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效防臭下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18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效防臭下水管,包括防臭本体、防臭管、防臭杯和单向阀,所述防臭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下水管的进水口和用于连接排水管的排水口,所述防臭杯安装在防臭本体下端,所述防臭管设于防臭本体内且位于进水口下方,防臭管的下端延伸至防臭杯底部以在防臭杯内形成水封腔,所述单向阀设于防臭管内以控制污水由进水口向水封腔单向流动防止臭气上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水封防臭的基础上,增加翻板式单向阀,在无排水状态时,防臭杯和防臭管形成水封,实现一重防臭,位于水封面上方的单向阀此时处于关闭状态,起到一定程度的二重防臭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效防臭下水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下水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双效防臭下水管。

技术介绍

[0002]下水装置除了具有下水功能,一般还具有防臭防虫功能,现有这些下水装置主要采用水封方式实现其防臭、防虫功能。然而,这种采用水封实现防臭功能的下水装置存在如下不足:一是,一段时间不用后,用于实现水封的水会干掉,导致下水道中的臭味溢出;二是,用于实现水封的水若为脏水,则一段时间后容易发臭、发黑,滋长细菌,不利于环境卫生。虽然市面上有部分防反窜下水器通过内置防反窜组件来实现防反窜,但其防反窜组件浸泡在水中,杂物在水中翻滚时,容易挂在翻板上,并且翻板浸泡在水中,翻板容易长水粘膜,导致翻板无法闭合,若长时间不使用,水封的水体容易发酵变臭,翻板浸泡在水中,未能起到防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通过水封和设置在水封上的防反窜单向阀结构,有效保证防臭防反窜,并且不易发生堵塞的双效防臭下水管。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双效防臭下水管,包括防臭本体、防臭管、防臭杯和单向阀,所述防臭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下水管的进水口和用于连接排水管的排水口,所述防臭杯安装在防臭本体下端,所述防臭管设于防臭本体内且位于进水口下方,防臭管的下端延伸至防臭杯底部以在防臭杯内形成水封腔,所述单向阀设于防臭管内以控制污水由进水口向水封腔单向流动防止臭气上溢。
[0005]进一步地,为了安装防臭管,并保证单向阀位于水封面上方,防止污水反窜;所述防臭管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单向阀的安装台阶,所述单向阀上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单向阀设于排水口下端点所在水平面的上方以保证单向阀位于水封腔水封面的上方。
[0006]进一步地,为了安装防臭管以及单向阀;所述防臭本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防臭管的环形安装座,所述环形安装座位于进水口和排水口之间,所述环形安装座的内径大于进水口的内径以形成限位台阶,环形安装座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防臭管的上端设有用于与第一内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以将防臭管安装在防臭本体内并将单向阀限位安装在限位台阶和安装台阶之间,所述防臭管与环形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0007]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下水时单向阀开启,排水结束单向阀关闭,有效防止污水反窜;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防臭翻板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凸缘设于阀体上端面,所述阀体内设有连通进水口至水封腔的下水孔,所述防臭翻板的中部转动安装在阀体上,防臭翻板的一端盖合在下水孔的下方,所述复位弹簧设于防臭翻板另一端的上方以作用在防臭翻板上使防臭翻板始终盖合在下水孔上。
[0008]进一步地,为了将防臭杯安装在防臭本体上,并保证密封性;所述防臭杯螺纹连接
在防臭本体上,所述防臭本体的下侧设有第二外螺纹,防臭杯的上侧设有用于与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二内螺纹,防臭杯与防臭本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0009]进一步地,为了安装下水管,将污水导入防臭本体内;所述防臭本体的上端设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与防臭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呈锥形结构。
[0010]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水封防臭的基础上,增加翻板式单向阀,在无排水状态时,防臭杯和防臭管形成水封,实现一重防臭,位于水封面上方的单向阀此时处于关闭状态,起到一定程度的二重防臭效果,并且,单向阀悬空于水封面上,不容易长水粘膜,闭合性好,同时,还能防虫防臭防挂脏,翻板结构的单向阀开口大,也能进一步防止挂脏发生堵塞;排水状态下,水流通过下水器,冲开防臭翻板打开下水孔,对防臭杯内的脏污进行冲刷、搅拌,而位于水封上面的翻板单向阀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被脏物缠绕和挂住的风险,保证其防臭、防虫功能的正常使用,并且,防臭杯采用子弹头结构,有利于将脏物冲刷排出。
附图说明
[0011]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
[0014]图3为单向阀关闭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5]图4为单向阀开启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6]图中:1

防臭本体;11

进水口;12

排水口;13

环形安装座;14

限位台阶;2

防臭管;3

防臭杯;31

水封腔;4

单向阀;41

阀体;411

凸缘;412

下水孔;42

防臭翻板;43

复位弹簧;5

第一密封圈;6

第二密封圈;7

连接螺母;8

密封套;9

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
[0018]具体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效防臭下水管,包括防臭本体1、防臭管2、防臭杯3和单向阀4,所述防臭本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下水管的进水口11和用于连接排水管9的排水口12,所述防臭杯3安装在防臭本体1下端,所述防臭管2设于防臭本体1内且位于进水口11下方,防臭管2的下端延伸至防臭杯3底部以在防臭杯3内形成水封腔31,所述单向阀4设于防臭管2内以控制污水由进水口11向水封腔31单向流动防止臭气上溢。
[001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安装防臭管2,并保证单向阀4位于水封面上方,防止污水反窜;所述防臭管2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单向阀4的安装台阶,所述单向阀4上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411,所述单向阀4设于排水口12下端点所在水平面的上方以保证单向阀4位于水封腔31水封面的上方。
[002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安装防臭管2以及单向阀4;所述防臭本体1内设有用于安装防臭管2的环形安装座13,所述环形安装座13位于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之间,所述环形安装座13的内径大于进水口11的内径以形成限位台阶14,环形安装座13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防臭管2的上端设有用于与第一内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以将防臭管2安装在防臭本体1内并将单向阀4限位安装在限位台阶14和安装台阶之间,所述防臭管2与环形安装座13
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5。
[002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下水时单向阀4开启,排水结束单向阀4关闭,有效防止污水反窜;所述单向阀4包括阀体41、防臭翻板42以及复位弹簧43,所述凸缘411设于阀体41上端面,所述阀体41内设有连通进水口11至水封腔31的下水孔412,所述防臭翻板42的中部转动安装在阀体41上,防臭翻板42的一端盖合在下水孔412的下方,所述复位弹簧43设于防臭翻板42另一端的上方以作用在防臭翻板42上使防臭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效防臭下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臭本体、防臭管、防臭杯和单向阀,所述防臭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下水管的进水口和用于连接排水管的排水口,所述防臭杯安装在防臭本体下端,所述防臭管设于防臭本体内且位于进水口下方,防臭管的下端延伸至防臭杯底部以在防臭杯内形成水封腔,所述单向阀设于防臭管内以控制污水由进水口向水封腔单向流动防止臭气上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防臭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臭管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单向阀的安装台阶,所述单向阀上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单向阀设于排水口下端点所在水平面的上方以保证单向阀位于水封腔水封面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效防臭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臭本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防臭管的环形安装座,所述环形安装座位于进水口和排水口之间,所述环形安装座的内径大于进水口的内径以形成限位台阶,环形安装座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防臭管的上端设有用于与第一内螺纹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旭吴克麟郑建伟陈良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科发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