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弹性理论的混凝剂投加量确定方法及加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弹性理论的混凝剂投加量确定方法及加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絮凝是传统饮用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目的是将原水中少量可溶性或不溶性固体(如细颗粒、胶体)聚合成大型絮凝体,通过后续沉淀和过滤去除。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某些可溶性杂质如溶解的金属和天然有机物(NOMs)也可以通过吸附或沉淀的方法部分去除。1976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表了氯仿与癌症的联系结果,氯仿是消毒剂氯与NOMs反应形成的消毒副产物(DBPs)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了700多个DBPs,一些主要类型的DBPs(如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已在许多国家纳入水质监管。NOMs是DBPs形成的主要贡献者,因此DBPs前驱物的去除在饮用水处理中越来越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混凝机理及影响混凝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了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会对水处理设施的杂质去除率有显著影响。由于铝和铁盐其成本低、效率高、对人体无残留有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剂经济最优投加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实时的混凝剂投加量和预设的混凝剂投加量最大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混凝剂投加量数据集;步骤2)基于实时的混凝剂投加量及预设的混凝剂投加量最大值,计算得到对应的杂质去除率,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杂质去除率数据集;;步骤3)对归一化混凝剂投加量和归一化杂质去除率数据集进行拟合,计算得到弹性区间和非弹性区间;步骤4)基于弹性区间和非弹性区间,建立混凝
‑
沉淀
‑
过滤处理过程中混凝剂投加量对DBPs指标去除的影响模型,计算得到混凝剂经济最优投加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剂经济最优投加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以归一化混凝剂投加量为横轴,即x轴,归一化杂质去除率为纵轴,即y轴,进行拟合,得到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y=a(1
‑
e
‑
bx
),然后求y对x的一阶导数,得到记作ε,即ε=abe
‑
bx
;其中,x能使ε=1的点即为弹性区间和非弹性区间的分界点,x为实时或归一化的混凝剂投加量,y为x对应的杂质去除率,a,b为常数,由实时或归一化得数据集拟合结果确定,ε为y对x的一阶导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剂经济最优投加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比各项水质指标与DBPs的相关性,得到水质指标UV
254
和DBP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王俊奇,辛慧宇,段晋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