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21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本体、车身、清洁模组,本体、车身、清洁模组通过分体式连接,车身内部设置车身电机,车身电机与车身框架连接;本体顶部安装激光传感器且下方安装激光雷达或3D相机,本体中间安装有储水桶,储水桶上方有多个穿板接头且安装有风机;车身具有横梁与纵梁,横梁与纵梁相接,车身上设置小段横梁,用于清洁模组的限位;清洁模组安装有传动轴且传动轴上具有滚刷,传动轴一侧设置垃圾斗,垃圾斗与传动轴之间安装柔性挡板,传动轴上方设置垃圾导向板,清洁模组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驱动清洁模组上抬或下放,清洁模组连接吸扒,吸扒附带胶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低,设备维护简单,且具体其他多种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让人们节省维护居家的清洁环境的时间与体力,目前市面上出现自动清扫地面的清洁机器人,此种清洁机器人可以在屋内或室外自动行走,并在行走的过程中利用清洁机器人底部的清洁刷(包括边刷及滚刷)集中灰尘与垃圾后,再将灰尘与垃圾吸入清洁机器人的集尘盒中,以达到自动清扫地面的目的。
[0003]传统产品给清洁机器人的刷毛放水部分普遍使用电磁阀控制开关,在刷盘上方打孔使水顺刷盘流下的方式,这种方案在刷盘转动时水受离心力作用会甩到清洁设备外侧,造成更大面积的漏水或者污染,因为这样的问题需要在刷盘外侧包一圈挡水刷毛。在机器停止工作或者需要临时抬起清洁装备时(比如通过不能清洁的区域)水会从刷盘继续滴下造成该区域的污染。
[0004]同时,传统清洁机器人具有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设备维护困难等问题。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本体、车身、清洁模组,所述本体、车身、清洁模组通过分体式连接,所述车身内部设置车身电机,所述车身电机(10)与车身框架连接;
[0009]所述本体顶部安装激光传感器且下方安装激光雷达或3D相机,所述本体中间安装有储水桶,所述储水桶上方有多个穿板接头且安装有风机;
[0010]所述车身具有横梁与纵梁,所述横梁与纵梁相接,所述车身上设置小段横梁,用于清洁模组的限位;
[0011]所述清洁模组安装有传动轴且传动轴上具有滚刷,所述传动轴一侧设置垃圾斗,所述垃圾斗与传动轴之间安装柔性挡板,所述传动轴上方设置垃圾导向板,所述清洁模组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清洁模组上抬或下放,所述清洁模组连接吸扒,所述吸扒附带胶条;
[0012]进一步地,所述滚刷上方设置有滚刷驱动电机,所述滚刷驱动电机固定在清洁模组框架的安装座上且安装座左右滑动,用以调节同步带松紧。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车身下方设置动力轮,所述动力轮安装于安装横梁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轮前方设置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采用双排轮结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轮下方一侧安装有三通或四通管,所述三通或四通管的另一侧接通风机排风管。
[0016]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两侧依次安装传动轴固定挡板,轴承,同步轮,锁定螺丝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固定挡板使用螺丝与清洁模组框架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模组安装有固定梁,用于固定电动推杆的推杆电机及过滤系统。
[0018]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斗由两个铝槽组成,所述铝槽底部打孔用于排水。
[0019]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桶桶内安装有污水泵、进水管、电路电子设备,所述污水泵通过水冷散热,所述进水管为软管,所述电路电子设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0020]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外侧安装有传动轴固定挡板。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传统的清洁机器人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设备维护困难,该专利技术将清洁机器人整体进行了设计,使得机器人部件大量减少,生产、装配、维护更加容易。
[0023](2)该专利技术没有采用清洁机器人普遍采用的刷盘设计,使用滚刷设计可以更加灵活的根据场景调节清洁效果,更容易调整清洁宽度,同时更加节能。
[0024](3)该专利技术将清洁机器人按照功能模块拆分成了车身、清洁模组、运动本体三大模块,使得未来产品使用中可以分开运输,降低对车辆容积和车型要求,研发时可以分布设计和迭代而不互相影响,装配时可以根据工厂能力分开生产加工。
[0025](4)传统产品普遍使用滚塑,即塑胶工艺,该工艺生产过程中非常不环保,模具修改成本高,成品良品率低于70%。本研究中大量使用金属加工工艺,使用标准材料进行焊接或锁定,生产工艺得到极大简化,解决了环保问题同时降低了研发迭代成本。
[0026](5)传统近似产品中普遍采用刷盘前置,驱动轮中置,吸扒后置的结构,其设计思路是防止轮子在清洁后的地面留下痕迹,但由此造成了清洁设备转弯半径大、转动阻力大、洗地过程中漏水。本研究用将清洁模组全部前置,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基于本机器人较好的清洁效果轮子不会在地面留下压痕。
[0027](6)传统清洁产品中采用刷盘方案的只有单独洗地功能,使用双滚刷方案的有具备清扫功能的设备,本研究中利用单个电机,根据详细测算仿真和验证,利用了电机、刷毛、水的特性使用单滚刷实现了清扫清洗一体的设计,该设计减少了设备部件的同时,降低的设备的故障率减少了耗材使用。
[0028](7)传统产品中极少使用的滚刷方案是双滚刷,利用双滚刷相反方向运动将垃圾夹起,该方案需要两个滚刷、两套电机及传动系统。本系统使用的单滚刷除了虽然数量更少,但是由于转速更高所以清洁能力更强,在易损地面上对地面保护更好,同时在控制系统上设计了与机器人通向和反向的两种旋转方式,来适应不同的清洁要求。
[0029](8)传统产品一个机器人只能完成固定的清洁工作,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模组,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清洁模组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灵活切换为不同功能的模块,比如清扫、清洗、打磨、抛光、洁净、地毯养护等。
[0030](9)传统产品在清洁给刷毛放水部分普遍使用电磁阀控制开关,在刷盘上方打孔使水顺刷盘流下的方式,这种方案在刷盘转动时水受离心力作用会甩到清洁设备外侧,造成更大面积的漏水或者污染,因为这样的问题需要在刷盘外侧包一圈挡水刷毛。在机器停止工作或者需要临时抬起清洁装备时(比如通过不能清洁的区域)水会从刷盘继续滴下造成该区域的污染。本方案使用的滚刷方案旋转方向从于刷盘方向不同,水飞溅的方向变成
前后方向,而前后方向都是清洁机器人通过区域所以可以自动清洁干净。在放水部分本研究没有采用点次方控制自然流水的方式,而是采用了控制电机工作,利用压力使清水雾化的方式,该设计可以更加节水,更加均匀,在需要临时停止工作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在结构上减少了电磁阀的应用减少了部件、布线,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0031](10)传统机器人产品有出现过水循环系统,水过滤系统安装在无水箱内部,这种设计的问题是过滤器更换不方便;滤芯使用情况不易观察;过滤器需要额外打孔才能将水送出水箱,增加漏水风险;过滤芯在无水箱内有更多卫生死角,难以清洁,滋生细菌后清洁机器人所到之处会二次污染。本研究将过滤系统外置,方便观察更换滤芯,且其安装位置不存在易损部件不会因为设备漏水造成机器人损坏。
[0032](11)清洁机器人的污水箱在工作过程中积累大量的垃圾和污垢,传统产品要每天清洁机器人内部,才能保证内部干净,进而保证无水箱水不会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车身(2)、清洁模组(3),所述本体(1)、车身(2)、清洁模组(3)通过分体式连接,所述车身(2)内部设置车身电机(10),所述车身电机(10)与车身框架(12)连接;所述本体(1)顶部安装激光传感器且下方安装激光雷达或3D相机,所述本体(1)中间安装有储水桶(4),所述储水桶(4)上方有多个穿板接头(5)且安装有风机(6);所述车身(2)具有横梁(7)与纵梁(8),所述横梁(7)与纵梁(8)相接,所述车身(2)上设置小段横梁(9),用于清洁模组(3)的限位;所述清洁模组(3)安装有传动轴(13)且传动轴(13)上具有滚刷(22),所述传动轴(13)一侧设置垃圾斗(19),所述垃圾斗(19)与传动轴(13)之间安装柔性挡板(20),所述传动轴(13)上方设置垃圾导向板(21),所述清洁模组(3)设置有电动推杆(24),所述电动推杆(24)驱动清洁模组上抬或下放,所述清洁模组(3)连接吸扒(25),所述吸扒(25)附带胶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22)上方设置有滚刷驱动电机(18),所述滚刷驱动电机(18)固定在清洁模组(3)框架的安装座上且安装座左右滑动,用以调节同步带松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梁嘉俊韩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易思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