平台接入方法灵活简单,屏蔽了下层异构云平台中各云平台资源及管理功能API的差异、页面元素表现的差异,设计人员可以先根据抽象的云服务在一屏配置页面定义标准云服务API;上层各应用能力中心可以通过标准云服务API对底层不同云平台云服务能力进行调用,从而实现将上层应用能力中心与底层云平台解耦;在标准云服务API定义完成后,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标准云服务API的能力,不需要进行代码开发,而是通过拖拽方式编排组合底层云平台的原生API,来快速完成对底层云平台的能力调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底层异构云平台接口、对接操作复杂等问题。
[0019](2)、本专利技术灵活便捷的可视化设计,可将各云平台上差异化的数据采集回来并能够按照标准模型映射入库,在这里我们提供灵活便捷的全程可视化一屏配置能力,用户可以通过在界面上进行拖拽设计与录入归一化规则,并且可以方便建立各类数据处理组件,在里面录入相应的处理逻辑,同时产品本身提供了基础的逻辑判断组件与数据处理组件,通过以上种种能力搭配,能够帮助用户快速的完成从云平台原数据到标准模型的适配映射。
[0020](3)、本专利技术将上层云能力中心与底层多种异构云平台进行解耦,即适配各云平台上的管理模型,如租户、权限、区域相关、业务相关等模型、资源模型、服务,抽象成统一的一套规范,本方法支持全量云服务的调用与云产品的管理,可对需求做快速的配置与编排,满足现在与未来业务高速发展的需求。
[0021](4)、本专利技术的配置方法可扩展性强,由于采用统一标准的SDK包与适配层接口,后期如果需要扩展接入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云平台的低代码配置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新接入云平台类型与云服务类型进行注册;S2、构建新云平台及已对接云平台包,并完成云平台的标准模型配置;S3、对配置完成的云平台版本及云服务进行发布与部署;S4、完成云平台的标准服务API配置;S5、对可接入的云平台类型上计划支持的服务类型所涉及到的模型进行配置;S6、完成同服务类型的云平台权限与标准权限的适配;S7、对同服务类型云平台上提供的云平台服务API进行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云平台的低代码配置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云平台类型注册是对产品所能接入的云平台类型进行管理,包括定义每种云平台类型的服务地址类型、版本号及基础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云平台的低代码配置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云服务类型注册是对产品所支持管理的云服务类型进行定义,包括定义云服务类型的弹性云主机、对象存储及负载均衡的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云平台的低代码配置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云平台的标准模型配置包括模型定义、属性定义及关系定义;其中,模型定义用于管理云平台的标准模型的模型图标、模型名称及模板编码;属性定义用于配置该模型所需的属性的ID、名称、类型、默认值及各类约束条件;关系定义用于拓扑间的展示以及关联分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云平台的低代码配置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对所述标准服务进行API配置时,将配置参数按照云平台类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