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槟榔黄化病的生物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病害防治
,具体为一种槟榔黄化病的生物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是单子叶植物纲、初生目、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
‑
4月,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槟榔黄化病是危害槟榔的植物病,表现“黄化型”和“束顶型”两种症状,黄化型:发病初期植株中下层叶片开始变黄逐渐发展到整株叶片黄化,心叶变小,解剖可见病叶叶鞘基部刚形成的小花苞水渍状败坏,严重时呈暗黑色,基部有浅褐色夹心,花穗枯萎,即使有少量结果,部分残留的果实因变黑,常提前脱落,部分根部腐烂的病株,常在顶部叶片变黄一年后枯死,大部分感病株表现黄化症状后5年
‑
7年枯顶死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槟榔黄化病的生物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槟榔种子催芽后进行育苗,育苗期间,每15天每株施用采用营养液进行喷洒灌溉,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氮磷钾复合肥10~20份、过磷酸钙8
‑
10份、2%柠檬酸溶液10
‑
20份、酵素1
‑
2份、水70
‑
90份;S2、采用营养液灌溉后,每15天每株采用除菌剂灌根,每施加除菌剂后第7
‑
10天使用营养粉进行施肥,连续使用,直至根系生长70cm以上;S3、种植期间,每三个月在每株槟榔树冠周边挖30厘米地沟,施加复合肥料,施肥完成后进行覆土,每半年喷施一次除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槟榔黄化病的生物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所述槟榔种子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槟榔种子用清水清洗3遍后,用百菌清和乐斯本混合溶液浸果1小时进行消毒和杀虫,晾晒2天,将晒后的种子放在屋内或荫棚下堆积2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首东,施进涛,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吉祥蕈野生灵芝真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