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电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528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层电子组件,所述多层电子组件具有主体和非导电树脂层。所述非导电树脂层包括主体覆盖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覆盖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的其中未设置外电极的电极层的区域中,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体覆盖部在所述外电极的电极层与导电树脂层之间延伸,从而抑制电弧放电,改善弯曲强度并且改善防潮性。改善防潮性。改善防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电子组件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7月16日、申请号为202021407968.3的技术专利申请“多层电子组件”的分案申请。


[0002]本公开涉及一种多层电子组件。

技术介绍

[0003]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是一种多层电子组件,并且可以是安装在各种电子产品(诸如,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等的成像装置以及计算机、智能手机、移动电话等)的印刷电路板上用于对其充电或从其放电的片式电容器。
[0004]这样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可由于其相对小的尺寸、相对高的电容以及相对易于安装而用作各种电子装置的组件。随着各种电子装置(诸如,计算机、移动装置等)的小型化以及在输出方面的增加,对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小型化和高电容的需求正在增加。
[0005]此外,随着近来对车辆电气/电子组件的兴趣已经增加,多层陶瓷电容器也开始需要相对高的可靠性特性和相对高的强度特性以在车辆或信息娱乐系统中被使用。
[0006]为了确保高可靠性和高强度特性,已经提出了将包括电极层的传统外电极改为具有包括电极层和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电子组件包括:主体,包括介电层以及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交替地层叠且相应的介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并且所述主体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且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且彼此相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第一外电极,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电极的第一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的第一导电树脂层,并且被划分为具有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到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中的每个的一部分的第一带部;第二外电极,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二内电极的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层上的第二导电树脂层,并且被划分为具有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四表面上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从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到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中的每个的一部分的第二带部;以及非导电树脂层,具有主体覆盖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主体覆盖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的其中未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区域中,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为从所述主体覆盖部在所述第一带部的第一电极层与第一导电树脂层之间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为从所述主体覆盖部在所述第二带部的第二电极层与第二导电树脂层之间延伸,其中,所述非导电树脂层包含环氧类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外电极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带部之间的部分被限定为第一角部并且所述第二外电极的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带部之间的部分被限定为第二角部时,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为覆盖所述第一角部的第一电极层,并且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为覆盖所述第二角部的第二电极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为延伸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位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一导电树脂层之间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为延伸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位于第二电极层与第二导电树脂层之间的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部的第一导电树脂层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带部的第二导电树脂层的长度均为所述主体的长度的10%至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电极层上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电极层上进一步设置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粘合部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部段中的每个包括基体树脂。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载锡金政民具本锡崔畅学李壹路姜炳宇景山康谐率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