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点碰撞自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68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两点碰撞自锁机构,包括壳体、锁舌、复位弹簧、锁舌同步机构、锁舌拉杆;所述锁舌、复位弹簧和锁舌拉杆均设置两个;所述锁舌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锁舌拉杆上,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锁舌拉杆设置在所述锁舌同步机构的两端;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锁舌同步机构与所述锁舌拉杆的连接处;所述复位弹簧、锁舌同步机构、锁舌拉杆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本申请通过在锁舌同步机构和锁舌拉杆之间设置复位弹簧,能够直接控制两个锁舌的开锁和关锁,复位弹簧能够自动使锁舌恢复到关锁状态,实现关门即可自锁,本申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自动实现关门自锁。能够自动实现关门自锁。能够自动实现关门自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点碰撞自锁机构


[0001]本公开一般涉及锁具
,尤其涉及一种两点碰撞自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自助设备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自助设备一般只需要更换一些常用的耗材,即可满足用户需求,因此,需要自助设备能够比较方便的开关舱门,从而快速的更换耗材等,现有技术的自助设备舱门锁一般是扭头门锁,开启或关闭门锁均需通过钥匙,使用不方便,而且,一个锁一般只能控制一个位置,使自助设备的舱门关闭不严。
[0003]因此,希望有一种更加合理的设计,使自助设备的自锁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而且能够更加紧密的锁紧舱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两点碰撞自锁机构,能够符合便于开关锁的要求。
[0005]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点碰撞自锁机构,所述两点碰撞自锁机构包括:
[0006]壳体、锁舌、复位弹簧、锁舌同步机构、锁舌拉杆;
[0007]所述锁舌、复位弹簧和锁舌拉杆均设置两个;
[0008]所述锁舌为“L”行结构,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拐角位置设置椭圆形过孔,所述椭圆形过孔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锁舌拉杆上,所述锁舌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开口,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在所述锁舌拉杆向下拉动所述锁舌的中间拐角的螺栓时,所述螺栓在所述锁舌的中间拐角的椭圆形过孔内滑动,驱动所述锁舌的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向下运动,控制自锁机构开锁,所述锁舌的伸出所述壳体外侧的一端为三角形结构,在所述壳体进行关锁时,所述锁舌的三角形结构向下滑动,驱动所述锁舌拉杆向下运动;
[0009]所述锁舌拉杆设置在所述锁舌同步机构的两端,所述锁舌同步机构用于同步驱动所述锁舌拉杆向下运动;
[0010]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锁舌同步机构与所述锁舌拉杆的连接处,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控制所述锁舌拉杆保持初始位置,在所述锁舌同步机构开锁而控制所述锁舌拉杆向下运动时,所述复位弹簧产生控制所述锁舌拉杆向上运动的弹力,当所述锁舌同步机构开锁的力消除以后,所述复位弹簧控制所述锁舌拉杆向上运动,从而使所述锁舌恢复初始状态;当所述锁舌受外部推力驱动所述锁舌拉杆向下运动时,所述复位弹簧产生控制所述锁舌拉杆向上运动的弹力,当所述锁舌所受外部推力消除后,所述复位弹簧控制所述锁舌拉杆向上运动,从而使所述锁舌恢复初始状态;
[0011]所述复位弹簧、锁舌同步机构、锁舌拉杆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001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拉杆在与所述锁舌同步机构连接的一端的中部设置所述复位弹簧的安装轴,所述锁舌同步机构在于所述锁舌拉杆连接的一端设置复位弹簧的
挡片,所述挡片中间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轴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复位弹簧的直径,所述安装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锁舌拉杆上,另一端插入所述挡片的通孔内,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挡片的通孔外部的所述锁舌拉杆的安装轴上。
[001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的伸出至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挂在所述壳体的外侧,防止所述锁舌全部置于所述壳体内部。
[001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同步机构设置钥匙孔,所述钥匙孔用于在插入钥匙并将钥匙孔旋转至开锁位置时,带动所述锁舌拉杆向下拉开所述锁舌。
[00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锁舌同步机构和锁舌拉杆之间设置复位弹簧,能够直接控制两个锁舌的开锁和关锁,复位弹簧能够自动使锁舌恢复到关锁状态,在开锁时,一旦钥匙停止用力,锁舌将自动恢复关锁状态,在关门时,锁舌自动下滑,当锁舌处于设定位置后,复位弹簧自动将锁舌恢复到关锁状态,实现关门即可自锁,本申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自动实现关门自锁。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两点碰撞自锁机构的示例性示意图。
[0018]图中,1壳体、2锁舌、3复位弹簧、4锁舌同步机构、5锁舌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方案,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1]本申请用于以下场景:一个机箱包括舱门和侧板,舱门上设置本申请的两点碰撞自锁机构,在本申请的两点碰撞自锁机构的锁舌对应的侧板上设置开口,当舱门关闭时,锁舌锁紧在侧板上,也就是锁舌扣紧在侧板的开口内,实现舱门锁紧在侧板上。
[0022]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闸机的两点碰撞自锁机构包括:
[0023]壳体1、锁舌2、复位弹簧3、锁舌同步机构4、锁舌拉杆5;
[0024]所述锁舌2、复位弹簧3和锁舌拉杆5均设置两个;通过设置两个锁舌2可以实现舱门有两处锁紧在侧板上,这样就可以将舱门更加紧密的固定在侧板上。
[0025]所述锁舌2为“L”行结构,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端保持位置的固定,中间拐角位置设置椭圆形过孔,所述椭圆形过孔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锁舌拉杆5上,所述锁舌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的开口,伸出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在所述锁舌拉杆5向下拉动所述锁舌2的中间拐角的螺栓时,所述螺栓在所述锁舌2的中间拐角的椭圆形过孔内滑动,驱动所述锁舌2的伸出所述壳体1的一端向下运动,控制自锁机构开锁,所述锁舌2的伸出所述壳体1外侧的一端为三角形结构,在所述壳体1进行关锁时,所述锁舌2的三角形结构向下滑动,驱动所述锁舌拉杆5向下运动;由于所述锁舌2固定在所述
壳体1内部的一端保持固定,因此,在“L”形结构的中间拐角向下拉动时,“L”形结构的另一端则必然向下且向内移动,这样即实现了开锁,在“L”形结构的中间拐角向上滑动时,“L”形结构的另一端则必然向上且向外移动,这样即实现了关锁。
[0026]所述锁舌拉杆5设置在所述锁舌同步机构4的两端,所述锁舌同步机构4用于同步驱动所述锁舌拉杆5向下运动;由于锁舌拉杆5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锁舌的“L”形结构的中间拐角的椭圆形开孔内,因此,当锁舌拉杆5向下运动时,必然使螺栓在椭圆形开孔内向下向内运动,将驱动所述锁舌的“L”形结构的中间拐角向下运动,也就驱动了锁舌向下运动。
[0027]所述复位弹簧3设置在所述锁舌同步机构4与所述锁舌拉杆5的连接处,所述复位弹簧3用于控制所述锁舌拉杆5保持初始位置,在所述锁舌同步机构4开锁而控制所述锁舌拉杆5向下运动时,由于所述复位弹簧3下压变形,因此,所述复位弹簧3产生控制所述锁舌拉杆5向上运动的弹力,当所述锁舌同步机构4开锁的力消除以后,此时复位弹簧3的弹力将作用于锁舌拉杆5,所述复位弹簧3控制所述锁舌拉杆5向上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点碰撞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点碰撞自锁机构包括:壳体、锁舌、复位弹簧、锁舌同步机构、锁舌拉杆;所述锁舌、复位弹簧和锁舌拉杆均设置两个;所述锁舌为“L”行结构,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拐角位置设置椭圆形过孔,所述椭圆形过孔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锁舌拉杆上,所述锁舌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开口,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在所述锁舌拉杆向下拉动所述锁舌的中间拐角的螺栓时,所述螺栓在所述锁舌的中间拐角的椭圆形过孔内滑动,驱动所述锁舌的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向下运动,控制自锁机构开锁,所述锁舌的伸出所述壳体外侧的一端为三角形结构,在所述壳体进行关锁时,所述锁舌的三角形结构向下滑动,驱动所述锁舌拉杆向下运动;所述锁舌拉杆设置在所述锁舌同步机构的两端,所述锁舌同步机构用于同步驱动所述锁舌拉杆向下运动;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锁舌同步机构与所述锁舌拉杆的连接处,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控制所述锁舌拉杆保持初始位置,在所述锁舌同步机构开锁而控制所述锁舌拉杆向下运动时,所述复位弹簧产生控制所述锁舌拉杆向上运动的弹力,当所述锁舌同步机构开锁的力消除以后,所述复位弹簧控制所述锁舌拉杆向上运动,从而使所述锁舌恢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应天海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