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踩踏结构的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71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引流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踩踏结构的引流袋,包括防踩踏机构,所述防踩踏机构包括第一防护套,所述第一防护套的内部放置有引流袋主体,所述引流袋主体包括袋体,且袋体位于第一防护套的内部,所述袋体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软导管,所述袋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软导管,且第二软导管的底端穿过第一防护套延伸至第一防护套的外部,所述第一防护套的正面设置有第二防护套,所述第一防护套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意外受踩踏时,对踩踏的力量进行缓冲,防止踩踏使得袋体出现破损,提升了该装置的防护效果,可方便的将该装置固定在床板或者桌板上,便利了用户对该装置的布置。对该装置的布置。对该装置的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踩踏结构的引流袋


[0001]本技术涉及引流袋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踩踏结构的引流袋。

技术介绍

[0002]引流袋一般指的是手术之后身体内部或局部手术深处的渗血、积液等需要用管道引出,引流管末端接的一个专门盛引流出来液体的透明塑料袋;
[0003]现有的引流袋大多缺乏防护,若发生意外坠地,受到踩踏时,很容易出现破损,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踩踏结构的引流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引流袋大多缺乏防护,若发生意外坠地,受到踩踏时,很容易出现破损,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踩踏结构的引流袋,包括防踩踏机构,所述防踩踏机构包括第一防护套,所述第一防护套的内部放置有引流袋主体,所述引流袋主体包括袋体,且袋体位于第一防护套的内部,所述袋体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软导管,且第一软导管的顶端穿过第一防护套延伸至第一防护套的外部,所述袋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软导管,且第二软导管的底端穿过第一防护套延伸至第一防护套的外部,所述第一防护套的正面设置有第二防护套,所述第二防护套背面的两侧皆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一防护套正面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一端皆延伸至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槽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皆与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皆与活动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套的顶端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壁的两侧皆开设有卡槽,所述开槽的内部皆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卡杆,且卡杆的一端皆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卡槽内壁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第一软导管的顶端皆穿过盖板延伸至盖板的外部,所述第一防护套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推杆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活动槽内壁的两侧皆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0007]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推块,且推块皆呈矩形状。
[0008]优选的,所述卡杆的一端皆呈圆弧状,所述挡杆的一端皆呈圆弧状。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板,且第一夹板的底端与第一防护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顶端设置有丝母,且丝母的底端与第一夹板的顶端通过内嵌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底端设置有丝杆,且丝杆的顶端延伸至丝母的内部,所述丝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夹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顶端穿过限位槽延伸至限位槽的外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板的表面与第一夹板的表面皆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表面皆均匀开设有斜状防滑纹。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在意外受踩踏时,对踩踏的力量进行缓冲,防止踩踏使得袋体出现破损,提升了该装置的防护效果,可方便的将该装置固定在床板或者桌板上,便利了用户对该装置的布置;
[0012]1、通过设置有防踩踏机构,用户将袋体穿过开槽放置在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中,将盖板上的卡杆插入卡槽,中当袋体意外坠地,若用户不小心对袋体踩踏时,推杆对弹簧挤压,活动槽为推杆提供移动的区间,并通过弹簧的回弹力对踩踏力量进行缓冲,从而使得该装置可在意外受踩踏时,对踩踏的力量进行缓冲,防止踩踏使得袋体出现破损,便利了用户的使用,提升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感,提升了该装置的防护效果;
[0013]2、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用户通过转动丝母,使得丝杆带动第二夹板对桌板或者床板进行夹持,从而使得用户可方便的将该装置固定在床板或者桌板上,便利了用户对该装置的布置,降低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局限性,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操作也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图1中A

A处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固定机构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8]图中:100、防踩踏机构;110、第一防护套;111、第二防护套;112、活动槽;113、推杆;114、弹簧;115、开槽;116、盖板;117、卡槽;118、卡杆;119、挡杆;120、推块;200、引流袋主体;210、袋体;211、第一软导管;212、第二软导管;300、固定机构;310、第一夹板;311、丝母;312、丝杆;313、第二夹板;314、限位槽;31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1]一种具有防踩踏结构的引流袋,包括防踩踏机构100,防踩踏机构100包括第一防护套110,第一防护套110的内部放置有引流袋主体200,引流袋主体200包括袋体210,且袋体210位于第一防护套110的内部,袋体210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软导管211,且第一软导管211的顶端穿过第一防护套110延伸至第一防护套110的外部,袋体210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软导管212,且第二软导管212的底端穿过第一防护套110延伸至第一防护套110的外部,第一防护套110的正面设置有第二防护套111,第二防护套111背面的两侧皆开设有活动槽112,第一防护套110正面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推杆113,且推杆113的一端皆延伸至活动槽112的内部,活动槽112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弹簧114,弹簧114的一端皆与推杆113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114的另一端皆与活动槽11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防护套110的顶端开设有开槽115,开槽115内壁的两侧皆开设有卡槽117,开槽115的内部皆设置有盖板116,盖板116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卡杆118,且卡杆118的一端皆延伸至卡槽117的内部,卡槽117内壁的两侧
皆固定连接有挡杆119,第一软导管211的顶端皆穿过盖板116延伸至盖板116的外部,第一防护套110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机构300;
[0022]进一步的,推杆113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块,活动槽112内壁的两侧皆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通过滑槽和滑块对推杆113的移动轨迹进限定,防止推杆113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保证推杆113移动时的稳定性;
[0023]进一步的,盖板116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推块120,且推块120皆呈矩形状,通过推块120提升用户手部的摩擦力,方便用户对盖板116的推动;
[0024]进一步的,卡杆118的一端皆呈圆弧状,挡杆119的一端皆呈圆弧状,降低卡杆118插入和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踩踏结构的引流袋,包括防踩踏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踩踏机构(100)包括第一防护套(110),所述第一防护套(110)的内部放置有引流袋主体(200),所述引流袋主体(200)包括袋体(210),且袋体(210)位于第一防护套(110)的内部,所述袋体(210)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软导管(211),且第一软导管(211)的顶端穿过第一防护套(110)延伸至第一防护套(110)的外部,所述袋体(210)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软导管(212),且第二软导管(212)的底端穿过第一防护套(110)延伸至第一防护套(110)的外部,所述第一防护套(110)的正面设置有第二防护套(111),所述第二防护套(111)背面的两侧皆开设有活动槽(112),所述第一防护套(110)正面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推杆(113),且推杆(113)的一端皆延伸至活动槽(112)的内部,所述活动槽(112)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弹簧(114),所述弹簧(114)的一端皆与推杆(1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14)的另一端皆与活动槽(11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套(110)的顶端开设有开槽(115),所述开槽(115)内壁的两侧皆开设有卡槽(117),所述开槽(115)的内部皆设置有盖板(116),所述盖板(116)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卡杆(118),且卡杆(118)的一端皆延伸至卡槽(117)的内部,所述卡槽(117)内壁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挡杆(119),所述第一软导管(211)的顶端皆穿过盖板(116)延伸至盖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明星医塑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