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神经内镜套筒操作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28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神经内镜套筒操作鞘,包括弧形支撑轴、软轴以及套筒,软轴通过连接头连接在弧形支撑轴上,套筒活动连接在软轴远离弧形支撑轴的端部;其结构可靠,操作便捷,使用性能好,能有效固定并且在手术区域灵活移动,解放固定套筒助手位,为狭窄的手术区域提供更多手术空间,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套筒的位置和角度,更好的满足手术需要,大大提高了手术操作便捷性,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神经内镜套筒操作鞘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神经内镜套筒操作鞘。

技术介绍

[0002]套筒技术用于神经内镜相关手术在临床开展越来越多,由于相较于传统手术方式套筒技术具有分离保护脑组织,内镜在套筒中操作避免穿刺道脑组织损伤;提供良好的照明和多角度的视野;使切口大范围缩小,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操作方向与运动神经纤维传导束方向平行,由此最大限度保护神经传导束,术后并发症少,可尽早康复锻炼等优点,在套筒内进行神经内镜照明放大下的手术操作,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的喜爱。
[0003]其中最常见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内镜清除血肿手术,即利用套筒技术来开展的微创手术。通过脑组织血肿定位后进行脑组织扩张并置入长度大小合适的套筒,达到血肿区,将神经内镜伸入套筒内清晰显示血肿和出血点,将操作器械通过套筒进行清除血肿和止血而完成手术。但在血肿操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套筒的深度,方向角度来显示血肿,在清除血肿时需要固定套筒,而固定套筒的任务主要由助手用手来扶持,因手术操作区域空间拥挤狭小,故扶持套筒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神经内镜套筒操作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式神经内镜套筒操作鞘,包括弧形支撑轴、软轴以及套筒;
[0006]软轴通过连接头连接在弧形支撑轴上,套筒活动连接在软轴远离弧形支撑轴的端部。
[0007]进一步地,套筒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软轴与筒体之间的延伸把手,延伸把手内部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远离延伸把手的端部插接在软轴的接头上。
[0008]进一步地,延伸把手包括连接在套筒上的第一连接段、连接在软轴的接头上的第三连接段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之间的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平行设置,第二连接段分别与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倾斜设置,连接件的一端设置在第三连接段内。
[0009]进一步地,筒体的上端直径大于筒体下端的直径。
[0010]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30
°‑
45
°

[0011]进一步地,连接头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撑轴上的接头本体、设置在接头本体上且用于对软轴进行锁定的锁紧件以及与软轴端部连接的固定件,所述软轴的端部贯穿接头本体并与固定件连接。
[0012]进一步地,锁紧件采用螺栓,接头本体上设置有与螺栓配合的螺纹孔。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调式神经内镜套筒操作鞘,其结构可靠,操作便捷,使用性能好,能有效固定并且在手术区域灵活移动,解放固定
套筒助手位,为狭窄的手术区域提供更多手术空间,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套筒的位置和角度,更好的满足手术需要,大大提高了手术操作便捷性,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且本申请中所设计的可调式神经内镜套筒操作鞘,能与医院现有的蛇形牵开器固定装置有效结合,大大方便了神经内镜操作鞘在手术中的灵活应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6]图3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可调式神经内镜套筒操作鞘,包括弧形支撑轴1、软轴2以及套筒3,软轴2通过连接头4连接在弧形支撑轴1上。弧形支撑轴1作为支撑部件,手术中用于固定在头架上,软轴2具有可伸缩及变形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相应的长度和角度变化,套筒3插入已扩张的脑组织达到病变区域,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套筒3活动连接在软轴2远离弧形支撑轴1的端部,通过活动连接,提高套筒3与软轴2连接的可靠性能以及安装时操作的便捷性。本申请中的软轴与弧形支撑轴可采用现有神经外科手术中常用的蛇形牵开器,我们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可调式神经内镜操作鞘,能与医院现有的蛇形牵开器固定装置有效结合,大大方便了神经内镜操作鞘在手术中的灵活应用。
[0020]如图3至图4所示,套筒3包括筒体30以及设置在软轴2与筒体30之间的延伸把手31,延伸把手31内部设置有连接件32,且连接件32远离延伸把手31的端部插接在软轴2的接头20上。连接件32为金属圆柱体连接棒,延伸把手31内部和软轴2的接头20内部均开设有与连接棒相匹配的开孔,安装时,将连接棒的两端插入至开孔内即可完成软轴2和套筒3的安装组合形成一体式结构,当需要拆卸时只需将其拔出即可,方便可靠,操作便捷。
[0021]延伸把手31包括连接在套筒3上的第一连接段310、连接在软轴2的接头20上的第三连接段312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段310和第三连接段312之间的第二连接段311,第一连接段310与第三连接段312平行设置,第二连接段311分别与第一连接段310和第三连接段312倾斜设置,连接件32的一端设置在第三连接段312内。第一连接段310与第二连接段311之间的夹角为30
°‑
45
°
。第一连接段310、第二连接段312和第三连接段312均为板体结构,其中第三连接段312为脑压板。通过三个连接段使得延伸把手31形成三段式连体结构,并通过倾斜角度的特定设置,使得延伸把手31呈阶梯状结构,一方面便于提高术中对套筒3的角度调节的可操作性能,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套筒3与软轴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0022]为了便于筒体30能更加顺畅的进入到手术部位,本技术中,筒体30的上端直径大于筒体30下端的直径。通过上大下小形成底端具有弧度的锥形结构,便于套筒3进入手术位置。
[0023]连接头4包括设置在弧形支撑轴1上的接头本体40、设置在接头本体40上且用于对
软轴2进行锁定的锁紧件41以及与软轴2端部连接的固定件42,软轴2的端部贯穿接头本体40并与固定件42连接。锁紧件41采用螺栓,接头本体40上设置有与螺栓配合的螺纹孔。当套筒3插入已扩张的脑组织达到病变区时,通过软轴2调整角度,调整好后将锁紧件41拧紧,使得锁紧件41的端部抵接在软轴的外壁上即可固定,当需要移动套筒3时,将锁紧件41拧松即可调整,操作便捷。
[002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神经内镜套筒操作鞘,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支撑轴(1)、软轴(2)以及套筒(3);所述软轴(2)通过连接头(4)连接在所述弧形支撑轴(1)上,所述套筒(3)活动连接在所述软轴(2)远离所述弧形支撑轴(1)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神经内镜套筒操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包括筒体(30)以及设置在所述软轴(2)与所述筒体(30)之间的延伸把手(31),所述延伸把手(31)内部设置有连接件(32),且所述连接件(32)远离所述延伸把手(31)的端部插接在所述软轴(2)的接头(2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神经内镜套筒操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把手(31)包括连接在所述套筒(3)上的第一连接段(310)、连接在所述软轴(2)的接头(20)上的第三连接段(3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310)和所述第三连接段(312)之间的第二连接段(311),所述第一连接段(310)与所述第三连接段(312)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311)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310)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金周胡珊珊徐如详黄勇黄芷棉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曙图灵增材制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