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在显示
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因为高发光效率、低功耗、色域广、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作为背光模组的光源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市场上的背光模组可以大概分为直下式背光和侧入式背光两种。侧入式背光是将LED设置在导光板的侧边,通过导光板将线光源转化为而光源,通过一系列的光学膜片将面光源的光均匀化。直下式背光的LED呈矩阵排列并且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正下方以直接形成面光源。但是直下式背光由于LED的阵列排布方式,相邻的两个LED之间存在间隔(gap),而每个LED的发光角度有限,从而导致LED正面的亮度最高,在gap部分由于光源较少则会呈现偏暗的情况,导致在显示面板上呈现亮区和暗区交替分布的现象,即显示屏显示效果呈现满天星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呈阵列排布;光线调节膜,所述光线调节膜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光线调节膜之间,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反射面朝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其中,所述光线调节膜包括基膜和设置在所述基膜一侧的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反射面朝向所述背光模组背光面,所述第二反射层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层包括多个反射结构,一个所述反射结构与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相对应;所述反射结构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反射结构包括一个第一反射结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反射结构还包括一个第二反射结构,同一个所述反射结构中,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围绕所述第一反射结构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反射子部,所述多个第一反射子部围绕所述第一反射结构排布;所述第一反射子部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的尺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位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一反射子部的排列密度为d1,位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一反射子部的排列密度为d2,位于沿第三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一反射子部的排列密度为d3,位于沿第四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一反射子部的排列密度为d4,d1=d2>d3=d4,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中任意两个方向均相交。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二反射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二反射子部,所述多个第二反射子部围绕所述第一反射结构排布,且所述第一反射子部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和所述第二反射子部之间;
所述第二反射子部的尺寸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宗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