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健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配网应用的分级电路合成并列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04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配网应用的分级电路合成并列电缆,其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表面套设有导体屏蔽,所述导体和所述导体屏蔽的间隙处设置有导体填充,所述导体屏蔽内部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外表面等距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导体屏蔽外表面包设有绝缘填充,所述绝缘填充外表面套接绝缘屏蔽,所述绝缘屏蔽外表面安装有有机防火堵料,所述有机防火堵料外表面包设有纵向阻水缓冲层,所述纵向阻水缓冲层外表面套设有外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加合成并列电缆抗压强度的效果,通过设置可滑动的耐磨面层,防止电缆外套受摩擦产生损伤,增加了电缆的耐磨效果,同时提高了电缆的防火耐高温性能,增加了电缆的功能性。增加了电缆的功能性。增加了电缆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配网应用的分级电路合成并列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配网应用的分级电路合成并列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0003]现有的技术中,经常使用到合成并列电缆,现有的合成并列电缆在使用时会出现抗压强度不够的现象,容易在受压时导致内部电线损伤,影响电力传输效果,同时电缆外套的耐磨效果差,容易造成外套磨损,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配网应用的分级电路合成并列电缆,具有增加合成并列电缆抗压强度的效果,通过设置可滑动的耐磨面层,防止电缆外套受摩擦产生损伤,增加了电缆的耐磨效果,同时提高了电缆的防火耐高温性能,增加了电缆的功能性。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基于配网应用的分级电路合成并列电缆,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表面套设有导体屏蔽,所述导体和所述导体屏蔽的间隙处设置有导体填充,所述导体屏蔽内部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外表面等距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导体屏蔽外表面包设有绝缘填充,所述绝缘填充外表面套接绝缘屏蔽,所述绝缘屏蔽外表面安装有有机防火堵料,所述有机防火堵料外表面包设有纵向阻水缓冲层,所述纵向阻水缓冲层外表面套设有外护套。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导体屏蔽层内部设置的多个固定杆对电缆进行支撑,六个固定杆可对导体屏蔽层内壁进行保护,防止导体屏蔽层受压对导体造成损伤,等距设置的固定杆可使电缆在受压时,导体屏蔽层能够均匀受力对导体进行保护,进而提高了电缆内部的稳定性,同时设置的多个圆盘可以增加电缆的抗压效果,多个圆盘之间通过拉绳连接,便于保持圆盘之间的连接性,使圆盘可以等距安装在导体屏蔽层内部,使人们在操作时更加方便。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护套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外护套外表面安装有滑套,所述有滑套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凸块,所述滑套外表面等距安装有耐磨面层。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电缆受外力产生摩擦时,使滑套沿着滑槽内部滑动至受摩擦位置,滑套外表面设置的多个耐磨面层与摩擦点接触,避免了外护套直接与摩擦物接触产生损伤的问题,多个滑套的设置可提高对外护套的保护效果,进而提高了电缆的耐磨性,
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功能性。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圆盘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圆盘之间通过拉绳相连接。
[0011]多个圆盘的设置可以增加电缆的抗压效果,拉绳可以保持圆盘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拉绳拉紧圆盘防止圆盘在导体安装时随导体移动而移动,使圆盘可以等距安装在导体屏蔽层内部,提高了固定杆对导体的保护效果。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一个所述圆盘外表面总共设置有六个固定杆。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固定杆可增加与导体屏蔽层的接触点,使导体屏蔽层受力均匀,提高了固定杆的稳定性,且多个设置的固定杆使电缆整体的支撑效果更加显著,便于对导体的保护,增强了对导体的防护效果。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套设置有多个。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滑套可在外护套外表面任意滑动,将滑套沿着外护套外表面的滑槽滑动至受摩擦位置,使电缆在使用时,随电缆受摩擦位置调节滑套保护位置,避免电缆外护套受摩擦产生磨损,从而影响电缆的使用,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块的宽度小于所述滑槽的内径,所述凸块位于所述滑槽内部。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块在滑槽内部滑动时,能够保证滑套在外护套外表面稳定滑动,便于滑套任意改变位置对电缆受摩擦位置进行保护,防止滑套在滑动时滑出外护套,减小了滑套的使用难度,使人们在操作时更加便利。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9]1.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导体屏蔽层内部安装有多个圆盘,通过圆盘外表面等距设置的多个固定杆对导体屏蔽层的外壁进行支撑,使导体屏蔽层在受压时不会对导体造成挤压,防止了电缆在受压时对导体造成的伤害,增加了导体屏蔽层的抗压强度,提高了对电缆的保护效果。
[0020]2.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在绝缘屏蔽层和纵向阻水缓冲层之间安装有有机防火堵料层,有机防火堵料层是以有机合成树脂为粘接剂,添加防火剂、填料等经碾压而成,该堵料长久不固化,可塑性很好,可以任意地进行封堵,在进一步增加电缆防火性能的同时,也对电缆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增加了电缆的功能性。
[0021]3.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在外护套外表面套设有多处滑套,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受摩擦时,滑动滑套至外护套外表面受摩擦位置,通过滑套外表面设置的多个耐磨面层与摩擦面接触,避免了电缆本体直接产生摩擦导致外护套损伤破坏,使电缆在使用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拉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导体;2、导体填充层;3、导体屏蔽层;4、绝缘填充层;5、绝缘屏蔽层;6、有机防火堵料层;7、纵向阻水缓冲层;8、外护套;9、滑套;10、耐磨面层;11、滑槽;12、凸块;13、拉绳;14、圆盘;15、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参照图1

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配网应用的分级电路合成并列电缆,包括导体1,导体1外表面套设有导体屏蔽层3,导体1和导体屏蔽层3的间隙处设置有导体填充层2,导体屏蔽层3内部设置有圆盘14,圆盘14外表面等距安装有固定杆15,导体屏蔽层3外表面包设有绝缘填充层4,绝缘填充层4外表面套接绝缘屏蔽层5,绝缘屏蔽层5外表面安装有有机防火堵料层6,有机防火堵料层6外表面包设有纵向阻水缓冲层7,纵向阻水缓冲层7外表面套设有外护套8,本技术中,利用在导体屏蔽层3内部设置的多个固定杆15对电缆进行支撑,六个固定杆15可对导体屏蔽层3内壁进行保护,防止导体屏蔽层3受压对导体1造成损伤,等距设置的固定杆15可使电缆在受压时,导体屏蔽层3能够均匀受力对导体1进行保护,进而提高了电缆内部的稳定性,同时设置的多个圆盘14可以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配网应用的分级电路合成并列电缆,包括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外表面套设有导体屏蔽层(3),所述导体(1)和所述导体屏蔽层(3)的间隙处设置有导体填充层(2),所述导体屏蔽层(3)内部设置有圆盘(14),所述圆盘(14)外表面等距安装有固定杆(15),所述导体屏蔽层(3)外表面包设有绝缘填充层(4),所述绝缘填充层(4)外表面套接绝缘屏蔽层(5),所述绝缘屏蔽层(5)外表面安装有有机防火堵料层(6),所述有机防火堵料层(6)外表面包设有纵向阻水缓冲层(7),所述纵向阻水缓冲层(7)外表面套设有外护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应用的分级电路合成并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8)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外护套(8)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郝浩杰赵素静白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