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0001]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0002]
技术介绍
: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目前海上风电基础型式多样,其中导管架基础适用于水深较大的海洋环境;导管架基础根据主腿数量不同一般分为三桩导管架基础和四桩导管架基础。
[0003]风机基础示意图如图1所示,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位于导管架基础顶部,过渡段结构上部连接风机塔筒,下部连接导管架,风机载荷通过过渡段传递到下部导管架进而传递到土体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过渡段的方案设计是影响导管架基础设计的关键步骤。
[0004]同时,随着不断更新的大容量风机机组面世,风机厂家要要求过渡段需同时满足设备布置及后续运维平台,然而传统的导管架过渡段结构主要为传力结构,过渡段平台空间利用率低,不利于风机厂家设备布置及后续风机运维;因此,对传统吸力式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的改造以满足大容量风电机组运行要求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顶板、底板和固定穿设在顶板、底板中心孔内的中心竖向主钢管,以及均布穿设在顶板、底板周侧的若干组支撑柱,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且位于中心竖向主钢管的周侧设有若干个侧边腹板,其中两相邻的侧边腹板之间设有内部支撑板,所述侧边腹板第一端与支撑柱相切,所述侧边腹板第二端与中心竖向主钢管相交,其中与同一支撑柱相切的两相邻侧边腹板关于一个阵列面对称,所述阵列面为中心竖向主钢管与支撑柱的中心线所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撑板上设有减轻孔,所述减轻孔的周缘设有由钢管圈制而成的内部加强环,在侧边腹板上设有临时人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有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周侧设有栏杆。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底板周侧设有三组支撑柱,顶板由一个第一顶板和三个整列的第二顶板构成,底板由一个第一底板和三个整列的第二底板构成,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均呈6边形,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呈具有倒圆角的锐角三角形,支撑柱靠近倒圆角,支撑柱与倒圆角同圆心,三个第二顶板分别与第一顶板的三个边衔接,三个第二底板分别与第一底板的三个边衔接;侧边腹板包括相互并排焊接形成直板的第一侧边腹板和第二侧边腹板,该第一侧边腹板竖立在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之间,该第二侧边腹板竖立在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底板周侧设有四组支撑柱,顶板由一个第一顶板和四个整列的第二顶板构成,底板由一个第一底板和四个整列的第二底板构成,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均呈8边形,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呈具有倒圆角的锐角三角形,支撑柱靠近倒圆角,支撑柱与倒圆角同圆心,四个第二顶板分别与第一顶板的四个边衔接,四个第二底板分别与第一底板的四个边衔接;侧边腹板包括相互并排焊接形成直板的第一侧边腹板和第二侧边腹板,该第一侧边腹板竖立在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之间,该第二侧边腹板竖立在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竖向主钢管的上端设有法兰盘,在顶板的上表面且位于中心竖向主钢管的外周壁间隔设有若干组外加强筋板,所述外加强筋板包括一截弧形条板和连接在弧形条板与顶板上表面之间的多个筋板片,该弧形条板与顶板上表面平行间隔设置,弧形条板的内周与中心竖向主钢管的外周壁相贴合,筋板片呈多边形,其一边连接在弧形条板的下表面上,一边连接在中心竖向主钢管的外周壁上,一边连接在顶板的上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竖向主钢管的内周壁上设有一圈的内加强筋板,所述内加强筋板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圆环片和间隔设在两个圆环片之间的多个筋片,所述筋片呈多边形,其两个边分别连接在两个圆环片的上、下表面,其中一边连接在中心竖向主钢管的外周壁上。8.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包括平行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正兴,王宇楠,胡雪扬,甘毅,张金福,李响亮,陈育,王桂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