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46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技术领域,属于电取暖炉,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包括前罩和后盖,后盖的前端开设有一圈嵌合槽,前罩和后盖的连接处一体成型有嵌合条,前罩通过嵌合条和后盖的嵌合槽对接完成与后盖的安装,所述后盖的内部对称设有加热管,且加热管的上方设有风扇。通过氩气管、风扇和接电用的连接线组成提个可以通过温度深来控制风扇长时间的工作,防止风扇的寿命使用缩短的问题,当装置了发热后也会对氩气管进行加热,由于氩气管内设有叠加但不接触的金属片,利用金属在高温环境中具有延展性的特点,将两块金属片和风扇的输出端的连接线固定连接,两块金属片向前延伸最终接触,这样风扇上的通路就行联通。这样风扇上的通路就行联通。这样风扇上的通路就行联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


[0001]本技术属于电取暖炉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

技术介绍

[0002]电取暖炉由于需要工作较长时间,而取暖器自身的散热性能普遍较差,导致取暖器机身容易发热,容易烫伤使用者,特别是在有小孩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散热性能较差也会导致取暖器取暖效率减低。
[0003]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带风机的暖炉取暖器(CN211060233U)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在电取暖炉添加风机的方式对电取暖炉内的热量进行抽出并通过排风口吹出,当时该申请中风机是直接安装在电取暖炉内,风机需要人为启动,且风机需要一直伴随电取暖炉的启动而转动,这样会导致风扇直至在工作,减少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电取暖炉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该电取暖炉通过散热机构和高温保护机构配合使用可以解决电取暖炉初期发热慢以及后期内部热量聚集容易导致机壳温度过高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包括前罩和后盖,后盖的前端开设有一圈嵌合槽,前罩和后盖的连接处一体成型有嵌合条,前罩通过嵌合条和后盖的嵌合槽对接完成与后盖的安装,所述后盖的内部对称设有加热管,且加热管的上方设有风扇,且风扇的输出端焊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上连接有氩气管。
[0007]优选地,所述氩气管内的两端均设有金属棒,且金属棒相对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金属片,所述金属棒的另一端和连接线连接,且金属棒和连接线处包裹有密封瓷棒。r/>[0008]优选地,所述金属片之间相互叠加且不接触,所述金属片相叠加的一段开设有搭接槽,且金属片通过搭接槽叠加互补。
[0009]优选地,所述氩气管内填充有惰性气体,且氩气管采用耐高温玻璃吹塑而成。
[0010]优选地,所述加热管的两端连接有进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固定在后盖的内侧壁上,所述加热管上等距套接有散热片。
[0011]优选地,所述后盖的底部焊接有垫脚,且垫脚测长度是后盖宽度是前罩和后盖的宽度只和的两倍。
[0012]优选地,所述前罩和后盖的下端开设有两排散热孔,且散热片的高度和散热孔在同一高度上,所述前罩和后盖的顶部为贯通结构,且前罩和后盖的顶部插接有防火格栅,所述前罩和后盖的外表面上端对称焊接有挂钩。
[0013]有益效果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中,该装安装在室内,通过电发热管加热通过散热片将室温提高,
达到取暖效果,当发热管通电发热时,散热片直接将热量吸收并利用其自身的面积大的特点将热量散发到前罩和后盖组成的装置框架内,在前罩和后盖上开设的散热孔散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散发到室内,由于热空气质量轻在房间内处于上部空间,将冷空气挤压到房内的下部空间,这样冷空气可以和本申请距离更近,有利于本申请发挥更好的效果,同时为了保证稳定性,在前罩和后盖上均焊接有挂钩,用于和室内的挂取装置连接。
[0016](2)本技术中,通过氩气管、风扇和接电用的连接线组成提个可以通过温度深来控制风扇长时间的工作,防止风扇的寿命使用缩短的问题,具体操作为:氩气管设置在装置内,当装置了发热后也会对氩气管进行加热,由于氩气管内设有叠加但不接触的金属片,利用金属在高温环境中具有延展性的特点,将两块金属片和风扇的输出端的连接线固定连接,当装置内空气温度过高时,两块金属片向前延伸最终接触,这样风扇上的通路就行联通,风扇转动将热量抽出并通过顶部的防火栅栏吹出,装置内温度降低时,金属片不受高温加热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两个金属片又不接触,而进一步导致风扇上的电路断开,风扇停止转动,从而防止电扇缩短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间断电路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1、防火格栅;2、前罩;3、垫脚;4、散热孔;5、后盖;6、挂钩;7、嵌合条;8、嵌合槽;9、风扇;10、连接线;11、氩气管;12、连接板;13、散热片;14、加热管;15、金属片;16、金属棒;17、密封瓷棒;18、搭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技术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
[0023]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包括前罩2和后盖5,后盖5的前端开设有一圈嵌合槽8,前罩2和后盖5的连接处一体成型有嵌合条7,前罩2通过嵌合条7和后盖5的嵌合槽8对接完成与后盖5的安装,前罩2和后盖5共同组成装置主体,通过嵌合槽8和嵌合条7的相互嵌合完成对前罩2和后盖5的连接,后盖5的内部对称设有加热管14,加热管14属于本装置的发热元件,通电后加热管14自行发热,且加热管14的上方设有风扇9,且风扇9的输出端焊接有连接线10,连接线10上连接有氩气管11,风扇9当装置内部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风扇9将热量一次性全部送出,加快室内的温度,同时减少装置内部温度,风扇9采用间歇式的工作,目的是为了防止风扇9长时间连续性工作造成使用时间减小,而风扇的间歇式工作在于通过氩气管11的内部元件使连接线10产生通路或者断路。
[0024]在图3中,氩气管11内的两端均设有金属棒16,且金属棒16相对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金属片15,金属棒16的另一端和连接线10连接,且金属棒16和连接线10处包裹有密封瓷棒17,金属片15之间相互叠加且不接触,金属片15相叠加的一段开设有搭接槽18,且金属片15通过搭接槽18叠加互补,利用金属在高温环境中具有延展性的特点,在氩气管11内部设置有对称的金属棒16,而为了增加其延展的灵敏度将金属棒16的尖端锻造成金属片15,减小
其厚度,增加其在高温时的延展速度和灵敏度,同时为了防止金属片15在延展时发生交错,在金属片15能够接触的一端开设搭接槽18增加其延展接触时上的准确度,同时增加其接触面积,使电流能够更好的通过。
[0025]在图3中,氩气管11内填充有惰性气体,且氩气管11采用耐高温玻璃吹塑而成,氩气管11使用玻璃的原因是能够观察到内部元件的工作的状态,而填充惰性气体是为了防止金属片15在通电后由于自身的发热而产生氧化。
[0026]在图2中,加热管14的两端连接有进连接有连接板12,且连接板12固定在后盖5的内侧壁上,加热管14上等距套接有散热片13,连接板12为加热管14提供安装点,同时在进行安装时能够更好和后盖5连接,当加热管14通电发热时,散热片13直接将热量吸收并利用其自身的面积大的特点将热量散发到前罩和后盖5组成的装置框架内。
[0027]在图1中,后盖5的底部焊接有垫脚3,且垫脚3测长度是后盖5宽度是前罩2和后盖5的宽度只和的两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包括前罩(2)和后盖(5),后盖(5)的前端开设有一圈嵌合槽(8),前罩(2)和后盖(5)的连接处一体成型有嵌合条(7),前罩(2)通过嵌合条(7)和后盖(5)的嵌合槽(8)对接完成与后盖(5)的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5)的内部对称设有加热管(14),且加热管(14)的上方设有风扇(9),且风扇(9)的输出端焊接有连接线(10),所述连接线(10)上连接有氩气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氩气管(11)内的两端均设有金属棒(16),且金属棒(16)相对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金属片(15),所述金属棒(16)的另一端和连接线(10)连接,且金属棒(16)和连接线(10)处包裹有密封瓷棒(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流式电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15)之间相互叠加且不接触,所述金属片(15)相叠加的一段开设有搭接槽(18),且金属片(15)通过搭接槽(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国李永忠杨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华瑞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