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板构造架加固梁柱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节点加固结构
,具体为一种新型钢板构造架加固梁柱节点。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公开发表或公开使用的技术情况:现有的加固方案一般是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外粘钢板、增设支点、施加预应力或采用复合纤维增强材料等方式,单一形式的加固方案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2017年6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加固结构”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为:CN 206220245 U,该专利主要包括了相互连接的框架梁、框架柱、楼面板,所述梁柱节点上设有钢筋笼,钢筋笼包括若干根穿过楼面板的竖向钢筋,并经横向箍筋连为一体,所述钢筋笼的外部包裹有混凝土层。该节点通过预应力钢丝束提供预应力,抵消原节点核心区的约束作用,大幅提高了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刚度,钢筋笼通过绑扎而成,现场施工方便,增强结构整体性。该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需要多次使用钢丝束对钢筋进行绑扎,绑扎精度及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从而影响加固效果。
[0003]2019年9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板构造架加固梁柱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柱(2)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2)两侧形成十字节点的钢筋混凝土梁(1),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端部依次套设有变截面U形钢板(12)和U形钢板(11),两侧所述变截面U形钢板(12)位于两侧所述U形钢板(11)之间,且与钢筋混凝土柱(2)侧面贴近,所述变截面U形钢板(12)和U形钢板(11)上端之间通过斜拉钢板(13)连接固定,所述斜拉钢板(13)两端与变截面U形钢板(12)及U形钢板(11)之间通过第二高强度螺栓(9)连接,同一侧所述变截面U形钢板(12)的前后侧之间设置有一对相向设置的第一角钢(3),前后侧第一角钢(3)以及变截面U形钢板(12)之间通过第二高强度螺栓(9)连接,左右侧所述第一角钢(3)及钢筋混凝土柱(2)之间通过贯穿第一高强度螺栓(8)连接,左右两侧所述变截面U形钢板(12)的底面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2)的侧面之间均设置有承托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柱(2)的外壁对应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高度处设置有套箍结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学渊,宗晨晨,刘明宏,杨国,黄晓锋,缪颖,汤昌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