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流速硬化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的集成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19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流速硬化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的集成设施,它包括前置限流挡板、前置溢流挡板、上限过水挡板、悬浮填料、下限过水挡板、鼓风机、曝气管道、曝气头、后置限流挡板、后置溢流挡板、储泥斗、前置竖直过水挡板、植草甸、后置竖直过水挡板、排泥管与排泥泵。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拆便捷、成本低且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适于推广应用。在低流速和硬化的城市河道内根据水体污染程度合理多点分布设施,可以实现水环境的高效强化修复。可以实现水环境的高效强化修复。可以实现水环境的高效强化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流速硬化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的集成设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修复设施
,具体地说是一种低流速硬化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的集成设施。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污染排放的加剧,城市水环境现状不断恶化。其中城市河道水体污染最为典型,治理难度较高。其原因是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河道流域人口密度增加,而且河道边坡被改造成硬化陡坡,以自然河道为生境的生物生态位被不断挤占,河道原本的净化能力逐渐丧失。城市河道呈现出边坡硬化、水体流速低、污染负荷高、水体感观恶化等特征。这种低流速硬化的污染的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迫在眉睫。
[0003]目前已有很多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方法被提出,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河道清淤复位,控制污水排放,初期雨水截留。这类城市河道流域水环境修复的综合技术系统庞杂,糅合多种控制治理手段,实施成本高,综合可行性较差。近些年亦有较多的生态修复方法被提出,例如人工植物浮床,虽然能耗较低,但其修复的效率同样较低,且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不能迅速有效的实现城市河道水体的改观。而后,一些人工强化的速效技术也相继被提出,例如曝气充氧,但简单的曝气导致利用率极低,治理能耗较高,同样存在可行性差的问题。
[0004]低流速硬化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城市河道水体污染物的快速富集和排除机制的建立。城市河道中污染物负荷高,流速慢,污染物从硬化河道中迁移转化的途径有限,导致污染物富集,水体功能退化,感观恶化。现有的修复技术中除了对河道实行大规模的清淤方法能够实现河道污染物有效的排除机制外,人工植物浮床等生态修复方法中植物的收割可实现河道污染物的排除的机制,但效率较低。另外,即使对低流速的城市河道水体进行人工强化的曝气充氧,能够短时有效的改善水体感观,但该方法也没有有效的水体污染物排除机制,单靠水体微生物的分解和同化作用,最终还是存在内源释放的现象。而且,经过反复生物同化和内源释放后的污染物可最终形成难降解的污染物,促进了水体黑臭现象逐渐形成。
[0005]城市硬化河道陡坡是基于为了腾出更多用于城市建设空间,所以硬化的城市河道的改造空间很小,修建生态护坡等治理工程难以实现,所以河道的水环境修复应考虑应用河道原位的修复技术。人工强化并实现城市河道水体污染物有效的富集和排除的方法是一种可持续的水环境修复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装拆便捷、可以实现水环境的高效强化修复、效率高的低流速硬化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的集成设施。
[0007]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低流速硬化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的集成设施,它包括前置限流挡板、前置溢流挡板、上限过水挡板、悬浮填料、下限过水挡板、鼓风机、曝
气管道、曝气头、后置限流挡板、后置溢流挡板、储泥斗、前置竖直过水挡板、植草甸、后置竖直过水挡板、排泥管与排泥泵;所述前置限流挡板为竖直安置于河道上游最前端的平滑预制板,前置限流挡板的两边与河道的两岸陡壁无缝连结,前置限流挡板的下边缘与河床留有空隙,前置限流挡板的上边缘高出河道水面;前置溢流挡板为竖直安置于前置限流挡板下游的平滑预制板,前置溢流挡板的两边与河道两岸陡壁无缝连结,前置溢流挡板的下边缘与河床无缝连结,前置溢流挡板的上边缘低于河道水面;所述后置限流挡板为竖直安置于前置溢流挡板下游的平滑预制板,后置限流挡板的两侧边缘与河道两岸陡壁无缝连结,后置限流挡板的下边缘与河床留有空隙,后置限流挡板的上边缘高出河道水面;上限过水挡板为水平布置于前置溢流挡板与后置限流挡板之间河道内的多孔板,上限过水挡板的布置高程低于前置溢流挡板的上边缘,上限过水挡板的上游边缘与前置溢流挡板无缝连结,上限过水挡板的两侧边缘与河道两岸陡壁无缝连结,上限过水挡板的下游边缘与后置限流挡板无缝连结;下限过水挡板为水平布置于前置溢流挡板与后置限流挡板之间河道内且布置高程低于上限过水挡板的多孔板,下限过水挡板的上游边缘与前置溢流挡板无缝连结,下限过水挡板的两侧边缘与河道两岸陡壁无缝连结,下限过水挡板的下游边缘与后置限流挡板无缝连结;悬浮填料为多孔粒状填料,悬浮填料布置于上限过水挡板与下限过水挡板之间,悬浮填料的粒径大于上限过水挡板和下限过水挡板的开孔直径;所述曝气管道布置于前置溢流挡板与后置限流挡板之间的河床上,曝气头固定在曝气管道上,曝气头低于所述下限过水挡板;所述鼓风机布置于一侧河岸,鼓风机通过连接管与曝气管道相连;所述后置溢流挡板为竖直安置于后置限流挡板下游的平滑预制板,后置溢流挡板的两侧边缘与河道两岸陡壁无缝连结,后置溢流挡板的下边缘与河床无缝连结,后置溢流挡板的上边缘低于河道水面;储泥斗布置位于后置溢流挡板的下游,储泥斗的上游边缘与后置溢流挡板无缝连结,储泥斗的两侧边缘与河道两岸陡壁无缝连结;排泥泵布置于一侧河岸且与排泥管的一端连接,排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泥斗的底部;所述前置竖直过水挡板为竖直布置且位于储泥斗下游的多孔板,前置竖直过水挡板的两侧边缘与河道两岸陡壁无缝连结,前置竖直过水挡板的上边缘高出河道水面,前置竖直过水挡板的下边缘与储泥斗的下游边缘无缝连结;植草甸位于前置竖直过水挡板的下游,后置竖直过水挡板为竖直布置且位于植草甸下游的多孔板,后置竖直过水挡板的两侧边缘与河道两岸陡壁无缝连结,后置竖直过水挡板的上边缘高出河道水面,后置竖直过水挡板的下边缘低于植草甸下部浸没深度。
[0008]作为优选,所述前置限流挡板与河岸陡壁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结。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限过水挡板和下限过水挡板呈平行设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悬浮填料在上限过水挡板和下限过水挡板之间的空间内且充满度为2/3~4/5。
[0011]作为优选,所述鼓风机采用变频鼓风机。
[0012]作为优选,所述后置限流挡板与河岸陡壁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结。
[0013]作为优选,所述储泥斗为倒四棱锥形。
[0014]作为优选,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从河岸沿河道陡壁和储泥斗的内壁延伸至储泥斗的底部。
[0015]作为优选,所述排泥泵采用变频泵。
[0016]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拆便捷、成本低且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适于推广应用。在低流速和硬化的城市河道内根据水体污染程度合理多点分布设施,可以实现水环境的高效强化修复。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0]本专利技术的低流速硬化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的集成设施,如图1、2所示,它包括前置限流挡板1、前置溢流挡板2、上限过水挡板3、悬浮填料4、下限过水挡板5、鼓风机6、曝气管道7、曝气头8、后置限流挡板9、后置溢流挡板10、储泥斗11、前置竖直过水挡板12、植草甸13、后置竖直过水挡板14、排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流速硬化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的集成设施,其特征是:它包括前置限流挡板(1)、前置溢流挡板(2)、上限过水挡板(3)、悬浮填料(4)、下限过水挡板(5)、鼓风机(6)、曝气管道(7)、曝气头(8)、后置限流挡板(9)、后置溢流挡板(10)、储泥斗(11)、前置竖直过水挡板(12)、植草甸(13)、后置竖直过水挡板(14)、排泥管(15)与排泥泵(16);所述前置限流挡板(1)为竖直安置于河道上游最前端的平滑预制板,前置限流挡板(1)的两边与河道的两岸陡壁无缝连结,前置限流挡板(1)的下边缘与河床留有空隙,前置限流挡板(1)的上边缘高出河道水面;前置溢流挡板(2)为竖直安置于前置限流挡板(1)下游的平滑预制板,前置溢流挡板(2)的两边与河道两岸陡壁无缝连结,前置溢流挡板(2)的下边缘与河床无缝连结,前置溢流挡板(2)的上边缘低于河道水面;所述后置限流挡板(9)为竖直安置于前置溢流挡板(2)下游的平滑预制板,后置限流挡板(9)的两侧边缘与河道两岸陡壁无缝连结,后置限流挡板(9)的下边缘与河床留有空隙,后置限流挡板(9)的上边缘高出河道水面;上限过水挡板(3)为水平布置于前置溢流挡板(2)与后置限流挡板(9)之间河道内的多孔板,上限过水挡板(3)的布置高程低于前置溢流挡板(2)的上边缘,上限过水挡板(3)的上游边缘与前置溢流挡板(2)无缝连结,上限过水挡板(3)的两侧边缘与河道两岸陡壁无缝连结,上限过水挡板(3)的下游边缘与后置限流挡板(9)无缝连结;下限过水挡板(5)为水平布置于前置溢流挡板(2)与后置限流挡板(9)之间河道内且布置高程低于上限过水挡板(3)的多孔板,下限过水挡板(5)的上游边缘与前置溢流挡板(2)无缝连结,下限过水挡板(5)的两侧边缘与河道两岸陡壁无缝连结,下限过水挡板(5)的下游边缘与后置限流挡板(9)无缝连结;悬浮填料(4)为多孔粒状填料,悬浮填料(4)布置于上限过水挡板(3)与下限过水挡板(5)之间,悬浮填料(4)的粒径大于上限过水挡板(3)和下限过水挡板(5)的开孔直径;所述曝气管道(7)布置于前置溢流挡板(2)与后置限流挡板(9)之间的河床上,曝气头(8)固定在曝气管道(7)上,曝气头(8)低于所述下限过水挡板(5);所述鼓风机(6)布置于一侧河岸,鼓风机(6)通过连接管与曝气管道(7)相连;所述后置溢流挡板(10)为竖直安置于后置限流挡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晋程方奎胡邦蒋岚岚段腾腾崔婷婷孟灵芳张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