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自锁螺母锁紧力矩的方法及自锁螺母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317502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自锁螺母锁紧力矩的方法及自锁螺母组件,该方法包括的步骤是:将外螺纹件的变径螺纹段由自锁螺母的收口端旋入自锁螺母的螺纹孔内,直到自锁螺母的收口端扩张,实现自锁螺母与外螺纹件锁紧。自锁螺母组件包括外螺纹件和与外螺纹件锁紧配合的自锁螺母,定义外螺纹件旋入自锁螺母的一端为前端,外螺纹件具有螺纹中径由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大的变径螺纹段,变径螺纹段的前端为小径端,后端为大径端,小径端的螺纹大径不大于所述螺纹孔收口端的螺纹大径,大径端的螺纹大径大于所述螺纹孔收口端的螺纹大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自锁螺母的锁紧力矩,避免自锁螺母在与外螺纹件连接时报废,不会造成外螺纹件磨损,避免工件浪费并提高装配效率。件浪费并提高装配效率。件浪费并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自锁螺母锁紧力矩的方法及自锁螺母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自锁螺母锁紧力矩的方法及自锁螺母组件,属于紧固件


技术介绍

[0002]自锁螺母组件是一种广泛用于防松联接机构的紧固件,自锁螺母组件包括自锁螺母以及与自锁螺母螺纹连接的外螺纹件(如螺栓、螺柱),如下图1所示,自锁螺母的一端为收口部分01,自锁螺母的螺纹孔02直径由远离收口部分的一端向收口部分逐渐变小,进而使得螺纹孔的一端孔口形成收口端03。在自锁螺母实际生产过程中,收口端是通过后期挤压收口部分使其变形产生的,具体地:利用模具从收口部分的外周面向内挤压,原本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螺纹孔02发生变形,进而在螺纹孔的一端形成收口端03,现有技术中,收口端0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椭圆形、三角形或者正方形。由于自锁螺母的螺纹孔发生了一定变形,在连接外螺纹件时,外螺纹件由自锁螺母的背离收口端的一端旋入,外螺纹件与自锁螺母的收口部分形成干涉摩擦,产生锁紧力矩。随着外螺纹件不断拧入,外螺纹件向外顶撑自锁螺母的收口部分,使其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直到外螺纹件的一端穿过整个自锁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自锁螺母锁紧力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的步骤是:将外螺纹件(2)的变径螺纹段(21)由自锁螺母(1)的收口端(13)旋入自锁螺母(1)的螺纹孔(12)内,直到自锁螺母(1)的收口端(13)扩张,实现自锁螺母(1)与外螺纹件(2)锁紧;定义外螺纹件(2)旋入自锁螺母(1)的一端为前端,所述变径螺纹段(21)的螺纹中径由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大,变径螺纹段(21)的前端为小径端(211),后端为大径端(212),所述小径端(211)的螺纹大径不大于所述螺纹孔(12)收口端(13)的螺纹大径,所述大径端(212)的螺纹大径大于所述螺纹孔(12)收口端(13)的螺纹大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自锁螺母锁紧力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端(211)的螺纹大径大于所述螺纹孔收口端(13)的螺纹小径,以使变径螺纹段(21)的靠近前端的螺纹部分与收口端(13)位置的螺纹配合,并引导变径螺纹段(21)旋入自锁螺母(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自锁螺母锁紧力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螺纹段(21)为锥形段,当变径螺纹段(21)旋入自锁螺母(1)内后,变径螺纹段(21)与螺纹孔(12)之间形成从前向后逐渐变小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降低自锁螺母锁紧力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12)的收口为椭圆形口、方形口或者三角形口。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降低自锁螺母锁紧力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变径螺纹段(21)表面涂覆有二硫化钼润滑脂。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降低自锁螺母锁紧力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超熊志得简东平绳慧洁孙君武付晓东刘国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