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巨型拱的水平桁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579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巨型拱的水平桁架体系,设置在多个筒体的上部,包括水平桁架结构,水平桁架结构的整体呈回字形,筒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有核心筒和钢骨架,核心筒的上端从水平桁架结构中穿过,在水平桁架结构的每条边上、位于两侧筒体之间的部位中设有一对巨型拱,在每个转角两侧的筒体之间设有一对斜拱,该结构形成受力自平衡体系,具有较少的支撑结构;上述结构的施工方法主要为筒体的钢结构安装及混凝土结构施工、搭建支撑结构、铺设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巨型拱和水平桁架结构以及拆除支撑结构,该方法利用辅助支撑结构搭建受力自平衡体系,简化该结构施工过程,降低建筑工期和成本。筑工期和成本。筑工期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巨型拱的水平桁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拱形结构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巨型拱的水平桁架体系及其施工方式。

技术介绍

[0002]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由型钢或钢管与混凝土进行组合后,共同工作的一种结构形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始于1897年,美国的JohnLally首创在圆钢管中填充混凝土来作为房屋的承重柱;20世纪50年代,经过苏联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研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科书中提出了“劲性钢筋混凝土”这个概念。到20世纪80年代,当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普通的钢结构都不能满足实际的工程需要,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才得到较快发展。
[0003]钢材质连接成的拱形结构在近些年建筑施工较为常见,该结构具有一定的美观性,通常在建筑顶端几层结构设置为拱形,目前此类拱形结构施工时在其底部与下层之间通常设置若干支撑结构来承载该结构的重力,这样对下层建筑的使用面积和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巨型拱的水平桁架体系及其施工方式,该结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巨型拱的水平桁架体系,设置在多个筒体(1)的上部,包括水平桁架结构(4);多个所述筒体(1)的数量为八个,八个筒体(1)位于矩形的四个转角两侧;所述水平桁架结构(4)的整体呈回字形,包括有外主桁架、内主桁架和次桁架;所述外主桁架和内主桁架均呈环状,且分别布置在八个筒体的内外两侧;所述次桁架有一组,沿环向间隔连接在外主桁架与内主桁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有核心筒(2)和布置在核心筒(2)周围的钢骨架(3);所述核心筒(2)的上端从水平桁架结构(4)中穿过,且与对应位置处的水平桁架结构(4)固定连接;在水平桁架结构(4)的每条边上、位于两侧筒体(1)之间的部位中设有一对巨型拱(5);一对巨型拱(5)分别支设在外主桁架的上下弦杆之间和内主桁架的上下弦杆之间;在每个转角两侧的筒体(1)之间设有一对斜拱(6);一对斜拱(6)分别布置在支设在外主桁架的上下弦杆之间和内主桁架的上下弦杆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巨型拱的水平桁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型拱(5)的跨度为50m~60m,巨型拱(5)的拱高为12.5m~13.5m,所述斜拱(6)的最大跨度为32.2m,斜拱(6)的拱高为12.5m~13.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巨型拱的水平桁架体系,其特征在于:相对两条边上设置的所述筒体(1)对称布置,任意一条边上布置的两个筒体(1)之间间距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巨型拱的水平桁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巨型拱(5)的两个拱脚通过四根拉索(9)固定连接。5.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有巨型拱的水平桁架体系的施工方法,所述水平桁架体系的下方、沿竖向间隔设置有多层钢梁(7);所述水平桁架体系与钢梁(7)之间、相邻两层钢梁(7)之间通过吊柱(8)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地下与地上各层筒体(1)的钢骨架(3)的安装及核心筒(2)的施工,7F核心筒(2)施工时安装巨型拱(5)的拱脚;步骤二:钢管回顶地下室顶板,地下室顶板达到100%龄期后,安装3F钢梁(7)下方的格构柱临时支撑结构;步骤三:筒体(1)3F混凝土达到100%龄期后,安装3F钢梁(7),并安装3F与4F钢梁(7)之间的圆管临时支撑结构;步骤四:筒体(1)4F混凝土达到100%龄期后,安装4F钢梁(7)及第一段吊柱(8),安装4F与5F钢梁(7)之间的圆管临时支撑结构,铺设3F钢筋桁架楼承板;步骤五:筒体(1)5F混凝土达到100%龄期后,安装5F钢梁(7),安装5F与6F钢梁(7)之间的圆管临时支撑结构,铺设4F钢筋桁架楼承板;步骤六:筒体(1)6F混凝土达到100%龄期后,安装6F钢梁(7),安装6F与7F钢梁(7)之间的圆管临时支撑结构,铺设5F钢筋桁架楼承板;步骤七:筒体(1)7F混凝土达到100%龄期后,安装7F钢梁(7)及第二段吊柱(8),安装7F与8F钢梁(7)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家欢邱时秒郭骅锐杨弘江苏伟泓王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