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存高浓度吸入麻醉气体新型移动麻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555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存高浓度吸入麻醉气体新型移动麻醉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外筒和内筒,外筒由外筒底壁、外筒侧壁和筒盖组成,内筒由内筒底壁、内筒顶壁和两块弧形内筒侧壁组成,两块弧形内筒侧壁沿内筒中心轴对称设置,两块弧形内筒侧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将内筒平均分割成两部分腔体的隔板,其中一部分腔体设计为麻醉气体放置室,另一部分腔体设计为尾气收集室,内筒固定在转轴上,位于麻醉气体室两侧的弧形内筒侧壁上均对称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固定有挤压板,外筒侧壁在位于麻醉气体室的外壁上开设有活动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筒体开设活动门,方便更换储气囊;在内筒安装挤压板,保证输出平稳麻醉气体。保证输出平稳麻醉气体。保证输出平稳麻醉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存高浓度吸入麻醉气体新型移动麻醉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存高浓度吸入麻醉气体新型移动麻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它办法室患者整体或者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麻醉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分别对应吸入式麻醉和注射式麻醉,吸入麻醉是指麻醉药经过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暂时意识丧失而不感到周身疼痛的麻醉方法。目前的吸入设备,申请号(CN201720317256.4)所设计的一种储存高浓度吸入麻醉气体移动装置,无法做到长时间提供麻醉气体、无法保证输出麻醉气压的平稳,并且吸收尾气的效率不高,所以设计出一种储存高浓度吸入麻醉气体新型移动麻醉装置是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储存高浓度吸入麻醉气体新型移动麻醉装置,该装置在筒体上开设有活动门,可打开活动门进行换取里面的储气囊,而且该装置设置有内筒,可将吸气管、呼气管放置在内筒顶壁之上。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存高浓度吸入麻醉气体新型移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呼吸面罩,所述筒体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由外筒底壁、外筒侧壁和筒盖组成,所述内筒由内筒底壁、内筒顶壁和两块弧形内筒侧壁组成,两块所述弧形内筒侧壁沿内筒中心轴对称设置,两块所述弧形内筒侧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将内筒平均分割成两部分腔体的隔板,其中一部分腔体设计为麻醉气体放置室,麻醉气体放置室内放置有储气囊,另一部分腔体设计为尾气收集室,尾气收集室内放置二氧化碳收集箱和位于二氧化碳收集箱下方的麻醉气体收集箱,二氧化碳收集箱和麻醉气体收集箱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筒体的中轴线上设置有转轴,内筒固定在转轴上,且转轴穿设在隔板上,位于麻醉气体室两侧的弧形内筒侧壁上均对称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固定有挤压板,所述伸缩杆上套装有顶压在挤压板和弧形内筒侧壁之间的弹簧,所述外筒侧壁在位于麻醉气体室的外壁上开设有活动门,所述储气囊与吸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二氧化碳收集箱内连接有呼气管的一端,所述吸气管与呼气管的另一端均活动连接在呼吸面罩上,所述吸气管安装有流量控制阀。
[0005]优选的,所述活动门铰接在外筒上,所述活动门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外筒的内侧外筒底壁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内筒的销槽。
[0006]优选的,所述挤压板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所述挤压板的高度略低于麻醉气体室活动接头的下沿,所述挤压板的宽度比储气囊的宽度略宽。
[0007]优选的,所述储气囊通过固定在麻醉气体室内筒顶壁的活动接头与吸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吸气管上从储气囊到呼吸面罩的方向依次安装有气体压力表、流量控制阀和
单向阀A,所述呼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B,所述呼吸面罩上设置有吸气孔、呼气孔和多功能孔,所述吸气孔与吸气管活动连接,所述呼气孔与呼气管活动连接,所述多功能孔外连接有通管,所述通管上安装有手动阀门。
[0008]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收集箱内放置有氢氧化钠溶液,所述麻醉气体收集箱内放置有活性炭颗粒。
[0009]优选的,所述外筒顶端铰接有筒盖,所述筒盖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筒盖中央固定连接有锁扣,所述筒盖分为完全相同的两部分。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接头为双头带开关接头。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技术在筒体上开设有活动门,当手术时间过长导致麻醉气体不足时,通过活动门来换取储气囊;当手术完成后,可通过活动门将储气囊、二氧化碳收集箱和麻醉气体收集箱取出,然后便可进行消毒。
[0013]2、本技术麻醉气体室内设置挤压板,一方面与流量控制阀配合使用,刚开始时,储气囊内麻醉气体充足,可以平稳的提供麻醉气体,当储气囊内麻醉气体在输送一部分后,导致储气囊内压力不足,但由于挤压板一直给予储气囊压力,调整流量控制阀,便使麻醉气体平稳的输送;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储气囊内的麻醉气体得到完全利用,不浪费麻醉气体。
[0014]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筒体与活动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外筒与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外筒;
ꢀꢀꢀꢀꢀꢀꢀꢀꢀꢀꢀꢀꢀꢀ1‑
1—内筒;
ꢀꢀꢀꢀꢀꢀꢀꢀꢀꢀꢀꢀꢀ
2—储气囊;
[0021]3—转轴;
ꢀꢀꢀꢀꢀꢀꢀꢀꢀꢀꢀꢀꢀꢀ3‑
1—隔板;
ꢀꢀꢀꢀꢀꢀꢀꢀꢀꢀꢀꢀꢀ
4—活动接头;
[0022]5—吸气管;
ꢀꢀꢀꢀꢀꢀꢀꢀꢀꢀꢀꢀ
6—气体压力表;
ꢀꢀꢀꢀꢀꢀꢀꢀꢀ
7—流量控制阀;
[0023]8—单向阀A;
ꢀꢀꢀꢀꢀꢀꢀꢀꢀꢀꢀ
9—呼气管;
ꢀꢀꢀꢀꢀꢀꢀꢀꢀꢀꢀꢀꢀ
10—单向阀B;
[0024]11—呼吸面罩;
ꢀꢀꢀꢀꢀꢀꢀꢀꢀ
12—吸气孔;
ꢀꢀꢀꢀꢀꢀꢀꢀꢀꢀꢀꢀ
13—呼气孔;
[0025]14—多功能孔;
ꢀꢀꢀꢀꢀꢀꢀꢀꢀ
15—手动阀门;
ꢀꢀꢀꢀꢀꢀꢀꢀꢀꢀ
16—连接管;
[0026]17—二氧化碳收集箱;
ꢀꢀꢀ
18—麻醉气体收集箱;
ꢀꢀꢀꢀ
19—筒盖;
[0027]20—凹槽;
ꢀꢀꢀꢀꢀꢀꢀꢀꢀꢀꢀꢀꢀ
21—旋转把手;
ꢀꢀꢀꢀꢀꢀꢀꢀꢀꢀ
22—锁扣;
[0028]23—活动门;
ꢀꢀꢀꢀꢀꢀꢀꢀꢀꢀꢀ
24—把手;
ꢀꢀꢀꢀꢀꢀꢀꢀꢀꢀꢀꢀꢀꢀ
25—伸缩杆;
[0029]26—弹簧;
ꢀꢀꢀꢀꢀꢀꢀꢀꢀꢀꢀꢀꢀ
27—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筒体和呼吸面罩11,所述筒体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外筒1和内筒1

1,所述外筒1由外筒底壁、外筒侧壁和筒盖组成,所述内筒1

1由内筒
底壁、内筒顶壁和两块弧形内筒侧壁组成,两块所述弧形内筒侧壁沿内筒1

1中心轴对称设置,两块所述弧形内筒侧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将内筒平均分割成两部分腔体的隔板3

1,其中一部分腔体设计为麻醉气体放置室,麻醉气体放置室内放置有储气囊 2,当储气囊2内的麻醉气体消耗完之后可以及时换取,另一部分腔体设计为尾气收集室,尾气收集室内放置二氧化碳收集箱17和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存高浓度吸入麻醉气体新型移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呼吸面罩(11),所述筒体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外筒(1)和内筒(1

1),所述外筒(1)由外筒底壁、外筒侧壁和筒盖组成,所述内筒(1

1)由内筒底壁、内筒顶壁和两块弧形内筒侧壁组成,两块所述弧形内筒侧壁沿内筒(1

1)中心轴对称设置,两块所述弧形内筒侧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将内筒平均分割成两部分腔体的隔板(3

1),其中一部分腔体设计为麻醉气体放置室,麻醉气体放置室内放置有储气囊(2),另一部分腔体设计为尾气收集室,尾气收集室内放置二氧化碳收集箱(17)和位于二氧化碳收集箱(17)下方的麻醉气体收集箱(18),二氧化碳收集箱(17)和麻醉气体收集箱(18)之间通过连接管(16)连通,所述筒体的中轴线上设置有转轴(3),内筒(1

1)固定在转轴(3)上,且转轴(3)穿设在隔板(3

1)上,位于麻醉气体室两侧的弧形内筒侧壁上均对称设置有伸缩杆(25),所述伸缩杆(25)上固定有挤压板(27),所述伸缩杆(25)上套装有顶压在挤压板(27)和弧形内筒侧壁之间的弹簧(26),所述外筒侧壁在位于麻醉气体室的外壁上开设有活动门(23),所述储气囊(2)与吸气管(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二氧化碳收集箱(17)内连接有呼气管(9)的一端,所述吸气管(5)与呼气管(9)的另一端均活动连接在呼吸面罩(11)上,所述吸气管(5)安装有流量控制阀(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存高浓度吸入麻醉气体新型移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23)铰接在外筒(1)上,所述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姚瑶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