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533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S1.首先将一个底座放置在施工地的适当位置,然后再将固定桩插入到通孔,并且钉入到地底下;S2.再将支撑柱的底部通过螺纹拧紧在第一螺纹孔的内部,接着拼接柱底部的衔接柱插入到拼接槽的内部;S3.再将横梁杆和支撑杆一端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分别插入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建筑工程施工用施工平台进行拼接式安装,避免了使用传统的螺栓和工具对其进行固定,降低了操作人员在拆装施工平台时的劳动强度,能够根据施工的高度对建筑工程施工用施工平台高度进行拼接安装,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用施工平台使用时的稳定。平台使用时的稳定。平台使用时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
,公开了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然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安装施工平台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平台。
[0003]目前,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施工平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施工平台一般是使用传统的螺栓和工具对其进行固定,减慢了操作人员在拆装施工平台时的速度,提高了操作人员在拆装施工平台时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用施工平台在拆装过程中的效率,而且还不能够根据施工的高度对建筑工程施工用施工平台高度进行拼接安装,建筑工程施工用施工平台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晃动的现象,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用施工平台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br/>[0009]S1.首先将一个底座放置在施工地的适当位置,然后再将固定桩插入到通孔,并且钉入到地底下;
[0010]S2.再将支撑柱的底部通过螺纹拧紧在第一螺纹孔的内部,接着拼接柱底部的衔接柱插入到拼接槽的内部;
[0011]S3.再将横梁杆和支撑杆一端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分别插入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内部,并且穿过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
[0012]S4.再将纵向插销插入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内部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部,再将横向插销穿过第三插孔,并且插入到第五限位孔的内部;
[0013]S5.再将横梁杆和支撑杆另一端根据步骤S3和S4进行安装,并且将第二个底座通过固定桩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0014]S6.再将纵梁杆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头拧紧到第二螺纹孔的内部,然后再将第三
个底座和第四个底座通过固定桩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即可;
[0015]S7.最后再根据施工的高度对拼接柱的数量进行增加或减少,并且将施工搭板搭载在两个横梁杆上,以至于达到让操作人员站在施工搭板上进行施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所述底座内部的中心处,所述通孔设置有四个,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的四个拐角处。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衔接柱焊接于所述拼接柱的底部,所述衔接柱的外径大小与所述拼接槽的内径大小相吻合,并且与所述拼接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衔接柱的长度与所述拼接槽的深度相同。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拼接槽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柱和拼接柱内部的中上方。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分别设置有两个,分别焊接于所述横梁杆和支撑杆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的外径大小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的内径大小相吻合,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的位置相吻合,并且与所述拼接槽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贯穿所述衔接柱的内部。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纵向插销下端的外径大小分别与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内径大小相吻合,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插销的外径大小分别与所述第三插孔和第五限位孔的内径大小相吻合,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三插孔和第五限位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插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五限位孔的位置相吻合。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纹连接头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焊接于所述纵梁杆的两端。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螺纹孔分别与所述拼接柱和支撑柱内部的中上方,并且分别与所述拼接柱和支撑柱的外表面相通。
[0023]3.有益效果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柱、第一螺纹孔、拼接柱、衔接柱、拼接槽、横梁杆、支撑杆、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第四限位孔、纵向插销、第一插孔、第二插孔、横向插销、第三插孔和第五限位孔的结合,有效的实现了对建筑工程施工用施工平台进行拼接式安装,避免了使用传统的螺栓和工具对其进行固定,加快了操作人员在拆装施工平台时的速度,降低了操作人员在拆装施工平台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用施工平台在拆装过程中的效率。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纵梁杆、螺纹连接头和第二螺纹孔的结合,能够根据施工的高度对建筑工程施工用施工平台高度进行拼接安装,而且防止了建筑工程施工用施工平台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现象,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用施工平台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拼接柱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横梁杆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纵向插销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纵梁杆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横向插销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底座;2、通孔;3、支撑柱;4、第一螺纹孔;5、拼接柱;6、衔接柱;7、拼接槽;8、横梁杆;9、支撑杆;10、第一限位柱;11、第二限位柱;12、第一限位孔;13、第二限位孔;14、第三限位孔;15、第四限位孔;16、纵向插销;17、第一插孔;18、第二插孔;19、横向插销;20、第三插孔;21、第五限位孔;22、纵梁杆;23、螺纹连接头;24、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S1.首先将一个底座(1)放置在施工地的适当位置,然后再将固定桩插入到通孔(2),并且钉入到地底下;S2.再将支撑柱(3)的底部通过螺纹拧紧在第一螺纹孔(4)的内部,接着拼接柱(5)底部的衔接柱(6)插入到拼接槽(7)的内部;S3.再将横梁杆(8)和支撑杆(9)一端的第一限位柱(10)和第二限位柱(11)分别插入到第一限位孔(12)和第二限位孔(13)的内部,并且穿过第三限位孔(14)和第四限位孔(15);S4.再将纵向插销(16)插入到第一限位柱(10)和第二限位柱(11)内部的第一插孔(17)和第二插孔(18)内部,再将横向插销(19)穿过第三插孔(20),并且插入到第五限位孔(21)的内部;S5.再将横梁杆(8)和支撑杆(9)另一端根据步骤S3和S4进行安装,并且将第二个底座(1)通过固定桩固定在适当的位置;S6.再将纵梁杆(22)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头(23)拧紧到第二螺纹孔(24)的内部,然后再将第三个底座(1)和第四个底座(1)通过固定桩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即可;S7.最后再根据施工的高度对拼接柱(5)的数量进行增加或减少,并且将施工搭板搭载在两个横梁杆(8)上,以至于达到让操作人员站在施工搭板上进行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4)位于所述底座(1)内部的中心处,所述通孔(2)设置有四个,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1)的四个拐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柱(6)焊接于所述拼接柱(5)的底部,所述衔接柱(6)的外径大小与所述拼接槽(7)的内径大小相吻合,并且与所述拼接槽(7)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衔接柱(6)的长度与所述拼接槽(7)的深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魁袁军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