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粉塔上料时料位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642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粉塔上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煤粉塔上料时料位报警装置,包括煤粉塔、报警机构、控制机构,所述煤粉塔的内部设置有报警机构,所述煤粉塔的外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气囊、活塞、固定杆一、卡块一、进气阀,所述气囊的外壁与煤粉塔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塞的外壁与固定杆二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塞的外壁与固定杆一的外壁连接,通过设置报警机构,通过煤粉塔内的煤粉达到限制高度之后,挤动气囊使得气囊内的空气冲破进气阀,挤动活塞移动,从而使得活塞带动固定杆一移动,固定杆一带动卡块一移动,从而使得卡块一挤动卡块二移动,达到了当煤粉塔内的煤粉达到限制高度之后,触发报警机构的目的。触发报警机构的目的。触发报警机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粉塔上料时料位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粉塔上料
,具体为一种煤粉塔上料时料位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粉塔用于存储供应给锅炉的煤粉,为了确保锅炉稳定作业,需要经常向煤粉塔内补充煤粉;并且由于煤粉塔内的煤粉遇到空气氧化后会发生氧化作用产生一氧化碳,因此为了确保煤粉塔生产安全,需要在煤粉塔上部空置部分空间用于缓存煤粉塔内可能产生的高压气体,否则该压力会直接作用于煤粉塔的侧壁上,导致煤粉塔局部产生裂缝时直接溢出煤粉﹐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一般而言,煤粉塔内的最大煤粉量为煤粉塔总容量的80%,因此在向煤粉塔上料时,需要一种在煤粉塔上料达到限制容量之后进行报警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煤粉塔上料时料位报警装置,达到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粉塔上料时料位报警装置,包括煤粉塔、报警机构、控制机构,所述煤粉塔的内部设置有报警机构,所述煤粉塔的外部设置有控制机构;
[0005]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气囊、活塞、固定杆一、卡块一、进气阀,所述气囊的外壁与煤粉塔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塞的外壁与固定杆二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塞的外壁与固定杆一的外壁连接,所述卡块一的外壁与固定杆一的外壁连接,所述进气阀的外壁与进气管的外壁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气囊的外壁,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与气囊的内壁连接,使得气囊内的气体能够通过进气管输出。
[0007]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杆二的外壁延伸至固定杆二的内部,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与固定杆二的内壁连接,所述气囊与固定杆二通过进气管联通设置,使得气囊内的气体能够进入固定杆二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二的内壁与卡块二的外壁连接,所述卡块二的一端贯穿固定杆二的内壁延伸至固定杆二的外部,所述固定杆二与卡块二相接触的一侧外壁密封设置,使得卡块二能够滑动。
[0009]优选的,所述卡块二的外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电机、转动杆一、链轮一、链条,所述电机的外壁与电机箱的内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另一端与链轮一的内壁连接,所述链轮一与链条啮合,使得电机能够带动转动杆一转动,转动杆一能够带动链轮一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一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链轮一的外壁延伸至链轮一的内部,所述链条与链轮二啮合,所述链轮二的内壁与转动杆二的外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二的一端贯穿链轮二的外壁延伸至链轮二的内部,所述转动杆二的一端与煤粉塔的外壁连接,使得
转动杆二能够给链轮二提供支撑力。
[0011]优选的,所述链条的外壁与定位杆的外壁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内壁与滑动杆的外壁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外壁与卡块二的外壁连接,所述卡块二、卡块一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倾斜设置,转动杆二的下方设置有进料阀开关,使得卡块一能够挤动卡块二滑动。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粉塔上料时料位报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报警机构,通过煤粉塔内的煤粉达到限制高度之后,挤动气囊使得气囊内的空气冲破进气阀,挤动活塞移动,从而使得活塞带动固定杆一移动,固定杆一带动卡块一移动,从而使得卡块一挤动卡块二移动,达到了当煤粉塔内的煤粉达到限制高度之后,触发报警机构的目的。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机构,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杆一转动,转动杆一带动链轮一转动,链轮一带动链条移动,链条带动定位杆移动,定位杆带动滑动杆移动,滑动杆带动卡块二移动,当报警机构被触发之后,卡块一挤动卡块二,使得卡块二向链条一侧移动,此时链条继续带动卡块二移动,从而挤动进料阀开关,使得进料阀关闭,达到了在报警机构触发之后自动对进料阀进行关闭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A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B的放大图。
[0019]图中:1煤粉塔、2报警机构、3控制机构、201气囊、202活塞、203固定杆一、204卡块一、205进气阀、301电机、302转动杆一、303链轮一、304链条、305链轮二、306转动杆二、307进料阀开关、308定位杆、309滑动杆、310卡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粉塔上料时料位报警装置,包括煤粉塔1、报警机构2、控制机构3,煤粉塔1的内部设置有报警机构2,煤粉塔1的外部设置有控制机构3;
[0021]报警机构2包括气囊201、活塞202、固定杆一203、卡块一204、进气阀205,气囊201的外壁与煤粉塔1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塞202的外壁与固定杆二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202的外壁与固定杆一203的外壁固定连接,卡块一204的外壁与固定杆一203的外壁固定连接,进气阀205的外壁与进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气囊201的外壁,进气管的外壁与气囊201的内壁固定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杆二的外壁延伸至固定杆二的内部,进气管的外壁与固定杆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气囊201与固定杆二通过进气管联通设置,固定杆二的内壁与卡块二204的外壁滑动连接,卡块二204的一端贯穿固定杆二的内壁延伸至固定杆二的外部,固定杆二与卡块二204相接触的一侧外壁密封设置,通过设置报警机构2,通过煤粉塔1内的煤粉达到限制高度之后,挤动气囊201使得气囊201内的空气冲破进气阀205,挤动活塞202移动,从而使得活塞202带动固定杆一203移动,固定杆一203带动卡块一204移动,从而使得卡块一204挤动卡块二310移动,达到了当煤粉塔1内的煤粉达到限制
高度之后,触发报警机构2的目的。
[0022]控制机构3包括电机301、转动杆一302、链轮一303、链条304,电机301的外壁与电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动杆一30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一302的另一端与链轮一303的内壁固定连接,链轮一303与链条304啮合,转动杆一302远离电机301的一端贯穿链轮一303的外壁延伸至链轮一303的内部,链条304与链轮二305啮合,链轮二305的内壁与转动杆二306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杆二306的一端贯穿链轮二305的外壁延伸至链轮二305的内部,转动杆二306的一端与煤粉塔1的外壁通过轴承一活动连接,链条304的外壁与定位杆308的外壁固定连接,定位杆308的内壁与滑动杆309的外壁滑动连接,滑动杆309的外壁与卡块二310的外壁固定连接,卡块二310、卡块一204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倾斜设置,转动杆二306的下方设置有进料阀开关307,进料阀开关307的外壁与进料阀的外壁连接,进料阀的外壁与进料管的外壁连接,通过设置控制机构3,通过电机301带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粉塔上料时料位报警装置,包括煤粉塔(1)、报警机构(2)、控制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塔(1)的内部设置有报警机构(2),所述煤粉塔(1)的外部设置有控制机构(3);所述报警机构(2)包括气囊(201)、活塞(202)、固定杆一(203)、卡块一(204)、进气阀(205),所述气囊(201)的外壁与煤粉塔(1)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塞(202)的外壁与固定杆二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塞(202)的外壁与固定杆一(203)的外壁连接,所述卡块一(204)的外壁与固定杆一(203)的外壁连接,所述进气阀(205)的外壁与进气管的外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塔上料时料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气囊(201)的外壁,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与气囊(201)的内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粉塔上料时料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杆二的外壁延伸至固定杆二的内部,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与固定杆二的内壁连接,所述气囊(201)与固定杆二通过进气管联通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粉塔上料时料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二的内壁与卡块二(204)的外壁连接,所述卡块二(204)的一端贯穿固定杆二的内壁延伸至固定杆二的外部,所述固定杆二与卡块二(204)相接触的一侧外壁密封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吉仁太
申请(专利权)人:亿利洁能科技金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