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藻土除味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05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A61L空气清新剂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藻土除味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藻土除味剂,制备原料为硅藻土、香味散发剂,它们之间通过相互协同作用,制备得到的硅藻土除味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原料简单易得、制备工艺操作简单,且缓解了硅藻土除味剂易团聚问题,同时显著提升了硅藻土除味剂的吸附能力、除味效果、抗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塑料领域、涂料领域、纺织印花领域。纺织印花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藻土除味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A61L空气清新剂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藻土除味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不断鼓励企业的创新发展,塑料领域、涂料领域、纺织印花等领域的各个企业在优化本公司的核心技术时,难免会用到有刺激性气味、有害的化合物,这种气味和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但市面上除味剂存在应用范围窄、去除化合物种类单一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如何简单、高效的去除这些有害物质是近年来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
[0003]公开专利号为CN10722692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橡胶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公开专利中以硅藻土为主要除味成分,与木醋液和十八烷基胺进行复配,制得的除味剂仅应用于橡胶领域,存在应用领域单一的问题。
[0004]公开专利号为CN11035887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皮革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公开专利中制备得到的除味剂对二甲苯有着优异的去除效果,同时其方案制备的除味剂有利于油漆的干燥,但其去除有害物质的种类较单一,仅适用于油漆领域,且除味剂的制备工艺复杂,不利于工业级的大规模应用。
[0005]因此,开发一种原料简单易得、合成工艺简单,且去除有害物质种类复杂的除味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硅藻土除味剂,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硅藻土90

150份、香味散发剂0.1

10份。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硅藻土的粒径为100

2500目。
[0008]为了减少硅藻土的杂质含量,改善硅藻土的表面特性,提升硅藻土的吸附能力,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硅藻土为天然硅藻土、无机改性硅藻土、有机改性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硅藻土为无机改性硅藻土、有机改性硅藻土。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改性硅藻土和有机改性硅藻土的质量比为(0.5

1):(1:1.5)。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改性硅藻土为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硅藻土、纳米三氧化二铁改性硅藻土、纳米碳酸钙改性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改性硅藻土为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硅藻土。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硅藻土为金红石型纳
米二氧化钛改性硅藻土,其中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5

60nm。
[0014]本申请人意外发现,当使用粒径为15

60nm的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对硅藻土进行改性时,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与硅藻土进行协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硅藻土的吸附性能,增强硅藻土的除味效果。本申请人猜测其原因可能为当向硅藻土中加入适当粒径的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时,一方面当适当粒径的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可以充分均匀的分散在硅藻土的孔隙中,形成柱状结构,使硅藻土颗粒间具有较大的空间,以便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协同作用提高硅藻土的吸附性能;另一方面,在日光下,分散在硅藻土孔隙中的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光解附着于硅藻土表面的有害物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16](1)将200g硅藻土置于微波仪中,在200

400W微波功率下照射5

10min,得到预处理后的硅藻土;
[0017](2)将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后的硅藻土与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充分研磨至粒径为100

2500目(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与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

5):(1

5)),即得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硅藻土。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有机改性硅藻土为长链烷基铵盐改性硅藻土、聚硅氧烷改性硅藻土,其中长链烷基改性硅藻土、聚硅氧烷改性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

2):(1.5

2.5)。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长链烷基改性硅藻土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硅藻土、十八烷基二乙醇胺改性硅藻土、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硅氧烷改性硅藻土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硅藻土、环甲基硅氧烷改性硅藻土、氨基硅氧烷改性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有机改性硅藻土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硅藻土、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硅藻土。
[0022]本申请人发现当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硅藻土改性时,可以与硅藻土表面的活性基团相互作用,可以显著改善硅藻土因其表面的活性基团易发生易团聚的现象,本申请人猜测可能的原因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硅藻土表面上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向硅藻土表面引入活性基团,在硅藻土表面形成了一层有机包覆层,减少了硅藻土表面的极性,增强了硅藻土的疏水性能,在保证不改变硅藻土表面孔隙大小的前提下,增加了硅藻土表面的疏水性,降低了硅藻土的吸湿性能,可以有效避免硅藻土易团聚的现象,尤其可以缓解在南方湿度大于60%的区域易吸水,导致硅藻土除味效果不佳的问题。
[0023]本申请人发现,当使用平均分子量为100000

150000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对硅藻土表面改性时,一方面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的硅藻土相互协同作用显著提高硅藻土的吸附性能;另一方面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活性基团与硅藻土表面的极性基团之间相互作用,在硅藻土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有机表面包覆膜,阻隔了细菌的入侵,在保证硅藻土具有优异稳定性、吸附性的同时,显著增强了硅藻土的抗菌性能,延长了硅藻土的使用寿命;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25](1)在将200g硅藻土置于200

400℃下焙烧2

5h后,冷却至室温,充分研磨至粒径为100

2500目,得到预处理后的硅藻土;
[0026](2)将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后的硅藻土置于蒸馏水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硅藻土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2

6):100),在60

80℃搅拌40

80min,经冷却、干燥、研磨,即得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硅藻土。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28](1)在将200g硅藻土置于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藻土除味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硅藻土90

150份、香味散发剂0.1

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藻土除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和香味散发剂的重量比为100:(0.1

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藻土除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和香味散发剂的重量比为100:(0.1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藻土除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的粒径为100

2500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藻土除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为天然硅藻土、无机改性硅藻土、有机改性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藻土除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为无机改性硅藻土、有机改性硅藻土,无机改性硅藻土和有机改性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东清吕向成姚春苗张孟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同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