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缺相保护功能的A型漏电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67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缺相保护功能的A型漏电保护器,包括直流整流电路、漏电保护芯片、漏电感应线圈、可控硅、第三电容至第七电容及第四电阻;特点是还包括继电器线圈、复位开关及第二电容,所述继电器线圈上设定有两组常开触点,一组常开触点串联在火线L上,另一组常开触点串联在零线N上,复位开关可控制继电器线圈上的两组常开触点同时闭合,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分别与直流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及可控硅阳极电连接,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及漏电保护芯片的供电端8脚电连接,漏电保护芯片的3脚接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其优点为:采用普通的AC型漏电保护芯片,实现A型漏电保护的功效,电路结构简单,耗电量小,价格便宜,且带有缺相保护功能,安全性能更高。安全性能更高。安全性能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缺相保护功能的A型漏电保护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缺相保护功能的A型漏电保护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A型漏电保护器均没有带缺相保护功能,且都是采用市面上专用的A型漏电保护芯片,其电路结构复杂,静态功耗大,价格贵,成本高;保护功能不完备,所以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缺相保护功能的A型漏电保护器,采用普通AC型漏电保护芯片实现A型漏电保护的功效,电路结构简单,静态功耗小,成本低廉,且保护功能完善,安全性能更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带缺相保护功能的A型漏电保护器,包括直流整流电路、漏电保护芯片、漏电感应线圈、可控硅、第三电容至第七电容及第四电阻;所述漏电感应线圈套设在火线L及零线N上,所述第四电阻与第六电容并联后一端分别与漏电感应线圈的一端及漏电保护芯片的一输入端即2脚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漏电感应线圈的另一端、漏电保护芯片的另一输入端即1脚及第七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漏电保护芯片的7脚及可控硅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漏电保护芯片的6脚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漏电保护芯片的4脚电连接,所述可控硅的阴极、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及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继电器线圈、复位开关及第二电容,所述继电器线圈上设定有两组常开触点,一组常开触点串联在火线L上,另一组常开触点串联在零线N上,复位开关可控制继电器线圈上的两组常开触点同时闭合,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分别与直流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及可控硅阳极电连接,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及漏电保护芯片的供电端8脚电连接,漏电保护芯片的3脚接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0005]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试验开关及第三电阻,所述试验开关与第三电阻串联后一端与零线N电连接,另一端与穿过漏电感应线圈(ZCT)的火线L电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采用普通的AC型漏电保护芯片,实现A型漏电保护的功效,电路结构简单,耗电量小,价格便宜,且带有缺相保护功能,安全性能更高。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
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至“第七”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0]如图1所示,其是一种带缺相保护功能的A型漏电保护器,包括直流整流电路、漏电保护芯片IC、漏电感应线圈ZCT、可控硅VT、继电器线圈JL、复位开关RESET、第二电容C3至第七电容C7及第四电阻R4,漏电保护芯片IC的型号是54123,其是普通的AC型漏电保护芯片。
[0011]所述漏电感应线圈ZCT套设在火线L及零线N上,所述第四电阻R4与第六电容C6并联后一端分别与漏电感应线圈ZCT的一端及漏电保护芯片IC的一输入端即2脚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漏电感应线圈ZCT的另一端、漏电保护芯片IC的另一输入端即1脚及第七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与漏电保护芯片IC的7脚及可控硅VT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漏电保护芯片IC的6脚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漏电保护芯片IC的4脚电连接,漏电保护芯片IC的3脚、可控硅VT的阴极、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及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线圈上设定有两组常开触点,一组常开触点串联在火线L上,另一组常开触点串联在零线N上,复位开关RESET可控制继电器线圈JL上的两组常开触点同时闭合,继电器线圈JL的一端分别与直流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及可控硅VT阳极电连接,继电器线圈JL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及漏电保护芯片IC的供电端8脚电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0012]所述直流整流电路包括电解电容E、整流桥堆D、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一电容C1、压敏电阻RU1;所述压敏电阻RU1并联在电源输入端的火线L和零线N之间,可有效抵御和吸收串入电路的尖脉冲浪涌电压;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及第一电容C1相互串并联组成一个简洁有效的降压限流电路,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容C1并联后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整流桥堆D的3脚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火线L输入端,整流桥堆D的1脚接零线N输入端,整流桥堆D的2脚分别与可控硅VT的阳极及继电器线圈JL的一端电连接,整流桥堆D的4脚接地,所述电解电容E的正端与直流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电解电容E的负端接地,所述电解电容E用于平复和滤除直流电路中的残留交流纹波。
[0013]工作时,接通电源,直流整流电路的整流桥堆D的2脚通过继电器线圈JL向漏电保护芯片IC提供直流工作电压,电路处于静态漏电故障监控状态,串联在IC供电电路上的继电器线圈通过其工作电流产生磁场,按下复位开关RESET,在机械锁扣结构联动作用下,设定在继电器线圈JL上的两组常开触点闭合导通,给负载电器供电,当负载端出现漏电故障或按下试验开关TEST时,漏电感应线圈ZCT立即将感应到的故障信号传递到漏电保护芯片IC的输入端1、2脚,经漏电保护芯片IC放大处理后由7脚输出到可控硅VT的控制极,触发可控硅VT导通将直流供电电路短路,使继电器线圈JL立即断电失去锁扣磁场,复位开关RESET与设定在继电器线圈上的两组常开触点脱扣弹开,同时切断了负载端的火线L和零线N电源,实现了保护人身安全的功效。当漏电故障排除后,重新按下复位开关RESET,机械结构锁扣,两组常开触点重新闭合导通。当电源出现某一相断开(如使用带开关插座等)现象时,继电器线圈JL随即断电失去锁扣磁场,复位开关RESET与设定在继电器线圈上的两组常开触点即时脱扣弹开,切断电源,即实现了缺相保护的功能。
[0014]在本实施例中,直流电源与继电器线圈JL及漏电保护芯片IC构成一个串联回路,即继电器线圈JL产生锁扣吸合磁场时的工作电流就是漏电保护芯片IC很小的的工作电流,
所以耗电量很少。
[0015]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试验开关TEST及第三电阻R3,所述试验开关TEST与第三电阻R3串联后一端与零线N电连接,另一端与穿过漏电感应线圈(ZCT)的火线L电连接,模拟漏电保护功能试验操作程序已在上述漏电保护工作过程中说明,不再另述。
[0016]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缺相保护功能的A型漏电保护器,包括直流整流电路、漏电保护芯片(IC)、漏电感应线圈(ZCT)、可控硅(VT)、第三电容(C3)至第七电容(C7)及第四电阻(R4);所述漏电感应线圈(ZCT)套设在火线L及零线N上,所述第四电阻(R4)与第六电容(C6)并联后一端分别与漏电感应线圈(ZCT)的一端及漏电保护芯片(IC)的一输入端即2脚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漏电感应线圈(ZCT)的另一端、漏电保护芯片(IC)的另一输入端即1脚及第七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与漏电保护芯片(IC)的7脚及可控硅(VT)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漏电保护芯片(IC)的6脚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漏电保护芯片(IC)的4脚电连接,所述可控硅(VT)的阴极、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江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中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