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量可调节式被动式心内科血管扩张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血管扩张训练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活动量可调节式被动式心内科血管扩张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水肿、晕厥、咳嗽咯血、虚弱、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等,心脑血管患者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
[0003]目前帮助心血管病人运动的装置,在病人使用时,需要病人主动带动装置进行运动,容易使病人产生运动劳累的感觉,同时运动的装置无法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调节活动量,无法对病人进行很好的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量可调节式被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量可调节式被动式心内科血管扩张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支撑架(1)的一端上侧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训练带动装置(2),所述训练支撑架(1)上侧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安座装置(3);所述训练支撑架(1)包括呈工形四角处设置有缓冲装置的工形支架(11),所述工形支架(11)一端的上侧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竖柱(12),所述竖柱(12)一侧靠近中部和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U形架(13),所述U形架(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铰接架(14),所述工形支架(11)的上侧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安座接柱(16);所述训练带动装置(2)包括脚踏带动装置(21),所述脚踏带动装置(21)的上侧设置有手部带动装置(22),所述脚踏带动装置(2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23),所述脚踏带动装置(21)和手部带动装置(22)之间设置有链条(24),所述脚踏带动装置(21)和驱动装置(23)之间设置有皮带(25),所述脚踏带动装置(21)包括主动旋转装置(211),所述主动旋转装置(211)的两端中心对称设置有调节装置(212),所述调节装置(212)的一端设置有脚踏装置(213),所述主动旋转装置(211)包括呈柱形的主动旋转柱(2111),所述主动旋转柱(2111)的两端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呈L形的插接延长板(2114),所述调节装置(212)包括呈方形的调节板(2121),所述调节板(2121)的内部开设有调节插接腔(2122),所述调节板(2121)的底部铰接有铰接柱(2124),所述调节板(2121)的一侧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调节固定钉(2126),所述脚踏装置(213)包括脚踏板(2131),所述脚踏板(2131)上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脚插环(2132),所述脚踏板(2131)上侧远离脚插环(2132)的一端设置有踏块(2133),所述手部带动装置(22)包括带动旋转装置(221),所述带动旋转装置(221)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带动训练装置(222),所述带动旋转装置(221)包括带动旋转柱(2211),所述带动旋转柱(2211)的内部开设有滑动腔(2212),所述带动训练装置(222)包括带动柱(2221),所述带动柱(22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绞板(2225),所述绞板(2225)的一侧铰接有握把(2226);所述安座装置(3)包括安座框架(31),所述安座框架(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调节柱(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量可调节式被动式心内科血管扩张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旋转柱(2111)和带动旋转柱(2211)的外侧壁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位环(2112),所述铰接架(14)的内部开设有卡位槽(141),所述主动旋转柱(2111)和带动旋转柱(2211)的一端贯穿铰接架(14),所述卡位环(2112)设置在卡位槽(14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量可调节式被动式心内科血管扩张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旋转柱(2111)和带动旋转柱(22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链条齿轮(2213),所述链条(24)的两端分别和链条齿轮(2213)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量可调节式被动式心内科血管扩张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3)包括驱动电机(231),所述驱动电机(231)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皮带盘(233),所述主动旋转柱(21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皮带限位盘(2113),所述皮带(25)的两端套设在皮带限位盘(21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