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走线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84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机走线结构及空调器,其中,一种风机走线结构,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上设有接线端子;扫风电机组件,所述扫风电机组件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显示板电连接。通过在所述显示板上设计接线端子,并将扫风电机组件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使得所述扫风电机组件可以通过所述显示板实现与所述主控板的连接设置,减少了所述扫风电机组件的连接线路长度,且减少了所述面板上的线路卡扣设置,增加了空间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走线结构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风机走线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空调器的越来越成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成本和生产效率以及售后维修的便捷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0003]现有的空调器内,扫风电机一般均放在风路系统的顶部,电机通过连接线连接在主控板上进行控制。但由于结构原因,部分空调器的主控板放置在机身的下端,从而造成了电机线需要从上向下延伸很长的距离来完成与主控板的连接;造成电机的成本增加。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线需要延伸很长的距离以实现与主控板的连接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风机走线结构及空调器,减少电机线的长度,节约生产成本。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机走线结构,包括:
[0008]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上设有接线端子;
[0009]扫风电机组件,所述扫风电机组件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
[0010]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显示板电连接。
[0011]通过在所述显示板上设计接线端子,并将扫风电机组件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使得所述扫风电机组件可以通过所述显示板实现与所述主控板的连接设置,减少了所述扫风电机组件的连接线路长度,且减少了所述面板上的线路卡扣设置,增加了空间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2]在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显示板上设有第一通讯线,所述第一通讯线的一端与所述显示板电连接,所述第一通讯线的另一端悬空设置第一连接部,所述主控板上还设有第二通讯线,所述第二通讯线的一端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二通讯线的另一端悬空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以实现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显示板的电连接。
[0013]所述主控板和所述显示板之间通过第一通讯线和第二通讯线插接实现电连接,进行数据传输交换,拆装简单,大大减少了线路卡扣的设置,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避免了线路太多而影响风路组件。
[0014]在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还包括风路组件,所述风路组件设于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显示板之间,所述扫风电机组件的扫风口面向所述风路组件。
[0015]通过设置所述风路组件为所述扫风电机组件提供导风风路,同时实现空调的风向以及出风进风的调节。
[0016]在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扫风电机组件包括第一扫风电机、第
二扫风电机以及第三扫风电机,所述第一扫风电机、第二扫风电机以及第三扫风电机间隔并排设置,所述扫风电机组件与所述显示板设于所述风路组件的同一端。
[0017]通过设置第一扫风电机、第二扫风电机以及第三扫风电机并排间隔设置且出风口对应所述风路组件,使得所述扫风电机组件能够对应所述风路组件实现对角度出风,保证出风平稳且均匀。
[0018]在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扫风电机、第二扫风电机以及第三扫风电机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的连接电线,所述连接电线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的一端悬空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于所述接线端子插接用于实现所述扫风电机组件与所述显示板的电连接。
[0019]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扫风电机、第二扫风电机以及第三扫风电机分别设置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的连接电线,并且所述连接电线设置有悬空的第三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接线端子插接实现电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扫风电机、第二扫风电机以及第三扫风电机与所述接线端子的拆分更加便捷,安装更加快速,便于维修和安装。
[0020]在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还包括面板壳体,所述显示板、扫风电机组件、风路组件以及主控板分别安装于所述面板壳体内。
[0021]由于主控板与所述扫风电机组件分别设于所述风路组件的两端,所述显示板与所述扫风电机组件设于所述面板壳体相同的一端,通过在所述显示板上设计接线端子,并且将扫风电机组件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使得所述扫风电机组件可以通过所述显示板实现与所述主控板的连接设置,减少了所述扫风电机组件的连接线路长度,且减少了所述面板壳体上的线路卡扣设置,增加了面板壳体的空间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2]在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面板壳体的内壁上设有过线卡扣,所述过线卡扣分别卡合所述连接电线、所述第一通讯线以及所述第二通讯线。
[0023]通过设置过线卡扣实现对所述连接电线、所述第一通讯线以及所述第二通讯线的限位,避免线路杂乱不好限位。
[0024]在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面板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所述面板壳体对应所述显示板的一端。
[0025]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端盖,使得所述显示板与所述扫风电机组件、所述主控板之间的线路拆接通过拆开端盖就可以进行设置,不需要再拆开整个外壳进行调整,使得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扫风电机组件等组件的维修以及检查、清理更加的方便。
[0026]在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面板壳体还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前面板、所述后面板以及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以安装形成内部安装腔体,所述第一扫风电机以及第二扫风电机安装在所述前面板上,所述第三扫风电机安装于所述后面板上;和/或;所述前面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显示板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后面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主控板的第二限位部,所述风路组件安装于所述后面板上,所述前面板上设有风口,所述风口与所述风路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
[0027]通过设置前面板与后面板,使得所述风路组件设置以及所述主控板的安装更加的方便快捷;维修拆装也比较的方便,同时将所述第一扫风电机以及第二扫风电机安装在所述前面板上,所述第三扫风电机安装于所述后面板上,使得所述扫风电机组件的安装位置
更加灵活,避免将所有的扫风电机组件安装在前面板/后面板上导致安装空间不够用。通过在所述前面板上对应所述显示板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后面板上对应所述主控板设有第二限位部,使得所述显示板以及所述主控板的安装更加的稳固,同时使得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显示板的设置更加的灵活,设置所述风口用于实现所述空调器的出风。
[002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机走线结构。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0]由于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扫风电机组件分别设于所述面板壳体的两端,所述显示板与所述扫风电机组件设于所述面板壳体相同的一端,通过在所述显示板上设计接线端子,并且将所述扫风电机组件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使得所述扫风电机组件可以通过所述显示板实现与所述主控板的连接设置,减少了所述扫风电机组件的连接线路长度,且减少了所述面板上的线路卡扣设置,增加了空间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31]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上设有接线端子;扫风电机组件,所述扫风电机组件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显示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板上设有第一通讯线,所述第一通讯线的一端与所述显示板电连接,所述第一通讯线的另一端悬空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主控板上设有第二通讯线,所述第二通讯线的一端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二通讯线的另一端悬空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以实现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显示板的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路组件,所述风路组件设于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显示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电机组件包括第一扫风电机、第二扫风电机以及第三扫风电机,所述第一扫风电机、第二扫风电机以及第三扫风电机间隔并排设置,所述扫风电机组件与所述显示板设于所述风路组件的同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风电机、第二扫风电机以及第三扫风电机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的连接电线,所述连接电线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的一端悬空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接线端子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龙郑耿填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