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避雷器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676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浪涌保护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避雷器报警装置,包括浪涌保护器、浪涌报警器,所述浪涌保护器与浪涌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浪涌报警器包括机架、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安装于机架后部左侧,所述机架顶端左部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左端连接有垂直弹片,所述垂直弹片下端设有吸附片,所述吸附片左部连接有翘曲弹片,所述吸附片与机架之间设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上安装有铜磁圈,所述吸附片还设有底部设有计数器,所述连接架自由端设有触电杆,所述触电杆通过螺栓活动安装于连接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精准的记录浪涌保护器所承受的雷击或者过载电压次数,使维修人员能够直观的了解电路所受到的过载冲击。直观的了解电路所受到的过载冲击。直观的了解电路所受到的过载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避雷器报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浪涌保护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源避雷器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雷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以接闪器(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引下线、接地装置为主,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雷针(带、网、线)、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内部防雷包括防雷电感应、线路浪涌、地电位反击、雷电波入侵以及电磁与静电感应的措施。该方法是采用等电位联结,包括直接连接和通过SPD间接连接,使金属体、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将因雷击和其他浪涌引起的内部设施分流和感应的雷电流或浪涌电流泄放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0003]雷电的特点是电压上升非常快(10μs以内),峰值电压高(数万至数百万伏),电流大(几十至几百千安),维持时间较短(几十至几百微秒),传输速度快(以光速传播),能量非常巨大,是浪涌电压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随着电子、微电子集成化设备的大量应用,雷电过电压和雷击电磁脉冲所造成的系统和设备的损坏越来越多。因此,尽快解决建筑物和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灾害防护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0004]随着相关设备对防雷要求的日益严格,安装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Device,SPD)抑制线路上的浪涌和瞬时过电压、泄放线路上的过电流成为现代防雷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
[0005]公开号为CN10561014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浪涌保护器,包括:保护器;保护器内部设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漏电流检测模块、单片机、过热检测模块、热保护模块、漏电流保护模块、防雷器件;漏电流检测模块、过热检测模块、热保护模块、漏电流保护模块分别与单片机电连接,单片机用于根据漏电流检测模块检测的线路漏电流以及过热检测模块线路过热,控制漏电流保护模块、热保护模块、防雷器件动作抑制线路上的浪涌、泄放线路上的过电流,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
[0006]公开号为CN10457802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浪涌保护器,包括浪涌保护器主体及其接线端口,浪涌保护器主体的外表面包裹有玻璃钢壳体,浪涌保护器上还设置有能显示空气湿度的电子湿度计,该电子湿度计与浪涌保护器电连接,电子湿度计及接线端口处无玻璃钢壳体包裹。因此,该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浪涌保护器外表面包裹玻璃钢壳体避免了其在工作过程中内部的压敏电阻可能发生爆裂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0007]但是,仍然存在下列问题:现有技术无法对雷击或者过压电流对于电流的冲击次数进行报警和记录;现有技术对于过压电流均检测采用电子采集,容易产生错记和漏记。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避雷器报警装置,
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雷击或者过压电流对于电流的冲击次数进行报警和记录以及对于过压电流均检测采用电子采集,容易产生错记和漏记等问题。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避雷器报警装置,包括浪涌保护器、浪涌报警器,所述浪涌保护器与浪涌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浪涌报警器包括机架、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安装于机架后部左侧,所述机架顶端左部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左端连接有垂直弹片,所述垂直弹片下端设有吸附片,所述吸附片左部连接有翘曲弹片,所述吸附片与机架之间设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上安装有铜磁圈,所述吸附片还设有底部设有计数器,所述连接架自由端设有触电杆,所述触电杆通过螺栓活动安装于连接架上;所述机架上端设有第一接电端,所述连接架上设有第二接电端,所述第一接电端为正极,所述第二接电端为负极。
[0010]当过压电流进入浪涌保护器后,浪涌保护器的第一接电端,电流通过第一接电端进入机架上的铜磁圈,并通过铜磁圈上的导电柱进入吸附片,吸附片随后将电流导入翘曲弹片上,翘曲弹片与触电杆电连接,使电流通过连接架与第二接电端上的负极形成通路,当电流形成通路后,铜磁圈内部的铜线圈被大电流通电形成电磁化,使铜线圈具备磁性对吸附片进行吸附,吸附片在连接柱上下压吸附至铜磁圈处,吸附片下压使底部的计数器被触发,记录此次电流通路。
[0011]进一步的,所述计数器包括计数针、第一计数动轴、第一计数动轴固定盘以及计数底盘,所述计数针一端连接吸附片,所述计数针的另一端与第一计数动轴连接,所述第一计数动轴固定盘将第一计数动轴安装于计数底盘上,所述第一计数动轴右端设有第一动盘,所述第一动盘外圈设有第二计数动轴,所述第二计数动轴底端设有第二动盘,所述第二动盘圆心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底部设有计数齿轮。
[0012]大电流通过浪涌保护器进入浪涌报警器时,铜磁圈磁化带动吸附片下压,吸附片同时带动计数针活动,计数针联动第一计数动轴向右伸出,当第一计数动轴向右伸出时,第一动盘外圈所设的第二计数动轴将在第二动盘上逆时针运动,使第二动盘联动主动轴转动带动计数齿轮旋转进行计数,通过大电流通过浪涌保护器时触动浪涌报警器带动计数齿轮进行准确计数,避免电子计数所带来的误记和漏记,使电流记录数据更加准确。
[0013]进一步的,所述浪涌保护器包括基座和浪涌阻绝器,所述浪涌阻绝器安嵌与基座上。
[0014]只有在过压电流或者雷击造成的大电流才能够通过浪涌阻绝器,浪涌阻绝器能够对电流进行阻断,避免正常电流通过造成浪涌报警器误触,在浪涌阻绝器承载过压电流次数接近使用寿命后,能够将浪涌阻绝器从基座上拆下,便于提高浪涌保护器的拆修效率以及保护性能。
[0015]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包括零线端、火线端和输出端,所述零线端与火线端通过浪涌阻绝器与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端中段设有接地线,所述输出端尾端设有电压适配器,所述电压适配器正极与第一接电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适配器负极与第二接电端电连接。
[0016]通过电压适配器将过压电流弱化,使进入浪涌报警器的电流电压维持在220v以下,避免过压电流使铜磁圈过度磁化,造成垂直弹片无法回弹,使浪涌报警器在短时间内无法再次记录。
[0017]进一步的,所述计数齿轮上设有计数面板。
[0018]所述计数面板能够使维修人员或者用户直观清晰的了解电路所受到的冲击次数,对电路提前预警以及检修。
[0019]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右部还设有蜂鸣器。
[0020]所述蜂鸣器能够在电路收到过压电流冲击时发出蜂鸣声,对电路收到的冲击进行报警。
[0021]进一步的,所述浪涌保护器需要并联接入电路中使用。
[0022]进一步的,所述浪涌保护器需要在总闸空开的后面,与其他负载空开一起使用。
[0023]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线需要加粗电缆。
[0024]进一步的,所述浪涌保护器采用两相保护器或三相四线保护器。
[0025]进一步的,所述浪涌保护器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20V/380V的供电系统中。
[002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吸附片上的垂直弹片由于磁力发生形变带动翘曲弹片脱离与触电杆的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避雷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浪涌保护器(1)、浪涌报警器(2),所述浪涌保护器(1)与浪涌报警器(2)电连接,所述浪涌报警器(2)包括机架(3)、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安装于机架(3)后部左侧,所述机架(3)顶端左部安装有连接柱(5),所述连接柱(5)左端连接有垂直弹片(6),所述垂直弹片(6)下端设有吸附片(7),所述吸附片(7)左部连接有翘曲弹片(8),所述吸附片(7)与机架(3)之间设有导电柱(9),所述导电柱(9)上安装有铜磁圈(10),所述吸附片(7)还设有底部设有计数器(71),所述连接架(4)自由端设有触电杆(40),所述触电杆(40)通过螺栓活动安装于连接架(4)上;所述机架(3)上端设有第一接电端(31),所述连接架(4)上设有第二接电端(41),所述第一接电端(31)为正极,所述第二接电端(41)为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避雷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器(71)包括计数针(72)、第一计数动轴(73)、第一计数动轴固定盘(74)以及计数底盘(75),所述计数针(72)一端连接吸附片(7),所述计数针(72)的另一端与第一计数动轴(73)连接,所述第一计数动轴固定盘(74)将第一计数动轴(73)安装于计数底盘(75)上,所述第一计数动轴(73)右端设有第一动盘(76),所述第一动盘(76)外圈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升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呈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