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食物量的判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611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食物量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烹饪器具对食物进行烹饪加热并统计烹饪参数,再根据烹饪参数计算并判断烹饪器具中的食物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烹饪器具内食物不同加热温度的不同加热时间进行统计,并通过对统计的数据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烹饪器具内的食物量进行准确判段,同时在计算过程中通过带入自然降温时间将时间判断的干扰因素降到了最低,保证了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根据食物所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将食物量分为不同的等级,后续烹饪的参数根据判段的食物量的等级进行调整,实现不同量食物烹饪效果的一致性,相对于传统方法来说,可以充分的保留食物的营养物质从而充分的保证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物量的判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物量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食物量的判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量日益增加,导致当今社会上人们吃饭都已经习惯性的点外卖,而没有时间自己做饭,从而当自己需要做饭的时候就会忘记食物需要加热多长时间才可以做熟以及烧到什么时候的营养价值最高,无法对人的健康做出保证,而普通的烹饪器只是将食物烹饪熟,通过高温高压的作用将食物蒸熟,而没有真正的把食物的营养保留,所以在电压力锅、电饭煲等烹饪器具中,烹饪食物量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食物量判断过小,会出现食物煮不熟,如果食物量判断过大,一方面会出现食物煮的太烂,另一方面烹饪时间太长,浪费时间和能源等,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3]目前,常用的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大都是以温差和温升速度来判定食物量的多少,这种判定方式是通过大功率加热食物,判断食物的温升速度来判定食物量,这种判定食物量的方式误差大,容易造成错误判定,从而影响后续的烹饪效果,而且这种判定方式耗时较长,给用户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且由于烹饪器具工作电压的波动、热源功率的偏差、器具内部件的配合偏差导致食物量等级的判定也存在错误的可能性,例如高的等级判断为低的等级或者低的等级判断为高的等级,导致烹饪效果变差或出错,降低了用户体验感,不能保证食物的使用健康性,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食物量的判断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食物量的判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烹饪器具内食物不同加热温度的不同加热时间进行统计,并通过对统计的数据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烹饪器具内的食物量进行准确判段,同时在计算过程中通过带入自然降温时间将时间判断的干扰因素降到了最低,保证了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食物量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
[0007]先将需要烹饪的食物加入内置有控制芯片的烹饪器具中,再启动烹饪器具对食物进行预加热,并预先设置第一检测温度t1,且t1大于烹饪器具所处的最高环境温度;
[0008]步骤二
[0009]在烹饪器具对食物进行预加热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芯片对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并预先设置第二检测温度t2,当控制芯片监测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升高到t1时开始计时,待控制芯片监测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升高到t2时停止计时并记录第一计时时段T1,同时关闭烹饪器具加热功能;
[0010]步骤三
[0011]预先设置第三检测温度t3和第四检测温度t4,且第四检测温度t4低于第三检测温度t3,烹饪器具在关闭加热功能后由于热惯性温度继续上升,继续通过控制芯片对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控制芯片监测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升高到t3时,通过控制芯片重新开始计时;
[0012]步骤四
[0013]烹饪器具内部在热惯性的原因下温度继续上升后,由于能量流失温度产生下降,当控制芯片监测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降低到t4时停止计时,并记录第二计时时段T2;
[0014]步骤五
[0015]控制芯片内的控制程序中预先设置两个常数Tmin1和Tmin2以及一个系数A,且系数A大于1,先将T2*A,接着将T1/Tmin1,再将A*T2/Tmin2,最后用T1/Tmin1加上A*T2/Tmin2并除以2,计算所得数值取正,取正数值表示食物量的等级,取正数值越大表示食物量越多,取正数值越小表示食物量越少,最后根据判断的食物量进行后续烹饪参数的调整。
[0016]进一步改进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芯片中设有温度传感单元和计时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单元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计时单元包括第一可编程计时器和第二可编程计时器。
[001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烹饪器具在对食物进行加热前先进行功能性测试,所述功能性测试包括对加热功率进行检测和对控制芯片内控制程序的计算能力进行检测。
[001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第一检测温度t1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所述得人检测温度t2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所述第一计时时段T1通过第一可编程计时器进行计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和第一可编程计时器的启动单元以及停止单元连接。
[001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三检测温度t3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可编程计时器的启动单元连接。
[002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第四检测温度t4通过第四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可编程计时器的停止单元连接。
[002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控制芯片的控制程序进行计算时,第二计时时段T2表示烹饪器具在热惯性升温后自然降温的时间,将第二计时时段T2带入计算,以降低时间判断的干扰因素,并通过系数A增加t2的分辨度。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烹饪器具内食物不同加热温度的不同加热时间进行统计,并通过对统计的数据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烹饪器具内的食物量进行准确判段,同时在计算过程中通过带入自然降温时间将时间判断的干扰因素降到了最低,保证了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根据食物所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将食物量分为不同的等级,后续烹饪的参数根据判段的食物量的等级进行调整,实现不同量食物烹饪效果的一致性,相对于传统方法来说,可以充分的保留食物的营养物质从而充分的保证了食物的营养价值,不会因为加热不均匀或者加热过渡而失去本身的营养被破坏掉,给用户烹饪食物带来便捷,并保证了用户体验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物量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需要烹饪的食物加入内置有控制芯片的烹饪器具中,再启动烹饪器具对食物进行预加热,并预先设置第一检测温度t1,且t1大于烹饪器具所处的最高环境温度;步骤二在烹饪器具对食物进行预加热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芯片对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并预先设置第二检测温度t2,当控制芯片监测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升高到t1时开始计时,待控制芯片监测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升高到t2时停止计时并记录第一计时时段T1,同时关闭烹饪器具加热功能;步骤三预先设置第三检测温度t3和第四检测温度t4,且第四检测温度t4低于第三检测温度t3,烹饪器具在关闭加热功能后由于热惯性温度继续上升,继续通过控制芯片对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控制芯片监测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升高到t3时,通过控制芯片重新开始计时;步骤四烹饪器具内部在热惯性的原因下温度继续上升后,由于能量流失温度产生下降,当控制芯片监测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降低到t4时停止计时,并记录第二计时时段T2;步骤五控制芯片内的控制程序中预先设置两个常数Tmin1和Tmin2以及一个系数A,且系数A大于1,先将T2*A,接着将T1/Tmin1,再将A*T2/Tmin2,最后用T1/Tmin1加上A*T2/Tmin2并除以2,计算所得数值取正,取正数值表示食物量的等级,取正数值越大表示食物量越多,取正数值越小表示食物量越少,最后根据判断的食物量进行后续烹饪参数的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物量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李军梁三林马文明寇晨田孟云周元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